第084章 開封知府文天祥的蝗災選擇(中)

“全軍參與捕殺蝗蟲?”趙謙看著貼出來的告示,整個人都有些懵。

轉頭一看天空,就見到處都是飛舞的蝗蟲。宋軍在開封附近駐紮了兩個師,這兩個師總人數不過兩萬人。靠兩萬人捕殺這麽多蝗蟲,聽起來就覺得不靠譜。

趙謙不知道該怎麽評價,只能保持沉默。然而在心裏面,趙謙覺得這種行動實在是徒然無功的代表。

部隊講的是服從,便是心中再覺得不對勁,趙謙也沒有對抗命令的膽量。捕殺蝗蟲需要的是裝備,命令下達的第一天,部隊就開始趕制竹捕殺的工具。

趙謙和戰友們沉默的用麻繩結網,比較粗的麻繩當做骨幹,細麻繩在上面結成細網。看著趙謙麻利的把一個網兜給打出來,戰友們都頗為驚訝。有人忍不住問道:“班長,你家以前是做什麽的?”

聽了這個問題,趙謙把很單薄的“你們沒做過手工課”的問題給咽回了肚子裏。趙謙上的學校是一所比較給力的學校,這所學校管理的極為嚴格。所有的娃敢在學校裏面吹噓自家老爹是幹啥的,就會被老師狠狠批評,還會叫家長來。在這麽一個時代,叫家長的結果令再頑劣的孩子都會兩股戰戰汗不敢出。而且這所學校也會毫不遲疑的開除被認為無法教誨的學生。

除了嚴明的校紀之外,這所學校也有非常多的學習項目。譬如手工課,家務課,烹調課。這種捕蟲網兜只是當年必須完成的手工內容之一。還有制作風箏,制作小板凳,以及簡單的家具維修。

從這樣的學校畢業之前,趙謙曾經以為這樣的教育是所有上過學的學生都應該接受的內容。後來趙謙明白事情遠非如此。

“我以前見過別人織網,看多了之後心裏面不虛。”趙謙答道。在很多時候,大家需要的是一個交代,而不是真的需要事實。給人一個交代並非難事,軍隊裏面大多數都是南方人。南方人對於漁網並不陌生。

就如接受過的教育那樣,趙謙的話很好的平復了大夥的疑問。加上趙謙還幫助大家做,教給大家一些制作的小細節,班裏面的戰友們都把注意力放倒了工作上。

每人做了三只捕蟲網,完成了規定的任務之後,大家這才繼續談起了上面的安排,“這麽多蝗蟲,靠咱們這些人能殺完麽?”

“肯定殺不完。”趙謙答道。這麽簡單的事情根本不是靠一個宣傳就能把做不到的事情給編成可以做到的。

“既然殺不完,那上頭為啥要我們參與捕殺蝗蟲?”戰友們提出了問題。

“我們等開會的時候問指導員吧。”趙謙直接把該甩的鍋甩給原本就該承擔的指導員。這個問題其實問的非常好,趙謙也想知道為啥做這樣徒勞無用的抵抗。

在趙謙班長做出決定的時候,文天祥文知州也給杭州的趙官家發了一封電報。“蝗災太大,開封一帶無法應對,希望今年朝廷能沿運河輸送糧食實施救濟。”

電報發出去的時候,文天祥心情沉重。在江南之時,他面對蝗災可沒有這麽被動。那時候各地聯動的非常同步,靠了有線電報,蝗災所到之處全部都奮力撲殺,還專門派遣了人到蝗蟲的產生地挖蝗蟲卵燒掉。沒想到在河南,文知州竟然如此束手無策。

軍隊的電報和地方政府的電報是同時送到趙嘉仁面前的,就在此時,部隊裏面的連指導員在給自己的連隊講話。

“一部分同志們肯定覺得我們這是在做無用功。蝗災這麽大,我們一個師一萬人,就是累的死去活來,又能有什麽用。肯定是解決不了整個蝗災。”指導員大聲說道。

趙謙和戰友們都沒有吭聲,因為這是他們的心裏話。

“如果是針對整個蝗災來講,我們部隊的一萬人的確解決不了整場蝗災。但是對於我們這一萬人來講,我們靠我們的力量撲殺幾百萬,上千萬只蝗蟲,這個應該是能做到的。要是把勝負限定在接連每天撲殺蝗蟲上,我想這樣的一個勝利,我們是能辦到的!大家覺得呢!”指導員的聲音洪亮,並沒有絲毫的遲疑。

趙謙心中一震。他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基於一場徹頭徹尾的大勝之上,也就是說是以他考慮的是這場規模巨大的蝗災。然而指導員眼中的鬥爭限於整個師的規模而已。現在大家投入的戰鬥僅僅是自己的戰鬥,大家要獲得的勝利只是自己能夠把握的勝利。

如此感悟讓趙謙心中覺得和自己以前見到的東西格格不入,卻更有吸引力。身為趙嘉仁的兒子,趙謙在去年的時候都沒有生出自己是太子的想法。便是現在,趙謙也不覺得自己就是什麽太子。

然而身為趙進士、趙提點、趙知州、趙相公、趙太尉的兒子,趙謙受到的教育是他應該和老爹一樣成為能夠執掌國家大事的人。蝗災就是國家大事。大事自然就該有大事的解決辦法,可這幾天的時間裏面,趙謙發現自己想不出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