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為了錢糧要打仗(第2/2頁)

等調動十萬人之後,伯顏發現他最初希望的在海州那邊狠狠教訓一下趙嘉仁的計劃就這麽落空了,蒙古並沒辦法拿出足夠的軍隊對海州發動進攻。換個角度來講,趙嘉仁已經在海州舒舒服服的經營了三年,而且還能繼續這麽舒舒服服經營下去。正確的戰略選擇就是這樣的必須依照道理,也就是這麽不講道理。哪怕是伯顏滿心惡意,趙嘉仁卻能得到伯顏最大的善意都無法實現的目標。

當然,伯顏也不是這麽小肚雞腸之輩。趙嘉仁在海州瘋狂種地,而十萬蒙古軍隊圍困襄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糧食。這也是對戰略有巨大影響的關鍵點,伯顏很想計算出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在最大程度消耗宋國軍隊的時候,發動最有效的南下進攻。但是他做不到,而他的手下看來更加做不到。

也許是心事太重,伯顏並沒有注意到有些將領的眼神深處有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情緒。

過了大概一個月,禮部尚書知平章事郝經接到了一封信。讀完了信之後,郝經就將廉希憲等人給請到自己的府上。這些人有北方漢人,有西域人,光看外表頗有不同之處。不過他們在政治上都是主張休養生息,也都是太子黨。大汗忽必烈都不是他們能夠教育的對象,所以這些人都認為對儒學有深厚興趣的太子真金是必須堅定支持的對象。

聽了郝經的介紹後,廉希憲皺起了眉頭,“明明能夠一年內就打完的仗,卻要十萬大軍在外面持續好幾年?伯顏這是覺得國庫非常豐盈麽?”

“是十三萬大軍。”與會的子聰和尚糾正了一下數字。蒙古現在並不喜歡虛報兵力,十萬軍隊就是實打實的十萬,十三萬就是實打實的十三萬。

廉希憲無意識的咬著嘴唇,沉默了片刻後他說道:“即便是運五得一,這麽多軍隊在外面曠日持久,國庫又如何能受得了。更不用講自打與趙嘉仁經商之後,國庫的錢財一直在流失。”

“更不用講購買火炮的花費。”郝經語氣沉重地說道。

子聰和尚又接過話頭,“我們已經不買火炮啦。大汗也覺得火炮消耗太大,鑄炮極為困難不講,火藥也很難制作。伯顏向大汗推薦的回回炮就比火炮好用的多。現在我們的火炮都用在軍船上,攻城略地全部用回回炮。”

“哦?!”郝經與廉希憲幾乎是同時應道。

郝經是面有喜色,廉希憲則是如釋重負。他們對火炮本身並無了解,讓他們動心的只是那巨大的花費。得知這個窟窿終於被堵住,兩人都是由衷的高興。

子聰和尚卻沒有什麽高興的表情,“不過我想告訴兩位,我覺得大汗此次是決心要滅宋。既然已經決心這麽幹,諸位再說什麽大概只會讓大汗不高興吧。”

郝經毫不遲疑地說道:“既然要滅宋,大可以直接先占江北,等宋國內亂。”

子聰和尚笑道:“占領江北,宋國只怕會不停的打過來。那時候反倒是我們日日不安,既然準備動手,那就得一擊致命。拖拖拉拉反倒不好。”

廉希憲不服氣,便與子聰辯論起來。結果談論了好一陣,他發現子聰和尚言之有理,竟然無法駁倒。就在停頓之時,子聰和尚擺手說道:“希憲,你知道我其實不懂行軍打仗。若是你連我都辯不過,怎麽能說服大汗。我勸你還是準備周全之後再進諫此事。”

被人這麽評論,廉希憲紅著臉就想全力反駁。然而郝經卻插話進來,“不如這樣,我們先以趙嘉仁的事情入手。若是大汗真的有所感,那就再進一步講述襄陽之事。”

廉希憲雖然對自己被子聰和尚嘲諷了,卻也覺得郝經所說的有道理。最後也不得不同意這麽一個步驟。

第二天上朝之時,廉希憲就率先將蒙古朝廷對趙嘉仁的逆差之時提出來。出乎廉希憲的意料之外,蒙古貴人們也紛紛表示趙嘉仁要價太貴,希望能夠扭轉這個局面。

理財派的阿哈瑪特也難得的在此事上表示了對廉希憲的支持,“大汗,平章所言甚是。我覺得我們不能便宜了趙嘉仁。那趙嘉仁在海州種地,有許多田畝人口。我覺得我們不妨出兵海州,將他的人口抓了,逼著趙嘉仁拿錢來贖人。若是肯贖人,我們當然就把之前花費的都給賺回來。若是他不肯贖人,我們也能占了他在海州以北的地。對我們也算是收益。”

廉希憲聽了之後大驚,他本來是希望反對戰爭的。沒想到自己的提議反倒引發了一場在海州的戰事。然而此時已經由不得廉希憲說什麽,蒙古朝廷內的大臣們紛紛表示贊同。連大汗忽必烈也連連點頭。

看局面已經不可扭轉。廉希憲嘆口氣,決定不再廢話。不過想到趙嘉仁的奸猾,以及海州那邊容易攻打的形勢,廉希憲覺得在這個戰場上應該能夠賺一筆,對蒙古朝廷的財政也算是有所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