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利潤率(第2/3頁)

這話雖然直指問題所在,可李鴻鈞說的有趣,眾人一起哄堂大笑。連趙嘉仁也忍不住苦笑起來。笑完之後,眾人就不得不直面這個現實的問題。之前生產出來的大豆送到濟州島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用來飼養濟州島上的各種牲口。正如李鴻鈞所講,牲口可撐不了多久。今年無論如何都要開始確定明年大豆的來源。

有人提出靠趙嘉仁現在控制的幾個島,能否生產出足夠的飼料。劉猛毫不遲疑的表示了否定。這三個島都很適合搞畜牧,但這三個島都很貧瘠。想讓牲口長得快,光吃牧草可不行,必須要給他們喂豆粕。更重要的是,趙嘉仁現在的大買賣之一就是蠟燭。為了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濟州島與隱歧島上飼養的牲口數量早就超過了島嶼上牧草的生產上限。

一提蠟燭這個利潤極大的買賣,幹部們神色更加凝重。趙嘉仁的幹部們掌握了著一個利潤清單,利潤高達5000%的蠟燭在清單上位於頭幾名。現階段利潤最高的當屬利潤10000%的硫磺軟膏。僧伽羅與天竺缺乏硫磺,這種能治療皮癬的藥物在兩地受歡迎程度超出想象。而且硫磺也與脂肪密切相關,從琉球與倭國弄來的硫磺會先送到濟州島,用牛油熬制的方法進行精制。

幾個情報匯集之後,所有人考慮的問題就變成了‘咱們從哪裏弄來種大豆的土地?’

首先考慮的當然是兩淮路,然而很快就被否定了。兩淮路就在長江以北,雖然不是公田改革的江南地區,同樣會受到很大影響。眾人都覺得只能姑且嘗試一下,沒人敢把賭注壓在上面。接著李鴻鈞提出濟州島每年都要去遼東半島大砍一番柞樹,能否在荒涼的遼東半島偷著種大豆。

劉猛當即表示反對,“遼東半島上有很多女直人,也有蒙古人。我們每年去砍樹的時候都是趁著深秋和冬天。那時候我們穿著棉襖,有棉衣、裹腳布,還有墊在鞋裏的烏拉草。那時候天氣很冷,當地的女直和蒙古人大概不肯費那麽大的勁在大冬天找我們。可在夏天,那些人就不會這麽好打交道啦。難倒我們要在那邊修建城池,和他們打仗麽?”

幹部們都懂得看地圖,只要一看遼東半島的地圖,大家也就沒了在這裏開辟的心思。蒙古的京城大都距離遼東半島沒多遠。想也能想清楚,蒙古人不可能對外來勢力侵入遼東半島坐視不理。

北方的土地靠不住,就有人問道:“那倭國如何?”

趙嘉仁已經非常認真的考慮過倭國,過早介入倭國只怕會引發變動,對開發石見銀山不利,於是笑道:“倭國容易開墾的土地都已經被開辟完了,咱們要替倭國開荒麽?”

圍著地圖看著各地,幹部們都是眉頭緊皺。沉默過了片刻,劉猛突然嘆道:“天下之大,難倒就無種大豆之地?”

噗哧,趙嘉仁被逗樂了。然而幹部們大多數都沒有讀過詩,大家對這句話的反應可沒有這麽激烈。不少人其實並不理解這話有什麽好笑的。

就在趙嘉仁覺得自己貌似看著很無趣的時候,航海行會幹事長袁弘傑開口了,“知州,我等與蒙古做買賣,賺取了很多錢。山東的漢軍世侯都是山東各地的頭面人物,現在那些蒙古官府專營的貨物由大都掌控,可大豆並非專營。我們不如和山東各地的漢軍世侯們商量一下。”

不少幹部們無法理解劉猛借用‘天下之大無立錐之地’的改編,對於袁弘傑這個同樣讀書人出身提出的文縐縐的建議,不少幹部也不是很清楚。然而趙嘉仁眼睛一亮,心裏面大以為然。

雖然這種興奮的感覺過了片刻之後就變成了某種擔憂,不過趙嘉仁還是覺得袁弘傑的建議有可行之處。與人多地少的大宋相比,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超過南方。因為此時的山東地廣人稀,當地人並不缺乏用來耕種的土地。就山東當地人購買各種生活用品的熱絡勁,他們並不拒絕交易。

“可行!”趙嘉仁答道,“不過得先在就去。”

“那兩淮要不要去努力看看?”李鴻鈞馬上問道。

趙嘉仁忍不住輕輕搖頭,如果沒有公田改革,兩淮的土地大概可以尋到出租土地的。但公田改革一出,人心震蕩,土地買賣只怕無法進行。雖然有這樣的預期,卻也不能就真的坐視不理。趙嘉仁說道:“兩邊一起動手。現在已經八月,都去抓緊辦。”

會議開完,各路人馬就各忙各的。袁弘傑安排了宋捷前去與山東的漢軍世侯聯絡,他自己則開始準備南下的事情。劉猛前往佐渡島,趙嘉仁向他保證,只要再幹一年,就讓劉猛回來。李鴻鈞已經再不肯去海外,趙嘉仁就安排李鴻鈞前往兩淮談論租地的事情。畢竟趙嘉仁在兩淮也租了一部分土地,既然江南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兩淮的情況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