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暴風今夜掃美國(18)

“老師,沒想到美國也居然能變得如此混亂,您說當初決定停戰是不是早了點?”在錫蘭島上,明仁興致勃勃地問起了這個話題。

“殿下,如果不和我們停戰,美國就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對外壓力——這種壓力一定會轉化為內部的動力,進而團結民眾和社會各階層。”已卸任樞密使、專任國策顧問和太子之師的堀悌吉淡淡一笑,“開戰以前,我們不也覺得美國人文恬武嬉、社會腐化墮落,民眾貪生怕死不敢一戰麽?結果珍珠港之後,被激怒的美國人迅速行動起來,其戰鬥意識雖然差一點,但遠遠沒有我們說的那麽不堪,而其工業能力與生產水平更大大超越了我們的想象,若非軸心各國精誠合作再加美、蘇、英三國間貌合神離,戰事不會如此收場。我們和美國人簽的那份條約,在我看來幾乎是最好的了。那些少壯派一開始還嚷嚷不平,等軍備控制條約簽署後,還有多少人有想法?”

明仁不由自主地點點頭:軍備控制就可以看出日本的窘迫,日本連把開戰前就建成的金剛、兩鶴和一票老式重巡洋艦都算進去,也填不滿噸位,而美國為了砍掉噸位,幾個月就砍掉了70多艘卡薩布蘭卡級。這艘同級艦在日本也有一艘,是被太田敏夫等人繳獲的,日本海軍自己還在當訓練艦使用呢,沒想到美國人說不要就不要了。

對比其他艦艇也一樣,讓日本驕傲的大和級三艘現在碰到了對手——噸位更高、數量更多的蒙大拿級已有2艘投入服役,聽說要組成44艦隊,而除了大和3艦外,日本剩下的最有戰鬥力的只有20多年前建成的長門號了,根本不是對手。

更讓海軍省抓狂的是,據說美國在興建斜角甲板,排水量6萬噸的中途島級,為騰出噸位位置,還要砍掉服役不過2年的埃塞克斯級,日本的雲龍級和後續改型軸心級雖然也很不錯,但大家都承認要比埃塞克斯級略差,飛行員們更是對耐炸的對手贊不絕口。套用小澤的話說:恨不得把美國退役的埃塞克斯級買幾艘回來!可這是不可能的,美國先不會賣,日本也買不起——確切地說是買了也供不起,現在正勒緊褲腰帶造原子彈呢!已把至少夠建3艘大和級的錢砸下去了,可取得的成績還很有限,只成了一個試驗性的反應堆。

除了軍艦和原子彈,還有火箭、噴氣機、直升機、重型坦克等領域等著日本去探索,看完德國閱兵式的紀錄片和配套情報,石原莞爾就抱怨道:“仗是打贏了,但打完之後發現日本更弱了,要補課的東西更多,別說那些軍備,光美國的自由輪/勝利輪,歐洲的意志輪體系就足夠讓日本好好學的——現在領地範圍這麽大,又要把人移民到新區,沒有合理的運輸與後勤保障,我看會瘋。”

所以日本在國際上分外老實,最近低調得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從不對歐美的國際事務指手畫腳,一門心思就想進口技術和設備搞建設,要不是中國國內內戰、以及和東俄打嘴仗偶爾還擦起一點日本的聲音來,幾乎都讓人忘了這個國家的存在。但建設也不是這麽好搞的,光是移民和運輸問題就折騰得內閣欲仙欲死,原本戰爭期間冬天還有心思去泡溫泉的東久邇宮稔彥王現在天天撲在東京抓公文和批復,偶爾還咬牙切齒地抱怨堀悌吉:“他倒是瀟灑,屁股一拍去印度了,活全部扔給我們幹……光幹活還不算,還要應付宮裏層出不窮的幺蛾子,真是八嘎呀路!”

“所以,老師要給麥克唐納將軍出主意,讓他搞得越亂越好?”

“亂是不可能的,美國有很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而且戰爭的影響還在,美共造成的影響夠大了吧?還不是迅速被平定?”堀悌吉微微笑道,“我是在促成美國變革。”

“變革?”明仁不解地問道,“變成類似德國一樣的國家?”

“不是!變成類似我們一樣的國家。”

“我們?”明仁傻眼了,“這……這怎麽可能!”

“整體上學不會,但細節上可以學……”堀悌吉伸出一根手指,“這個細節只有一個對象,軍隊!”

“軍隊?”明仁微微鞠躬,“請老師賜教!”

“美國原本的軍事體制是很薄弱的,和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地位不相匹配,而且嚴格被政府、財團所控制,而不像我們這樣,是軍隊控制政府……為了削弱軍隊的影響,在上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國會不但迫不及待地裁軍,而且把軍人待遇壓縮到很低的水平,使職業軍官變成了中等偏下的職業選擇,除非實在是熱愛軍隊或者調皮搗蛋,一般人不會想著去軍隊,這和我們恰恰相反……”堀悌吉笑道,“山本總結過一句話:在日本,不當陸海軍軍官似乎就不算有出息,在美國,當軍官是很沒出息的選擇——但凡有工程師、律師等職業可以選擇,誰也不會去當軍官。大學生們以逃避兵役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