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超級炸彈(10)

議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實際上大家心態很復雜,有些人就認為夏威夷並不太重要,如果能少賠一點,丟了就丟了,因為夏威夷進入美國的時間很短,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將其當本土看待——這是極其理性的資本派。

大多數人是同意丟權益但不丟領土的,甚至隱隱約約還有一點期望,希望連款都不要賠,美國財政赤字已經居高不下,再賠上幾百億美元,什麽時候才能緩過勁來?

他們根本不知道德國開出的新價碼是1500億美元,日本開出的是500億美元——這同樣是個令人大吃一驚的大數字;另外德國在土地上的要價雖然沒有一絲一毫提到本土,但美國的周邊割得幹幹凈凈,只給美國留下墨西哥和加拿大大眼瞪小眼。甚至霍夫曼還要拿到紐芬蘭這個踏腳板——在導彈時代,這幾乎是頂在華盛頓腦門上的手槍!

不過為了防止議員們情緒失控,杜勒斯還是有必要先談一點外圍條件,以便減輕負擔。

“首先,從我外交工作多年的情況來看,目前中東、俄國、非洲、歐洲的政治勢力變化和版圖變遷我們是必須承認了……德國從1936年以來兼並的各種領土恐怕只能追認。”

大家心一沉,承認這種版圖變遷就意味著德國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以前英法德意俄五大國相互牽制,今後恐怕英法意俄四國加起來都未必是德國對手。

“其次,德國在南美的小動作恐怕也不得不予以追認,包括南美政治版圖,那個德意志美洲共和國和巴西的政治走向……”杜勒斯想了想補了一句,“政府希望能盡可能保住我們在南美的投資,但這個市場和門羅主義形成的秩序恐怕是不能恢復了……”

眾人又是一片搖頭嘆息,南美向來是美國的後花園,這次看來要完蛋了——他們還不知道德國已同意各國征收美國產業,甚至還要把美國勢力從南美連根拔走。

“再次,德國和歐洲勢力會嚴重入侵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巴拿馬運河,加勒比海四大島一定會有德國力量的幹涉……”

這點上杜勒斯說的很含糊,給人以一定的想象空間卻又不把話說死。

“另外,我們對歐洲流亡政權的支持可能被迫停止,對歐洲抵抗力量和地下遊擊隊的支持可能被迫中斷,對其他愛好和平、參加同盟的盟友要說一聲對不起了……”杜勒斯臉色慘白,“目前澳新已處於日德圍攻之下,我們恐怕保不住這批太平洋的盟友,中國方面也會有很多問題……”

眾人沉默不語。

“還有一點,我們在歐洲、在非洲的產業可能會喪失殆盡,戰前放給歐洲各國的債權也會瞬間消滅,這會極大影響經濟穩定……”

大家都無言以對。

“所以,今天我們面臨一個重要決策,是準備和德國血拼到底,爭取最後戰而勝之還是在目前國土未被侵占,損失相對可控的情況下尋求一條停戰之路?”杜威掃視了會場一眼,“我們希望能夠獲得與德國正式接洽談判的授權……至少有機會聽一聽敵人的條件再決定下一步怎麽辦。”

這算是正常的套路,大家基本認可,但同時也深深理解:一旦接洽停戰的風聲放出,民心士氣一定會猛烈下跌。

“對不起,我想問個問題,對日本你們怎麽看?”

杜勒斯回答道:“從理智的角度說起來,既然對德國停戰,對日本自然也要尋求一個解決的辦法,不過日本如果以堅持占領夏威夷為前提,我不能接受這樣的和平,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接受?”

“能”的聲音很少,“不能”占了大多數。

“或者,我們也爭取獲得一個與日本談判條件的授權?”

“如果沒有問題,我們將在辯論後進行投票,是否同意政府就停戰與軸心陣營舉行正式磋商……”

辯論自然沒什麽好說的,每個人上來都先指責政府一番,痛斥杜威和參聯會不作為,也有人罵杜魯門,不過罵羅斯福的人很少——大家總歸要給死人留一點體面。

不過罵政府現在顯然於事無補,這批政客們立即就圍繞市場、勢力範圍、賠款等爭論起來,民粹派認為應該爭取少賠錢,遠景派認為應該竭盡全力保住勢力範圍——這樣將來才有錢賺。

唯獨有一點是共同的,美國的原子彈必須加快,火箭必須加強,少了誰的款子都不能少這兩家的;

還有人提出是否先行停戰,讓德國承諾不再對美國投放火箭,杜勒斯表示可以這麽談,但問願意付出什麽對等條件,大家又沉默了——這個口可不好開。

杜威算是看明白了,所謂民主政體,就是有功勞的時候,大家一起上,說明是民主決策的功勞,至於有錯誤、有失誤時,那就是政府的責任,總統的責任,議員們是被蒙蔽的,無辜的,甚至已預先提醒,預先警告過了;還有,軍人都是飯桶,你看看人家德國、日本打仗打成什麽樣?我們不但投降,還有亞美利加黨衛軍——丟人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