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昭和維新(3)

“板載!”

“板載!”

5月21日上午,聯合艦隊班師回到東京灣,東京街頭萬人空巷、夾道歡迎。

這一次祝捷儀式比上一次聯合艦隊轉戰歐洲更為宏大,在艦隊抵達前半個月,報紙就開始連編累牘地造勢了,歷數了海軍的功勞,特別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占領夏威夷和實際控制大半個太平洋的戰功更為顯赫,連“天下無敵”都擺出來了。

當然這也不是吹牛,論聯合艦隊的戰績,論實力,現在確實是世界第一,而且比第二、三名加起來都多,完整的“兩強標準”,即便到1945年年底,也能隨意勝過美德當中的任何一方,畢竟他們在造艦,日本也有新軍艦源源不斷服役,6月份又有2艘雲龍級即將服役——第三航空艦隊即將重組完成,等到這時候就有第一、二、三、五、六五個航空戰隊,再配上3艘大和級超級戰列艦,實力空前強大;除此之外,在船台上還有一大摞雲龍級、軸心級等著完工,雖然戰列艦是一艘也沒有了,但手裏的存貨也足夠用了。

這次回東京匯報是冢原二四三帶隊表功,堀悌吉其實完全可以再拖延兩天,等待主力全部匯合後再會東京,但他沒有接受松田千秋的勸告,而是提前兩天回到了東京,為的就是把表功機會讓給冢原二四三,畢竟後者新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他要把這個架子和薪火傳遞搭起來,這一點聯合艦隊上下都是服氣的,長官安排錯不了。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迎接的氣氛比上次還要好,前次還有伏見宮博恭王從中作梗,這次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兩人聯手,聲勢弄得浩大無比,再加上夏威夷戰役還有陸軍一份功勞,更是眾星捧月,舉國振奮。

特別是看著一艘又一艘繳獲的物資從船上運下來,誰都有這份感覺:發財了。

當然,這只是民眾的觀感而已,真正的大頭遠遠還沒有到位。夏威夷戰役一共俘虜了6萬多美軍和7萬平民,是一筆不菲的巨資,雖然美元幣值已貶了好多次,但內涵價值仍然足夠海軍再造5條大和,如果按照戰前標價就更值錢。

所以對海軍主張發賣俘虜和平民的念頭,大本營是一力贊同的,絕口不提“放虎歸山”這種話,至於美國方面本來仗打完了是不會談贖買俘虜這種事的,奈何夏威夷戰役實在打得夠慘,再加上委內瑞拉也失手在即,東海岸天天面臨火箭威脅,美軍高層為了維持士氣還是不得不出錢來購買。

但對真正知曉內幕的高層來說,祝捷儀式和後續的封賞儀式只是一個過場而已,真正角力早已就轉移到朝堂之上了。

為搞好關系,東久邇宮稔彥王還是費了一番很大的心思,先是同意堀悌吉提出的陸海軍犒賞方案,然後又請旨將堀悌吉冊封為公爵——堀悌吉在官職上已升到頂峰,只能在爵位和勛章上動動腦筋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堀悌吉不看重這個,但有比美元強,高比低要強。也因為這樣,堀悌吉返回東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東久邇宮稔彥王認錯——巡視時間長了點,給大本營和殿下造成了不便。東久邇宮稔彥王也沒有就這件事說什麽,反而感慨堀君辛苦,有關人士調整預案就參照原先說好的內容一起下發了下去。

可誰都知道,表面上大家還是一團和氣,分歧卻已注定了,堀悌吉擬定的《改革意見書(征求稿)》已發到了眾人手裏,有關內容看上去平淡無奇,比堀悌吉在電報裏闡述的觀點要緩和、平淡得多,但大家都知道這只是第一步,還有第二步、第三步,沒有第一步啟動,就沒有後續第二、第三步的事,但眼睜睜看著後面兩步,要不要走第一步也會讓人難以抉擇——這就是痛苦所在。

“堀君要裁員減費?”

“是的,現在軍費開支浩大,國力難以承受,欠德國的債務一天天累積下來,若不是不用利息,光是每年的利息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堀悌吉的態度很誠懇,“既然夏威夷一下,大的戰役結束,自然沒有必要再為此這麽高昂的軍費,裁員減費勢在必然。”

“這麽做軍隊是會有反彈的。”東久邇宮稔彥王也不氣惱,只慢悠悠地說,“是不是先緩一緩?”

“殿下……今年的赤字……”堀悌吉不說話,大藏大臣先開了腔。

東久邇宮稔彥王很想罵人,你大藏相到底是聽首相還是聽海軍的?不過他知道這是對方的本能,不讓大藏大臣顧忌赤字比殺了他還難受。

“不過,我聽說堀君似乎有意同意北上?這軍費還怎麽裁剪?莫非只砍海軍,不砍陸軍?”多田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我可沒說我支持北上……”堀悌吉微微一笑,“現在連北上的預案都沒有,怎麽談得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