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最危險的男人(10)

突擊隊的貨物和實力完全征服了胡安,現在除非有突發且萬不得已的情況,否則他不敢有小心思——突擊隊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他意識到對手的可怕。他可以選擇不合作,但若敢黑吃黑,別說這一波他可能拿不下,就算僥幸能拿下,等下一波來他得死全家。

於情於理,他都不敢有如此作死的念頭,只希望對方能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有價值的合作夥伴展開長期合作,態度變得非常熱情,並使出渾身解數準備攜帶貨物和軍火過境。

混過去的機會很快就來臨了——墨西哥忽然開始湧動難民潮,每天都有大批墨西哥民眾跨界投奔大燈塔國。

說是難民潮,其實戰火並沒未真正落到墨西哥頭上,但敏感而多疑的墨西哥有產階級已嗅到了空氣中令人不安的悸動,提前做出了反應:

2月16日,德國偵察機第一次出現在墨西哥南部領空,隨後幾天頻頻對中美洲展開偵查,但沒攻擊或投彈;

2月17日,已在哥倫比亞巴蘭基亞附近登陸部分兵力的德軍再次向前躍進,2萬德軍突然出現在哥倫比亞與巴拿馬接壤處的邊境處,這出其不意的位置讓巴拿馬美軍很尷尬——雖然他們有1萬多陸軍和近千架飛機,但大多數都部署在運河區兩側——當初再怎麽部署也不可能安排到巴拿馬與哥倫比亞邊境去,因此德軍登陸後根本沒有受到有力攔截,完全長驅直入。

從法理來說,巴拿馬和德國互為宣戰國,怎麽打都可以,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情況很快發生了,哥倫比亞派出2000多軍隊跟隨德軍一路前進,到處向巴拿馬方面宣揚德國無意與巴拿馬人為敵的口號,一邊配合德軍行軍充當向導,一邊“保護”巴拿馬守軍和民眾,煞有其事地表明了巴拿馬三原則:

1、德國承認運河區、巴拿馬運河主權歸屬巴拿馬政府,無意侵占巴拿馬領土;

2、要求巴拿馬政府退出同盟國陣營恢復中立,由國際組織在該運河區進行“維和”行動;

3、由國際公司主持戰後對巴拿馬運河經營與開發,巴拿馬政府作為最大股東可享受30%利益——現在巴拿馬人一分錢也拿不到,只能從美國這裏象征性地收到一點租借款。

三原則比起巴拿馬人全面收回運河區和商業利益的要求還差一點,但所有人都清楚引入歐洲力量競爭比美國一家獨占強,於是巴拿馬當局毫無抵抗之心,只要巴拿馬人不作死,德國不會主動攻擊,兩萬多德軍暢通無阻向前挺近,德國“不以巴拿馬政府和軍隊為對手”的策略收到了很大成功,行軍如同旅遊一般輕松。

巴拿馬人神情冷漠地看著德軍在哥倫比亞軍隊陪同下挺進,心情復雜,不知道該怎麽應付這種局面,但有一點大家都清楚,2萬德軍可不是國小民弱的巴拿馬能對付的。

華盛頓終於知道自己被德國耍了:為增強抵抗“韌性”,延長對德國的遲滯時間,防止被德軍在登陸一波流中帶走,部署在委內瑞拉的美軍汲取歐洲島鏈快速淪陷的教訓,主力離開沿海港口向縱深轉移,誰知德國人不想和美國人去縱深打仗,他們只想去端巴拿馬——剛退往縱深的委內瑞拉美軍又不敢再往前逼,萬一德國人虛晃一槍再殺回來登陸呢?

部署在委內瑞拉的美國飛機鼓起勇氣斷然出擊,但他們首先遭到了以哥倫比亞為基地的德國空軍有力攔截,雖然加蘭德派駐哥倫比亞的飛機不多,一共就300多架,但全是訓練有素的戰鬥機,經過連續幾輪交手,委內瑞拉美軍沒占到多少便宜,反被擊落了200多架飛機,狼狽不堪地敗下陣來。

現在美軍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想壓出來打卻破不了德軍的海上優勢,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被德國占領後,對委內瑞拉形成了獨特壓制;縮回去打拖延戰,德國根本不理會,只對準巴拿馬下手,而且德國也不是傾巢出動,擁兵6萬的曼陀菲爾右翼集群只用了2萬多兵力去打巴拿馬戰役,1萬多兵力在哥倫比亞“禮送”美軍出境,其余兵力還可以繼續監控委內瑞拉方向。打進攻戰役或許不足,打防守戰綽綽有余,而沒有海上機動能力、陸地道路又爛的委內瑞拉決定了美國根本沒法打流暢的進攻戰,只能大眼瞪小眼看著德軍不斷在中美洲跳躍。

更令人目不暇接的動作在後面。

日本也來湊熱鬧,聯合艦隊以履行軸心同盟義務,贊同“巴拿馬三原則”為由,到2月20日時,第五航空艦隊忽然出現在巴拿馬太平洋方向800公裏外,雖只是2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1艘信濃號)的局部兵力組合,考慮到巴拿馬大西洋方向德軍5艘航母+8艘戰列艦的組合,這部分兵力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小小的巴拿馬一下子囤積了7艘航母+10艘戰列艦的絕對制海權,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