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閃電戰2.0(11)

從11月15日淩晨4點德軍啟用導彈飽和洗地到16日淩晨2點“斬首”成功,不過短短22個小時,南非戰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布萊德利苦心經營、層層構建的6道防禦體系不但未能擋住德軍進攻的腳步,還把自己的前敵指揮官折損進去。

考慮到前線指揮部是在最初戰線300余公裏的後方被深入敵後的勃蘭登堡部隊“斬首”,更讓人心生寒意。對斬首戰果,古德裏安、保盧斯等人都表示滿意,不過聽說布萊德利本人不在那裏時,在心目中對其評價卻大大打了一個折扣——戰場統帥在後方那麽遠的地方指揮,能管理好戰局麽?

16日下午時分,德軍挾昨日大勝之余威,以裝甲部隊為先導,穿透所有盟軍防線,通過左右兩翼集群合攏的方式構成了鉗形包圍圈,南非東北部最重要的兩個城市——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正好是這對大鉗子裏的獵物。

由於太多兵力失陷在前面6道防線中無法退守,盟軍防守兩座城市的兵力僅僅只有2個南非師和一點加拿大部隊——這也是當初從肯尼亞包圍圈裏逃脫的殘余兵力。更早一些時候,澳新師滯留在前線的殘余兵力已在3顆雲爆彈的親切問候下,踏上了跟隨蒙哥馬利的步伐。

從1941年北非戰爭開始,澳新一共提供了6萬余人部隊,連續作戰後除2000多傷病員當初撤退到南非,後又跟隨尼米茨艦隊回國外,其余大多喪命於這片大陸上,加拿大人看起來也要步這個後塵。

下午5點,面對10余萬德軍、上千輛坦克和數百架飛機大兵壓境,嚇破膽的南非守軍宣布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為不設防城市,放下武器投降。控制這兩個樞紐節點後,整條布萊德利防線上的殘余守軍被徹底切斷退路,已不可能再有掙紮余地,不投降的結果無非是今夜死或明夜死的區別。

不過36小時的戰鬥,德軍整體傷亡不到4000,卻斃傷俘美軍5萬,澳新部隊1萬余,加拿大人部隊數千和9萬多南非兵力。累計消滅敵軍15萬余,南非總共擁有30萬盟軍,到現在已折損過半。

在作戰中,盟軍真正傷亡其實也就是3萬出頭、4萬不到的水平,其余10萬多基本是投降——雖然部分陷在包圍圈裏的部隊還沒有明確放下武器投降,但那是早晚的事。

在占領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後,南非東北部門戶大開,德軍面對的將是整片開闊地,這裏無險可守且人煙稀少,到南非中部的金伯利與布隆方丹兩座城市和礦區差不多還有400公裏路,按閃電戰2.0的標準折算後是4-5天的推進距離——這麽大一片開闊地留守兵力只有不到4萬,要對上的卻是40余萬虎視眈眈的德軍。

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前線德軍已打下了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後方古德裏安為戰役安排的第二梯隊部隊——主要是第6集團軍的一部分步兵師到現在還未從預定戰線投入進攻呢,他們將搭乘火車就地接管防務,整個過程真的和旅遊一般輕松。

得到雙城失守消息的後方指揮部裏眾人呆若木雞,不過51歲、算得上非常年輕幹練的布萊德利中將仿佛一瞬間老了10歲,內心滿是崩潰。史末資直勾勾地看著他,最後問道:“奧馬爾……我們……南非……還有救麽?”

“我……”布萊德利很想給史末資打打氣、鼓鼓勁,但話到嘴邊,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因為戰況比他設想得還要不利。

六道防線迅速崩潰固然與德軍閃電戰2.0威力密切相關,也與南非軍孱弱的戰鬥力密不可分。在制定防禦計劃時,布萊德利已看到了南非軍不堪大用的缺陷,故而在關鍵節點都是安排美軍和澳新部隊,只以人數更多的南非軍為羽翼提供側翼掩護。

而古德裏安和保盧斯同樣優先將進攻矛頭對準南非軍,得益於閃電戰2.0的戰場折疊,他們並不需要按部就班先打美軍和澳新然後再打南非,完全可以通過戰場突入靈活尋找目標打擊和機動部署,往往前頭美軍還在抵抗,左右兩翼的南非軍已投降或崩潰,然後連帶著美軍陣地一起跟著崩潰。

現在按德軍打分標準,意大利人戰鬥力可以再提一個等級——南非部隊的戰鬥力和作戰意志更差,幾乎與印度兵並列。很多經歷過北非戰事的官兵都感覺奇怪,當初在北非南非人似乎沒這麽差勁,問了之後才明白,在北非作戰的是南非最好的3個師,這3個精銳部隊被消滅後,後面組建的南非軍就不太能看了。

果然如此!

猶豫了半天,布萊德利最終還是沒把自欺欺人的話語告訴史末資,而是道:“我先向華盛頓報告吧,可能要做好最壞打算!”

史末資老淚縱橫,卻一句話說不出來。他當然知道最壞打算是什麽:華盛頓已明確希望史末資去華盛頓或渥太華組織流亡政府,同病相憐的丘吉爾也伸出橄欖枝,希望史末資來加拿大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