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捷號作戰(36)

對美方高層而言,日本還不是最麻煩的問題,對德媾和談得也很不順利,對方一口咬死了開價:南非沒得談,南美全部歸德國,中美洲與加勒比海歐、美利益共享,紐芬蘭是倫敦當局固有領土等條件。更讓美國不能容忍的是德國提出巴拿馬問題國際化的要求,由各大國聯合公司控制運河,並且歐洲聯合部隊駐軍的要求——這對美國來說,幾乎是繩索套在了喉嚨上只差收緊了。

巴拿馬運河這條件普通美國人民是不會關心的,他們也不懂“國際化”控制的危害,但對杜魯門和杜威兩個資深政客、美國資本和美國海軍而言,這條是非常致命的——幾乎等於把兩洋海軍、兩洋運輸通道掐斷了。

“特納剛才和我聊了幾句,他說,如到萬不得已,巴拿馬運河這個條件也可以商量,尼加拉瓜畢竟還能控制在我們手裏,可開鑿由聖胡安河經尼加拉瓜湖再鑿通裏瓦斯地峽的尼加拉瓜運河,建成後通航條件比巴拿馬運河更好,無非投資額大了點。不過尼加拉瓜運河距離巴拿馬運河太近,如果那裏有歐洲軍隊駐紮,戰爭一爆發,恐怕……”

杜威眼前一亮:“他的意思是巴拿馬運河可以國際共管,但歐洲不能駐軍?然後我們用尼加拉瓜運河廢掉巴拿馬的通行能力,讓德國人收不到錢?”

“不……他的意思是。”杜魯門壓低了聲音,“如果決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一槍就打巴拿馬運河,要把運河控制在手裏!為達成該目的,屆時可能需采用偷襲手段。”

“這……”杜威倒吸一口冷氣:主動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不說,還要先發制人偷襲巴拿馬,這讓他的小心臟有點兒受不了——特納“傻大膽”的名頭果然名不虛傳!

“不過這不是你我該操心的問題。”杜魯門慘然一笑,“咱們把和平帶給美國人民就夠了……至於打仗還得過十幾年等更年輕的總統,也許他有辦法呢?要想打贏下一次大戰,合眾國需要新的總統、新的將領、新的軍隊、新的戰爭理念,特別是需要充分的軍事準備和尖端裝備……”

杜威一籌莫展地點點頭,半點心思也沒去考慮下周的大選投票——現在只有他一個夠分量的候選人(還有幾個不成氣候的獨立候選人),他知道他贏定了,可他沒有半點喜悅,反而感覺自己接手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很可能要簽署停戰條約的總統!

說是停戰,其實和投降也差不了多少。

就在他們胡思亂想時,日軍第三攻擊波已趕到現場,這次是以五航戰為主力,夜戰水平雖然稍微差點,但現在也沒有什麽有力軍艦,大家看見什麽還在動就撲過去炸一輪,對已癱在海面上護航航母、輕巡洋艦和前半部已沒入水中的印第安納號,大家也沒什麽心思去打,只專注於尋找漏網的護航航母、輕巡洋艦和驅逐艦。

這一輪很多救助其他軍艦官兵的驅逐艦倒了大黴,被連著幹掉了4艘,特別是燃燒彈投下來之後,連整個海面都在燃燒,一切軍艦都無所遁形。

第三輪日軍出擊一共擊沉了1艘巡洋艦、2艘護航航母與7艘驅逐艦,順帶還用燃燒彈、機關炮收割了不少海面上逃生的救生艇、救生筏,場面慘不忍睹,打到最後連日軍飛行員自己也覺得沒什麽意思,草草巡視了一番後匆匆離去,另外還有1艘受傷的護航航母因為實在無路可逃,接到勸降電報的艦長只能命令打開燈光開關並命令投降。

日軍也遵守了承諾,對打開燈光且駐錨不動美軍軍艦,不再予以攻擊。

鑒於前面3輪戰果已比較輝煌,幾個艦隊司令一致認為夜戰差不多了,等水偵派出去的輪機官兵將俾斯麥海號完整控制下來後,所有人心情更是放松。最終形成決定,兩支艦隊適當放慢追擊速度,第四攻擊波推遲至拂曉時分放出,看看屆時海面上還有沒有值得攻擊的目標。

1944年10月31日清晨9時,聯合艦隊主力一、二、五三大航空艦隊在西海岸1500公裏處匯合,松田千秋興奮不已地向堀悌吉報告:“長官,第4波已完成戰場打掃,又擊沉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其余美軍軍艦暫時搜索不到,要不要派更多飛機出擊?”

美軍一共12艘護航航母,除1艘被4個飛行員俘虜,1艘受傷後投降外,其余全部沉沒,2艘埃塞克斯級那是早已沉沒了。現在聯合艦隊有500多架飛機、700多飛行員,能將西海岸鬧個底朝天。

“算了,再近就是美軍岸基防空圈,得饒人處且繞人,派飛機巡邏一番,看海面上還有沒有敵我雙方幸存官兵,如果有就一並援救上來。”

“這2艘南達科他級怎麽處理?”松田千秋指了指遠處隨海浪湧動而不斷漂浮的兩艘美軍戰列艦,“派船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