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捷號作戰(4)

如果是以前的角田,那個不太注重飛行員生命的角田,在放飛攻擊群後就會馬上命令艦隊轉向逃逸,但經堀悌吉反復教育,他開始明白一個道理,軍艦能反復造——現在本國船台上還堆著6-7艘雲龍級或軸心級,明年全部可完工,接下去還會接二連三地開工造軍艦,再不夠還能從歐洲買,據說歐洲在軸心級圖紙最終定稿後一口氣開工了9艘,這還不包括英國人的產量,如果等不列顛開工,一年至少可造14艘以上軸心級。到時候如果船不夠問德國買就是,這次油輪不就靠了歐洲?

但優秀飛行員可不那麽容易獲得,特別是能夠飛夜攻的飛行員,全是辛苦栽培、大浪淘沙積澱下來的精英,不然美國人為什麽機組換油輪換不動了?不就是因為損失不起機組麽?這次進攻因為堀悌吉的提醒,有馬正文布置了先飛加拿大,再從加拿大往南打的路線,出擊距離超過750公裏,回來時還要至少再飛650公裏,一來一去就是1400公裏,再加在波音廠區上空滯留轟炸的時間,卡在650公裏距離上已比較緊張,甚至擔心可能還不夠。

所以有馬正文建議軍艦幹脆停在原地,等進攻成功、關衛中佐確信油料足夠返航才開始撤退,否則如飛機油料不充足,艦隊還準備再往前行駛50公裏左右去接應。唯一例外的是護航航母神鷹號,因該艦速度最慢,只承擔艦隊防空任務,同時為避免跑路時拖累艦隊,幹脆先安排提前跑50公裏。

一切籌劃妥當後,角田艦隊才拍發電報通知堀悌吉和冢原:二航戰奇襲波音工廠成功!

奇襲的確很成功,角田以區區16架飛機的損失,將波音產區核心地帶的建築物和設備炸毀了70%以上,同時還炸毀了生產出來不久、尚未投入使用的184架B-29,光是這批飛機價值就超過1億美元。另外還連帶造成了波音工廠、國民警衛隊、飛機機組等1200多人傷亡——不少是互相踩踏中導致,一部分因為沾染燃燒彈彈液而被燒死,裏面還包括60多名十分重要的生產線工程師。唯一讓美國人慶幸的是,由於襲擊發生在淩晨,研發部門專家幾乎都在休息而幸免於難。

波音生產基地的損失站在日本方面看來是挺嚴重的,如果三菱公司遭遇這種程度的轟炸,那估計整個大本營都要炸鍋了。但對美國這種真正發達的國家來說,效果卻只有一般。美國當初對德國的戰略空襲同樣如此,看似炸得千瘡百孔一片廢墟,沒過多久就修復如常。波音公司的破壞根據初步估計只需6周就能實現生產線完全恢復,但因人員和設備等緣故,恢復到全速生產能力大約是12-14周,整體影響飛機產能約4000余架。

聽到損失不算太大後,阿諾德才放下心來,4000多架飛機產能目前只能壓給其他工廠,前不久剛作出決定,多型號並存的飛機生產線要壓縮生產、調整結構,這次正好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

但襲擊依然如同一記重重的耳光打在杜魯門政府臉上,即便杜魯門因不關心總統大選已有點破罐子破摔的跡象,阿諾德依然不敢怠慢,命令派出全部可用的轟炸機進行進攻,還向加拿大請求援兵。本來他還想抽調洛杉磯、舊金山一線的飛機北上執行轟炸任務,但部下們勸阻了他,他們敲了敲據說已到墨西哥海域的冢原艦隊,阿諾德馬上反應過來:昨天日軍可以通過加拿大境內突襲西雅圖,焉知明天日軍會不會通過墨西哥境內突襲洛杉磯?現在把飛機都調去西雅圖,明後天日軍如來進攻洛杉磯一線怎麽辦?

更何況,洛杉磯海域裏還有運輸艦隊,這可是夏威夷的救命船隊——不僅有大量燃油,還有不少陸海航飛機,萬一這支船隊再被人端掉,他估計自己也只能學特納辭職走人了。

因此他只抽調了西雅圖、波特蘭方向的陸航前去進攻,同時又向加拿大人伸手要求援助。

陸航參謀們判斷基本準確,冢原艦隊確實已在墨西哥海域,但估計上出了一點點岔子,3天後冢原艦隊才能勉強打到洛杉磯,而不是他們認為的明後天。

手忙腳亂準備起飛的西雅圖陸航轟炸機群一直到7:15才起飛第一架飛機,到7:54分才集結後正式出發,這幾乎已是日軍飛行員飛抵艦隊上空,準備排隊降落的時間。西雅圖陸航指揮官唯一比較明智的地方是沒再多此一舉先派偵察機去搜索,而是直接將攻擊群派遣出去,分成幾波邊搜索邊準備進攻,約定最好找到日軍艦隊的機群將方位通報後等待其他機群集結後再投入進攻——這就給了日軍喘息的時間,返航的攻擊群可從容不迫地降落、補給,然後換替補隊員後繼續上。

有馬正文對距離和時間卡得很緊,最後幾架飛機落下來之後油箱幾乎空了,再拖幾分鐘就可能掉入海中。不過飛行員們自己卻不擔心,越晚降落的越是老手,對飛機熟悉得如同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