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尼米茨的反擊(14)

“你怎麽看喬治的建議?”收到巴頓希望去打維多利亞的電報,尼米茨有些不太高興,但沒有很快表態,而是先問自己的參謀長史密斯。

“雖然他的理由說得很簡單,但我覺得從陸軍的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史密斯走到地圖前說道,“空中偵查顯示,敵軍奪取利尼亞裏斯後並未突進,只派了小部隊——估計一個裝甲搜索營的規模往前偵查,主力反而回師布防,說明敵軍認為其兵力使用已到極限,而維多利亞恰好就在德軍南北兩道防線中央。我能理解喬治的意圖,他希望在維多利亞登陸後配合從正面推進的第五集團軍主力,一口吃掉北面第一道防線的德軍。”

“你覺得陸軍能辦到?”

“能!”

“這麽說,您贊同他的建議?”

“不,我不贊同!我剛才也說了,他的意見站在陸軍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但站在海軍和全局角度來看卻沒有道理。”

史密斯解釋了他的觀點:“南美戰役雖然需要依靠地面部隊一段一段去打,但歸根到底在於制海權。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巴西沿海地帶的制海權,無論我們在地面推進多遠,都免不了被敵軍側翼登陸而最終前功盡棄。而要獲得制海權的關鍵是殲滅或擊潰目前的德軍艦隊,而且我們的時間非常緊張,我預計再過2-3周德軍增援艦隊就會抵達。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2-3周時間不足以讓喬治解決問題。光第五集團軍主力集結、推進,從薩爾瓦多到利尼亞裏斯一線沒有7-10天根本不可能。最後很可能他剛剛打了一半,敵軍增援部隊來了,在維多利亞登陸的部隊會全軍覆滅。”

尼米茨點點頭:“我和您的想法比較接近,巴西戰局的關鍵在海上,只要我們能在海戰中取勝,陸軍怎麽打都能贏。反之,不管陸軍怎麽打都是輸。請把這層意思明確告訴喬治,我願意配合他取得勝利,前提是陸軍必須先配合海軍穩住局面。”

“您光這麽說不行。”史密斯搖搖頭,“喬治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比牛還倔,要把情況說得嚴重一點。”

“怎麽說?”

“德國人如果夠果決,完全可以把最北面的兵力舍棄——全部讓第五集團軍吃完又如何?3周內,如果海軍無法消滅或擊退德軍目前在南大西洋活動的德軍艦隊,我們就輸了!”史密斯一攤手,“現在不是消滅這部分或那部分德軍的問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在德軍增援艦隊趕到前吃掉對方的分艦隊!”

“長官,尼米茨將軍給我們回電了,他不同意我們去維多利亞登陸。”小羅斯福把電報交給巴頓,“他還是要求去桑托斯登陸,或者去裏約登陸!”

看完尼米茨的電報,巴頓腦海裏翻江倒海,久久無語。

電報揭示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陸軍很可能贏得一次登陸戰役的勝利但卻會浪費掉為數不多的時間。

巴頓原準備在7月30日發起維多利亞登陸戰役,用3-4天時間斷絕德軍後路,然後再讓第五集團軍主力部隊來解決問題。但德軍如果不在意這個損失,則美軍頂多能吃掉8000-9000德軍,然後就必須為下一步進攻計劃進行籌備,那時候又得進行桑托斯或裏約登陸戰。總而言之,德軍在巴西東海岸從利尼亞裏斯開始到阿雷格裏港擺出了一條蜿蜒2000度公裏的長蛇陣,看似處處都是漏洞,但真正的致命點在於中段——桑托斯或裏約,其他地方或只能打頭、或只能打尾,無法起到一呼百應的作用。德軍拼著部分損失,完全能把時間拖下去。

眼看他還十分猶豫,小羅斯福又勸道:“如果尼米茨將軍不願意在維多利亞登陸,你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地執行登陸任務,您別忘了——休伊特將軍控制著登陸艦隊,沒有尼米茨同意,他怎麽敢隨意變更攻擊目標,我們總不能再劫持一次海軍船吧?”

巴頓苦笑著搖頭:上次佛得角戰役陸軍已劫持過一次海軍船了,結果肯尼迪這家夥到國會作證最後壓死了華萊士——誰都知道這哥們是冤死的,但人都死了,說再多有什麽意思?巴頓雖然有時候不太著調,但不代表他沒有智商,傻瓜是當不上陸軍中將的。

他盯著地圖看了又看,最後無奈地嘆了口氣:“算了,還是去桑托斯登陸吧,但願能把該死的德國艦隊引出來。”

雖然裏約和桑托斯的戰略意義一樣,但巴頓認為桑托斯比裏約要好打一些,後者畢竟是巴西首都,不但有德軍重兵防禦,還有大量的德軍飛機可就近支援,登陸損失會很大。他手頭只有2萬人一個師的兵力,可不敢胡亂折騰。

“長官,收到克拉克將軍發來的電報,情報顯示德軍將2個巴西傀儡師部署在聖保羅和桑托斯,自身兵力只有一個團出頭,大約4000-5000人,而裏約的巴西傀儡師只有1個,德軍卻有將近2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