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轉折(11)

斯大林緩緩站起身來,用低沉的聲音道:“談判情況就是如此,莫洛托夫同志已盡了最大努力,在我看來其他幾條都還可以接受,甚至賠償條款、軍備條款、軍隊條款相對預期還略好些,可見希特勒對議和是有誠意的,至少短期內是有誠意的,長期的事誰也說不好,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敵人心慈手軟之上。唯一的問題是邊境劃分——按德國人的條件意味著我們要丟掉中亞、丟掉莫斯科、丟掉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下遊流域,身為黨的總書記,我對此深感痛心。”

大家擡起頭看著斯大林,發現他滿眼眶裏全是淚水在滾動,強忍著才不讓眼淚滾落下來,所有政治局委員都悲從中來,很有放聲大哭的沖動。

“斯大林同志,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屈辱和約,和德國人打到底吧!”分管農業的政治局委員安德烈耶夫忽然道,“除非從我們的屍體上踩過,否則德國人休想達到目的!”

“對,斯大林同志,我們繼續作戰吧,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讓全國人民看到我們的決心。”赫魯曉夫第二個附和。

斯大林微微搖了搖頭:“我理解你們的想法,但這場戰爭不能再打下去了。紅軍連續失敗,人民極端痛苦,工農業破壞殆盡,我們嘗試了一切可使用的力量和手段,但敵人力量過於強大,再打下去短期內也看不見勝利希望,反而會有亡黨亡國的危險。我們抵抗到底,希特勒固然要付出代價,但白俄分子、分裂分子卻十分高興……英美帝國主義未必不同樣持有幸災樂禍的態度。”

伏羅希洛夫表態道:“我贊同斯大林同志的意見,拼光拉倒的想法是對革命、對人民、對黨的事業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是極端有害的,如果我們最終倒在血泊中,誰來繼承和高舉共產主義旗幟?誰來捍衛列寧同志開創的嶄新事業?誰來為蘇維埃的歷史和未來負責?”

加裏寧、米高揚站起來,分別從保存有生力量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暫避風頭、等待時機、共度時艱的意見。

莫洛托夫站起來道:“我想提醒諸位同志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英國目前也面臨停戰局面,這意味著除隔大西洋的美國外,德國人能把全部力量壓到我們身上;如果我們能迅速與德國達成停戰協定贏得喘息機會,德國會掉轉槍口指向美國並爭奪世界霸權,這和一戰末期情況一模一樣。如果德國最終失敗,那我們根本不必要計較這個和約,這就是份廢紙;如果德國最終成功,其力量也會受到削弱,將來蘇維埃力量恢復之後能取得更好的地位和條件。”

日丹諾夫評價道:“現在這個情況,讓我想起當初列寧同志力排眾議決定接受《布列斯特合約》的時刻,為新生蘇維埃贏得了發展空間,我們迫切需要休養生息,迫切需要醫治戰爭創傷。斯大林同志的決定著眼於全局,著眼於未來,我認為應當成為全黨共識。”

斯大林點點頭:“既然大家都發言了,那我再補充幾句。這份條約雖然對邊界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但蘇維埃主要兩部分——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都還在一個組織架構裏,這是有利的一點,便於我們發展進步的、革命的力量實現統一;其次,雖然西部邊界已經固定,但東部、東南部邊界還存在調整余地,我們可以和中國革命同志聯起手來,共同專注於東方事務;最後,我作為黨的總書記,對該決定負主要責任,無論將來歷史怎麽評價我,我都能坦然接受。我們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表決吧,同意這份條約的同志請舉手!”

他第一個把手舉了起來,其他人也跟著舉了起來,包括剛才反對的安德烈耶夫和赫魯曉夫一起舉了起來——赫魯曉夫的手還是舉得最高的。

“請莫洛托夫同志和德方聯系,我們先從斯大林格勒撤退,盡快實現停火,保存有生力量,然後再簽署正式文本。”斯大林說完淚水撲簌而下,“希望全體同志、全黨、全國人民牢記今天的屈辱……我……”

他的話沒說完,身體已搖搖晃晃倒下了,眾人連忙七手八腳地將醫生招來,診斷結果顯示沒什麽大礙,但醫生表示最近連續操勞和不佳的心情影響了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希望他保重身體,減輕工作壓力。

“黨中央決定停戰了?”華西列夫斯基當天深夜在總參謀部接到電話。

“是!斯大林同志要求把消息發給朱可夫同志,把軍隊和民眾從斯大林格勒撤下來,明天一早我們通知德國方面,然後力爭盡快停火。”

“我堅決服從命令!”

“元首,我尊敬的元首……”一大清晨,霍夫曼才剛剛起床,裏賓特洛甫就把電話打了進來,“很抱歉吵到您了,不過有情況我一定要和您匯報,莫洛托夫代表蘇聯方接受停戰了,準備先將斯大林格勒交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