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波雲詭譎(2)

次日一早,埃蒙斯就與巴西軍隊實際控制人蒙特羅展開了會談。

為給對方打氣,他先把參聯會準備援助巴西的武器裝備告訴對方,聽到有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2個陸軍師裝備時,蒙特羅露出了笑容,表示將和德國人戰鬥到底,發誓收復失地。

“但光憑地面部隊還不行,我們需要空中掩護。”蒙特羅建議道,“貴國應該往巴西增派更多航空力量。”

“我們會這麽做的。”埃蒙斯道,“這次我帶來了300架飛機,不過裏約熱內盧航空基地太遠,不利於我軍作戰。”

“我已同意在聖保羅為貴軍開放基地選址。”

“聖保羅也不行,距離叛亂州還有800多公裏,我們想在更近的地方。”

“您選中了哪個?”

“臨近叛亂州的聖卡塔琳娜州首府弗洛裏亞諾波利斯。”

“這個嘛……會不會太近了?”蒙特羅尷尬地笑了笑,隨即又說道,“我們面臨的敵軍壓力太大,該州防衛部隊已被德軍擊退了。”

埃蒙斯心想:什麽擊退,分明是嚇退的好不好?不過面上還是露出同情的姿態,說道:“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建議貴國遠征軍部署在這個州,然後迅速建設機場和前進航空基地,以此為基地發起反攻。”

“但遠征軍只有一個師,恐怕不夠。”

“我們會再派2-3個師和足夠的航空兵力過來。”

“需要等待多久?”蒙特羅嘆氣道,“現在南部各州人心浮動,德裔、意大利裔天天有人鬧事,恐怕……”

“遠征軍6月初部署到位如何?至於我軍……”埃蒙斯想了想,不確定地說出一個時間,“7月上旬估計能完成。”

“感謝貴國的大力協助……”各懷心事的兩人結束了會面。

埃蒙斯出發前得到消息:羅斯福總統當初為防止最壞局面發生,曾指示過馬歇爾制定有關作戰計劃——一旦到危險狀態,能迅速先發制人地出兵控制巴西全境而確保後院安全。本來該計劃在巴西加入盟軍後被束之高閣了,但現在局勢大變,杜魯門再次指示這策略有進一步研究和部署的必要,預定由克拉克中將執行。

克拉克中將打仗是不行的,十個克拉克加起來都不如一個巴頓,但論搞外交、搞陰謀,那巴頓就不行了,十個巴頓也不如一個克拉克,因此這次南美集團軍設了一正一副兩個司令官,資歷更老的克拉克是明面上的統帥,負責與各方面協調與交涉,而巴頓是暗地的統帥,負責帶領部隊打仗。這個安排兩人自己都覺得怪,但參聯會和馬歇爾既然這麽考慮也只能遵從。

至於蒙特羅,他當然有他的考慮。

他和瓦加斯不同,他從來不相信美國真心幫助巴西,他之所以改變親德立場完全是看在美國提供軍援的份上。換而言之,瓦加斯是為了自己的地位,認為美、德誰有可能贏就靠誰,否則就不難解釋很多項目的動機——1940年夏天,瓦加斯決定在巴西新建一個大型現代化鋼鐵廠,他與美德兩家同時交涉,克虜伯公司提出的方案更好,瓦加斯也一直表示會選擇德方合作,但當德國在不列顛空戰失敗後,他認為德國贏不了這場戰爭,立即改變態度與美國簽訂了合同。

1941年5月,隨著俾斯麥號在北大西洋沉沒,瓦加斯認為德國海軍主力近乎被摧毀,便宣布巴西與美國進行聯合海上巡邏護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巴西的立場進一步向美國靠攏。當美國在中途島取得重大勝利後,巴西終於在8月21日,也就是霍夫曼穿越前幾天下定決心對德宣戰。

到現在這個階段,雖然大戰還在進行中,但誰都可以看出盟軍的局勢已非常不妙了。

當天下午,蒙特羅聽取了自己心腹的秘密匯報:“雖然美國一再表示會支援我們,但就我們了解到的情況,美軍短期內根本拿不出力量……美國海軍連續被日、德擊敗,現在無力與軸心一較長短,所謂7月上旬部署完全是托詞。現在美軍只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圭亞那一線布局……”

蒙特羅眉頭一揚:“你認為美國人做好失去我們的準備?”

“起碼對保衛我們信心不足,他們必須要確保的是加勒比海一線。”

蒙特羅點點頭:今天埃蒙斯底氣不足他也看出來了,如果對方夠硬氣,聖保羅完全可作為美軍為發動空襲的基地,德軍只有100多架飛機,美國人至少有400-500架飛機,為什麽不能去打?4架拼對方1架還拼不過?

這點他打中了美軍軟肋:別說為了巴西人,就是美軍自己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用4架拼1架的方式去打仗。真選擇4架拼1架美國人也打不過,因為美軍飛機構成是轟炸機75%,戰鬥機25%,而德軍正好反過來,戰鬥機占比75%,轟炸機25%,每次飛上800多公裏的菜鳥美軍陸航硬打硬拼如何是德軍精銳的對手?——那基本是瓜島航空戰的翻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