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漩渦中的華萊士(2)

“我收到一封密電。”獨角獸號艦橋上,坎寧安把斯普魯恩斯叫進自己的艙室,面無表情地看著他,“與你我的未來,與兩個大國的未來息息相關,您想聽麽?”

聽對方說得這麽鄭重,斯普魯恩斯的臉色也凝重起來:“長官,出了什麽重大變故?”

“華盛頓消息,羅斯福總統病重不能理事,目前由華萊士副總統代行職權,這位新上台的副總統對目前戰況、對美國的犧牲和付出很不滿意,先尋找借口停掉了對蘇援助,據說還準備停掉對大不列顛的援助,甚至在尋求對德媾和——以拋棄大不列顛為代價尋求德美和平。”

這猝不及防的悶棍把斯普魯恩斯打蒙了:“真的?別是德國人造謠吧?在英國遭到德國侵略後,羅斯福總統就主張援助,還通過了《租借法案》,現在兩國一起深受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之害,怎麽可能說停就停?這麽多人不是白白犧牲了麽?”

“政治家的伎倆你永遠考慮不到!他們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只有更無恥,沒有最無恥。”坎寧安沉吟道,“我把您叫過來是希望我們好好溝通一下,彼此不要反目成仇。”

斯普魯恩斯聽到“反目成仇”這幾個字也驚呆了,半天後才從牙縫裏擠出半句話:“您是說,弩炮?”

坎寧安點點頭:“丘吉爾對法國人搞過弩炮,所以他很怕別人也給他來一次……”

弩炮計劃是當初法國投降後,為避免法國艦隊為德軍所用,皇家海軍不但扣押、解除了所有控制範圍內的法國軍艦,還出動艦隊攻擊了其余的法國軍艦——幾天前還是盟友的軍艦,最終導致英法反目成仇。

“您的意思是?”

“雖然倫敦還沒給我明確指令,但我相信,如果消息屬實,無論艦隊是否再效忠現任國王和丘吉爾政權,必要準備還是要做的。我認為最好就是和平分手、互不傷害。”坎寧安面色平靜地開口,“就像一對夫妻面臨離婚,盡管有各種各樣的不愉快,但請看在過去一起有過的甜蜜份上,就不要在最後時候把對方撓得鮮血淋漓,最好能優雅地分開,彼此還能給對方留一個念想。”

斯普魯恩斯呆呆地,半天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我不知道兩國軍隊高層最後對艦隊是怎麽安排的,但我認為,如果貴方決心拋棄大不列顛,大西洋聯合艦隊肯定不可能再繼續維持。”坎寧安沉吟道,“雖然有些軍艦是貴方後來贈送給我們的,但考慮到大英帝國的犧牲與付出,我認為這些已是不折不扣的皇家海軍財產,希望貴國不要打他們的主意。美國很富、國力很強、軍艦建造水平更是世界第一,就不要來搶這些東西了。我想預先做些調整,暫時改變雙方官兵在對方軍艦上效力的局面,皇家海軍官兵全部集中在我國軍艦上,貴國官兵反之亦然……”

“您收到了其他指示?”

“沒有。”坎寧安搖搖頭,“雖然我與丘吉爾關系不太和睦,也不太喜歡他的為人,不過只要他還是大英帝國民主政體決定的國家領導人,我就會服從他的命令,但萬一局面發生改變,我不一定會服從。在我心目中,不列顛的根基永遠在那幾個小島上,富也好,窮也好,強大也好,弱小也好,我都不會離開她。”

斯普魯恩斯想起愛德華八世復辟、喬治六世來加拿大,形成大不列顛一邊一國、一英各表局面的傳言,心裏一動:“將來您會效忠愛德華八世?”

“不會!確切地說,我不會與德國人合作。”他拍了拍那條空空蕩蕩的褲管,“我這條腿就是因為德國人才丟在非洲的,所以我永遠都不會原諒德國人。但這不表示我願意打內戰。您想一想,加拿大一個政府,倫敦一個政府,到時候打起來要死多少不列顛人?我不能自己討厭德國人就把這支寄托不列顛人期望的軍隊拱手相讓。更何況,你們都不願意和德國人打了,我帶著部隊躲在加拿大算什麽意思?流亡艦隊?戴高樂這種人我一輩子看不起他,他還不如貝當呢。”

“但哪怕按照傳言,願意支持丘吉爾當局的人依然可以來加拿大。”

“當然可以,但加拿大能容納多少人?10萬?100萬?不列顛島上可是有4000多萬!能把他們全接過來麽?能拋棄擁有幾千年文化和歷史傳統的母國麽?加拿大再好也不是大不列顛!”

說到這裏,斯普魯恩斯再聽不懂坎寧安的意思就真見了鬼。坎寧安態度很明確:如果美國不再支持大不列顛,則不管丘吉爾怎麽掙紮,英國都不要再參加戰爭了,甚至於為減少丘吉爾可能的折騰,他還不願意將艦隊移交給加拿大或美國方面。

“您可不可以再慎重地等一等?”斯普魯恩斯最後勸道,“我理解並尊重您的決定,但請您不要激動,一切都未有定論,有些行為落在有心人眼中會帶來更嚴重的困撓,羅斯福總統有句話說得很好——唯一使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