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怒火

“您說什麽?日本政變?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這是大使同志從東京加急發回來的消息,他在使館目睹了全過程,還應邀參加了聯合艦隊閱兵式。”

“我馬上向斯大林同志匯報。”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想了想,交代手下道,“暫時不要對外透露,不管是我們的同志還是美國方面。”

“莫洛托夫同志,日本政變意味著什麽?”斯大林對這消息也感覺震驚,“不是說日本有向我們開戰的企圖麽?”

“企圖是有,政變後進一步增強了。”莫洛托夫臉色鐵青,“大使在電報中說得非常清楚,原陸軍總參謀長成了日本首相,而海軍元帥堀悌吉掌握了整個日本海軍力量。”

“這什麽意思?他原來不掌握?他幹掉了原來的司令官?”

“他現在兼任所有日本海軍最重要的職務,甚至得到了海軍樞密使這樣一個從未出現的、特設的職務,根據我們對日本政策的了解,認為這是日本軍閥對天皇勢力的徹底架空。”莫洛托夫介紹道,“目前這職務的意思是,他可以自己對自己下令,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而不必顧忌他人,當然更可以隨心所欲地調動所有日本海軍力量。簡而言之,他現在是日本海軍帝王加海軍統帥的組合。要命的是,他對我們還懷有深刻的敵意,打劫美國運輸船隊、威脅動用艦隊攻擊海參崴和蘇維埃港就是他的命令。”

斯大林咬了咬牙:“能除掉他麽?這樣的人對我們威脅太大了。”

“基本不可能,要能除掉,美國人早動手了。”莫洛托夫苦笑,“他在過去這一年多裏幹掉了英美100多萬噸海軍軍艦,比當年的東鄉平八郎元帥還厲害,而且對軍隊掌握之深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他的政治對手原本免去了他的職務,可他隨便一煽動,整支海軍跟著起來造反,不但幹掉對手還掌握了全部海軍力量……也只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軍閥能夠無視國際法和基本道義準則搶奪中立國的物資。”

“按最高統帥部的戰備方案進行調整吧,現在要避免給日本人挑起全面戰爭的借口。”斯大林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在邊境試探性報復進攻被梅津美治郎打得大敗後,他不顧所有人的勸阻,堅持要發動更大規模進攻,非要把場子找回來,現在徹底沒話說了。

“還有個令人難堪的消息……”莫洛托夫艱難地開了口,“經過談判,日方同意將打劫費降低到40%,不過是按船只數量計算比例,而且必須他們先挑,挑完後對剩余船只的安全進行保障。日方再次聲明沒有開戰意圖,讓我們不要誤判形勢,但他們也不怕打仗——現在關東軍不是諾門罕那時候,閑著也是閑著,大家不妨再較量較量。”

“混蛋!”怒不可遏的斯大林同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臉上青筋暴出,顯然憤怒到了極點,但又沒什麽辦法——軍國主義就是這德性,你打得過他一切都好說,打不過就不要怪人家說話辦事難聽。這40年來,日本多次對俄國開戰(1904日俄戰爭,1918西伯利亞戰爭,前幾年的張鼓峰、諾門罕),哪次不是連理由都懶得找?

“告訴美國朋友吧,聽聽他們的想法。”

莫洛托夫心領神會,這是斯大林在無可奈何下服軟了,但必須征得美國同意,畢竟物資是美國給的,船員也基本是美國人——上次扣押的俄國人倒是都被日方放回來了,可美國船員一個也沒放,全押入戰俘營當苦力去了。

其實莫洛托夫還有句話沒敢說,留任外相的谷正之對蘇聯大使趾高氣昂地表示:“由於貴國悍然入侵滿洲,我方決定保留報復權利,今天先提出警告,什麽時候動手就看貴方接下去的表現,下一次就不是小打小鬧弄些驅逐艦這麽簡單了。”

谷正之吹牛麽?當然不是,現在內閣文官們都很明白,自“討伐國賊”中海軍全員討逆、陸軍作壁上觀後,在軍事上陛下說話已不好使了,只要陸海軍四大佬一致通過的意見就必須執行下去。

大本營制定的報復計劃是出兵將整個北庫頁島都占下來——上面有非常難得的石油礦產,原本一年產油40-50萬噸。丟掉巴庫油田後,蘇方緊急進行了擴充,現在產油量能達80萬噸。對年石油消耗量大約700萬噸的日本來說(歷史是500萬噸,本書因日本擴張重型裝備並減少了在華燃油消耗,將其估算為700萬噸),吸引力非常大。對年消耗石油1000萬噸的蘇聯來說,意義也不小。本來馬上就要動手,石原莞爾表達了反對意見:“搶下來後蘇聯人派轟炸機炸毀油井怎麽辦?”眾人覺得目前尚無完全把握避免,再加海軍還有其他考慮,整件事只好暫時擱置。

“我決不答應這樣無恥、荒唐的做法,不管你們用什麽理由說服我!”代行總統職權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把參聯會遞交過來的建議函撕得粉碎,“只要我還在白宮一天,你們就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