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佛得角(5)

“轟隆”一聲巨響過後,1發356mm炮彈擊中了這艘艦齡已近30年的老艦。

如果讓差不多同期建造的伊勢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單挑,前者基本不是後者對手,雙方航速相近,噸位差不多,雖然伊勢號火炮數量比伊麗莎白女王級多一半(12門Vs8門),但後者畢竟是15英寸火炮,威力並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射程也更遠。

將伊勢號主炮挪到陸地上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沒有沉沒顧慮的岸防炮兵可肆無忌憚開火,只要鋼筋水泥炮塔能頂得住敵軍的艦炮攻擊,但對伊麗莎白女王級來說,情況就危險很多,2萬米左右發射過來的14英寸炮彈雖然不能奈何司令塔或炮塔,但對於其他部位的殺傷防禦起來就頗為棘手。

這發炮彈在1、2號炮塔中間位置炸響,擊穿了數層甲板一直穿入動力艙,20多名水手在爆炸中直接被奪去了性命,整條軍艦航速也因動力艙受損從24節掉到20節,還沒等伊麗莎白號緩過勁來,另一發炮彈在艦尾處爆炸,雖然沒穿入甲板,但爆炸沖擊波將有關設施和副炮炸成一片狼藉。

“長官,伊麗莎白號中彈了,似乎受傷還不小。”

“該死……”英格索爾上將焦急起來了,他沒想到佛得角的德軍這麽難纏。

“距離太遠,火炮威力不足於掀掉岸防工事的烏龜殼,只能進一步縮短距離,讓軍艦上刺刀。”特納無奈建議道,“要不學習日本人的辦法,讓伊麗莎白號沖灘。”

英格索爾上將大感愕然,下意識地說道:“只稍微受創,還不至於這樣吧?”

“那您得派更多軍艦冒險前進去壓制敵軍炮台有可能承受更大損失,從敵軍炮彈的水柱來判斷是14英寸口徑火炮,大概打不穿艦艇重點防禦的部位,但對其他地方而言並不保險。”

“這……”英格索爾想了一會,壓低聲音道,“讓伊麗莎白突進去擱淺原則上我沒意見,但英國人那邊怎麽交代?”

特納啞然失笑,大戰當頭,司令官居然還在考慮這種問題,不過他知道對方性格,便悄悄建議道:“全體突進,大家放開手腳打,看德國人會不會集火拼這艘已受傷的伊麗莎白號——反正他被意大利人炸過一次,我認為維修好後也沒那麽結實,如果再被命中重創,就怪不得我們了。”

特納的建議很詭:其他軍艦躲在後面,直接命令伊麗莎白號沖灘犧牲肯定政治不正確,但大家一起突前攻擊,你被德國人辦了就不能怪編隊指揮官。實際上,這批提供火力掩護的戰列艦中就屬伊麗莎白女王級艦齡最大,偏偏剛才還受了傷,硝煙彌漫,目標最為顯著,不打他打誰?一句話,大西洋艦隊中最適合送死的就是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

英格索爾點點頭,這幾門岸防炮是一定要幹掉的,他可以采取遠距離慢慢磨的辦法,但這樣時間太長,而且衣阿華級的406mm在2.5萬米距離上已嘗試過了,並不能摧毀敵炮台,要想摧毀對手只能冒險拉近距離打——一來命中度提高,二來炮彈會更具威力,敵人一共就6門14英寸火炮,只要豁出去打準備承受一些損失,他認為並不難辦。如果伊麗莎白號能在重創之前就幹掉岸防工事,他當然不會白白將其犧牲,但如果運氣不好,那就只能按特納的建議來了。

“拉近距離,2萬碼!”隨著英格索爾一聲令下,整支戰列艦編隊包括受傷的伊麗莎白號在內悉數向前挺近,“隆隆”聲不絕於耳。

13:17分,第一座德軍炮台被多發大口徑炮彈命中摧毀;8分鐘後,第二座炮台外圍的混凝土工事被摧毀後崩塌,卡住了艦炮,使其只能在固定方向進行射擊,威力大打折扣;54分鐘後,第三座炮台打光了全部炮彈而被迫撤離——這批356mm炮彈都是伊勢、日向號上留下來的,德國國內並不生產,單獨為此開一條生產線也屬浪費,日本承諾會盡可能輸送一批炮彈過來補充,沒想到炮彈還沒到,佛得角已遭到進攻。

伊麗莎白號自然是這過程中德軍集火攻擊的主要目標,幸運的是雖然又被擊中三次,但除被炸毀一座主炮外,其余損失不算太大,依然咬牙堅持到了最後,成功逃脫了擱淺充當固定炮台的命運。不過倒黴蛋還是有,加利福尼亞號在遊動攻擊中很不走遠地撞上了德軍昨天夜裏緊急布置的水雷,隨著一聲巨響,這艘已在珍珠港事件中沉沒過一次的老艦再也經受不起摧殘,船底直接被炸穿,大量海水瘋狂湧入,軍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緩緩下沉。

“該死!”英格索爾做夢也沒想到最後居然是加利福尼亞號中了招。

“看來加利福尼亞號確實不太走運。”特納無奈地嘆息,“棄艦吧,進水速度太快,擱淺都沒機會了,讓其他軍艦注意一點,說不定還有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