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英加航線(4)

“不是說敵人主力編隊在亞速爾附近逗留麽?”

“是的,陸航轟炸機還嘗試過進攻,不過失敗了。”前來報告的金上將同樣眉頭緊皺、迷惑不解,“有一點電報說得很確定的,進攻我們的是一艘航空母艦,而且是從未見過的型號,最奇怪的是還有巨大的外飄。”

“可搞到具體情報麽?”

“稍微有一點,法國方面的秘密消息稱是德方利用法國戰列艦改造的,不是敦刻爾克號就是讓巴爾號,專家們估計敦刻爾克號可能性更大一些,這可不是個好消息……”前兩天勇敢號航空母艦(埃塞克斯級)剛剛服役,目前皇家海軍官兵還在進行最後的海試,金上將本期望能對軸心艦隊主力形成進一步優勢,沒想到德國人新服役一艘航母,現在雙方航母比從6:4變成7:5,戰列艦比例從8:5變成8:6,彼此差距反而在縮小。

“還有其他可出動的航母麽?”

“下月上旬還有大黃蜂號和黃蜂號(埃塞克斯級)服役,不過他們都預定投入給太平洋方面,還要完成必要的海試,真正具備戰鬥力要到12月初。”

金上將有一點沒有明說,這兩艘軍艦的艦載機飛行員還沒完全落實好,除不到三分之一的熟練官兵可由原有太平洋艦隊的飛行員中選調外,其余兵力都要從國內選派,但國內目前除承擔訓練任務的飛行員外,其余都抽調去了主力艦隊或護航航母,光遠征南美的聯合要素行動就占用了1200名飛行員(組),海軍部原本的安排挺好——打算等他們成熟一點就從護航航母上抽調回艦隊航母。現在來了這麽一出,不但一下子丟了4艘護航航母的飛行員,還意味著主力艦隊一旦與德軍展開廝殺,飛行員損耗就更大。

美國確實還有上千獲得合格起降證書的艦載機飛行員,可金上將太知道這批菜鳥是什麽成色了,不正兒八經執行幾次任務、用“自然淘汰法”篩選掉一部分根本就沒法用,去了也是給人送菜。現在美國在飛行員培養上引入了美國最引以為豪的流水線培養法:成批完成訓練的菜鳥先到真正的近海航母上進行適應性上艦,讓他們明白海上起降與內河明輪起降的差異;通過後去執行低烈度護航,比如從東海岸運送物資去加勒比海地區,成熟後再從事高烈度護航行動,比如執行英加航線護航任務;然後加入護航航母從事作戰輔助,最後才是正式加入艦隊航母參與一線作戰。

大綱要求每個關口淘汰率應該不低於25%,這樣通過五關後,一個拿到合格證書的飛行員正式加入艦隊航母作戰服役的幾率大概將近25%——大約每1000名飛行員可為兩艘埃塞克斯級航母配備足夠的人員,而且還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想法確實很不錯,奈何損失實在驚人,很多飛行員不到最後關口便被淘汰了——比如NG215艦隊這就一下子損失了150人(組)飛行員,要湊足更多人數只能降低對前一档的資質要求,最後是多米諾骨牌的遞推效應。

要解決困難還有個辦法就是將這兩艘航母再送一艘給英國人,英國再湊一艘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沒什麽問題,可這兩艘航母預定是給尼米茨的,金上將不到萬不得已不想給英國人,那意味著尼米茨至少要等到明年1月那才拿到另外一艘富蘭克林號——這對太平洋戰局將十分不利。

“英加航線不能斷絕,馬上就要進入冬季,空運會遇到較多困難,大不列顛經受不起太長折磨。”羅斯福憂心忡忡,“我們推遲亞速爾戰役的發起已讓丘吉爾難以招架,如果再在物資輸送上食言,只怕他真的難以維系,你不希望讓我們的士兵去介入英國國內政治吧?”

“介入”其實就是“協助政變”的意思,金上將當然懂,而且他強烈反對這麽幹,他巴不得甩掉這個大包袱,如果再幫助丘胖子搞政變,那美國就徹底和大不列顛脫不了幹系了。

“那只能讓英格索爾上將找準機會與德國人打一仗,可這樣勝負難料。”

羅斯福道:“如果主力艦隊能拖住對方,只讓護航編隊去進攻福克蘭群島,你認為有多少把握……”

“70%以上,不過我們得準備承受兩萬傷亡和損失至少500架飛機的代價。”美軍此時還不知道德軍第二批增援部隊抵達,依然是按2個陸戰旅、150-200架左右的飛機來衡量馬島守衛力量,兩個陸戰旅總兵力將近1.6萬,塔拉瓦、百慕大兩次奪島戰役的教訓才剛剛過去,美國知道自己在打陸戰方面一點優勢也沒有,所以很心虛地提了2萬傷亡的標準,這指標比起前後兩次戰役其實大大進步了,但也夠參聯會大佬們跳腳:打個海外島嶼就損失2萬,如果將來在歐洲大陸登陸,面對500萬精銳德軍,美軍打算死多少?500萬?1000萬?所有人一想到這個可怕前景就憂心忡忡,無非誰也不點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