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曙光(8)

英美飛機在暮色中的進攻以慘淡收場而告終,將近150架飛機一共被德意飛機和防空火力擊落60余架,只有呂佐夫號不太走運被命中了一枚250磅重的炸彈,其余幾艘軍艦則中了一些近失彈,火力最猛的刺猬級被敵軍認定屬於戰列艦的炮火而予以更多關注,特別是重型轟炸機對著下面火光就投彈,壓根沒想到下面有裝著移動防空塔的驅逐艦,被采用近炸引信的128mm高射炮擊落了6架,而驅逐艦自身除被機槍子彈掃射一通外,其余毫發無損。

英美飛機真正想要對付的重要目標——戰列艦部隊和航母要麽此時已加速向百慕大群島沖刺,要麽遠遠避開,根本就未受波及。

7:09分,完成空襲的英美機群開始返航,在遠處高空一直盤旋等待的德軍攻擊機群立即尾隨而上,但飛了100多公裏後就發現不對,敵軍飛行方位明顯偏離百慕大方向,看勢頭似乎是對準東海岸而去,明顯就是在誤導。

飛行指揮官匯報的消息迅速傳入齊柏林號,小澤略微有些緊張,不過馬沙爾和克蘭克顯得非常放松:“別擔心,Ar-352和經特殊改造的水偵會找到他們。”

兩人之所以這麽有底氣,是因為Ar-352和部分經改造的水偵擁有德軍開發的、新的導航與定位系統,簡稱T系統。這是在德軍傳統的彎腿導航系統(包括其後續改進)基礎上升級而來,同時還借鑒了英美當初在戰略空襲中使用的雙曲線定位法並結合德軍自身導航經驗上形成的新系統,主要原理還是利用多束無線電波進行交叉定位,只不過當初各國是利用地面雷達站的無線電信號給飛機提供定位,現在德國可在海上使用移動的艦載雷達進行定位輔助。

移動過程的定位方法與固定無線電站的辦法一樣,主要困難在於因為自身位置變化而形成的大數據量計算,以前肯定是完不成這樣的系統,因為不等舊數據量處理完畢,新的數據量又湧進來了,根本無法及時引導。但現在他們的相關計算過程在楚澤先生發明的Z4計算機系統輔助下,效率成倍提升,每隔3分鐘就處理完一組數據——這個時間相當於艦艇的移動速度還是可接受的。

目前炮擊編隊和機動部隊已形成了明顯的位置角,兩者間的相對位置是已知的,兩者在地圖上位置也是已知的,機載的T系統接收器只要順著他們發出的雷達波利用三角函數就可構建起目標方位,確認自己位於何處從而修正航向。同時機載的T系統接收器還可以探測到英美使用的雷達波,現在百慕大方面守軍唯恐德軍連夜進攻,老早就把雷達掃描範圍開到最大程度,有這束雷達波加入後,T系統使用的參數就更加豐富,能將機群引導到距離目標位置附近,範圍不超過50公裏的地方。

至於最後50公裏情況就好辦了,哪怕敵軍進行燈火管制也有辦法探測出來,因為Ar-352(彩雲改)上已安裝了機載雷達,對海探測距離超過80公裏,誤差不超過5公裏,最後5公裏左右的誤差經特殊培訓的飛行員用肉眼就能完成修正。因此,龐大的攻擊機群在8:15時準確無誤地找到了百慕大群島所在地。英國雷達站當即拉響了防空警報,然而這一切沒什麽用,島上根本就沒有夜戰飛機,僅有的那些戰鬥機也跟隨攻擊機群去執行暮色攻擊,現在根本沒有飛機可攔截德軍。

德意艦載機飛行員在掠海尋找目標的能力上遜色於他們的日本同行,但憑借裝備優勢彌補了這個缺點。在從日本引入磁控管後,更由於霍夫曼的重視與高度投入,德國包括雷達在內的電子工業水平有了較大進步,整體近乎完全縮小了與英美間的差距,在個別領域甚至還有超出,這才讓夜間奔襲島嶼目標變為可能。

接下去的進攻基本就進入了套路流程,引導機先行開路,無視下面的防空火力,用照明彈為後續機群打開通道,然後就是教科書式的轟炸動作,只不過德軍這次玩出了新花樣,伴隨著高爆炸彈下來的還有蝴蝶彈——以前專屬於德國空軍對英轟炸時使用,隨著空軍人員成批轉入海軍,該習慣也被帶入海軍。這種代號SD-2,形狀酷似蝴蝶的小型爆炸物相當詭異,擁有五種不同的引信,包括沖擊引信、空氣爆炸引信、延遲引信及反操作引信等,其目標不在於破壞混凝土工事,而在於伴隨殺傷準備救援的敵人軍民,阻撓對機場修復。

如果有專業工兵排查,蝴蝶彈的影響相對容易消弭,但至少也會牽制對手的人員和精力,既然準備24小時內拿下這個島,那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予以遲滯,多拖延一小時都是好的。40分鐘空襲之後,百慕大群島籠罩在一片火光沖天之中。

當百慕大上戰火正酣時,參聯會高層和羅斯福的心腹人馬正在醫院裏探望每況愈下的總統。由於戰事一直持續不利,羅斯福郁郁寡歡,雖然以強烈的毅力處理著繁重的日常工作,但他的身體顯然是每況愈下,醫生出面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在醫院裏呆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一開始只是上午進去下午出來,後來是傍晚進去,第二天早上出來,後來開始拋開工作住院,從1天2天向5天、1周發展。醫生對他的病情束手無策,盡管用上了最好的藥,請了最優秀的專家會診,但結果都很不理想。甚至有個別醫生認為總統的生命周期可能不會超過3年,對他現在還承擔繁重的工作表示極其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