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野望(11)

經大角人事,艦隊派徹底壓倒了條約派,只是時代在不斷進步,政治力量永遠跟不上時代步伐。條約派率先轉型成為航空派並團結在米內光政、山本五十六麾下,艦隊派依然頑固地堅持巨艦大炮思想,這才有了大和與武藏,但沒想到航空派在珍珠港戰役中用新戰術展示了威風,又在中途島戰役鎩羽而歸,兩次戰役中視為國寶的戰列艦基本沒派上用場,用實地結果狠狠打了艦隊派的耳光。

最後萬萬沒想到的是,堀悌吉這個大角人事中已被放逐,只差踏上一只腳讓其永世不得翻身的家夥居然再度奮起,在山本五十六的保舉下不但從預備役一躍而成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還戰果累累,打出了日本第一名將的名聲,光打贏還不算,還帶著聯合艦隊和軍令部頂著幹——從來只有聯合艦隊和海軍省頂著幹,沒聽說和娘家人軍令部頂著幹的,一邊頂一邊贏,把軍令部鬧得灰頭土臉。

更讓伏見宮博恭王惱火的是,外界最近傳言日盛,謂堀悌吉才是東鄉元帥看好的日本戰時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如果沒大角人事這一出,他早就當上了聯合艦隊司令(堀悌吉和山本同期畢業,但排位比山本高),“假如當初就是堀悌吉指揮聯合艦隊,說不定就沒有中途島戰役的大失敗,日本形勢現在更要好得多,別說印度,說不定連澳新都吃下來了!你看,是軍神總會閃光!”

這當然是謠言,東鄉元帥自己就是艦隊派,怎麽可能看上條約派的堀悌吉?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堀悌吉是日本軍神,山本五十六保舉堀悌吉有功,有識人之明,可見當初打倒堀悌吉是打倒錯了,誰該為此負責呢?——打大角岑生這只死老虎顯然沒什麽意思,況且幕後真兇也不是大角,而是當初主持放逐條約派的伏見宮博恭王。

在伏見宮的潛意識裏,堀悌吉對其不理不睬的根本原因不是具體策略或意見,而是無時無刻不在等待時機,希望報大角人事的一箭之仇的緣故,這才是他千方百計要削弱、詆毀甚至罷免堀悌吉的原因所在。除這個深層次的政治原因,軍令也好、艦隊派與航空派的分歧也好、指揮獨斷也好,都只是表象——難道艦隊派就不能大造航母?笑話!

現在松田千秋一口一個對美七成,話裏話外無不在嘲笑當初艦隊派的短視與偏見,資歷淺的軍官聽不出來,像井上成美、草鹿任一這層次的資深軍官怎麽會不懂?看到航空派的人物在暗暗偷笑,被掀了老底的伏見宮博恭王如何不惱羞成怒?

但到他這個層面,已不可能親自下場去反駁、對罵,山本、堀悌吉自己都還沒說話呢,他要是自己下場馬上就落了下風,但松田千秋說得又滴水不漏,同樣能言善辯的福留繁短時間內居然找不出反駁的話,被說得啞口無言。於是伏見宮朝一直沒怎麽開口的古賀峰一努努嘴,意思讓他站起來說話,也好借古賀峰一的大將地位壓一壓場面。

古賀峰一實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就這些問題根本不想表態,更不想在這樣的公開場合表態。他是領教過山本五十六把豐田副武趕去預備役的威風的,同樣是大將,他這個辦公室大將和山本、堀悌吉這種炮火裏打出來的大將怎麽能相提並論?更何況當初是海軍大臣和軍令部總長打擂台,現在還多了一個元帥海軍大將,對一個只想安安穩穩把任期混過去的官僚來說,當然是萬不得已時絕不選擇開口,最好就是明哲保身、兩不得罪。可伏見宮也不是好伺候的主,都暗示得這麽明白,他不站起來說幾句也不行。

於是他只好硬著頭皮反駁道:“雖然英美海軍目前戰列艦實力只有這樣一些,但據我所知德意目前也沒有新戰列艦建造計劃,我們如果再不建造,萬一英美今後2年服役大量新戰列艦怎麽辦?他們造艦能力可遠遠強於我們。”

這點不算亂放炮,雖然軸心沒得到確切情報,但美國實質上安排了不小的造艦計劃:衣阿華後續2艦,第一批蒙大拿4艘都在陸續興建,按計劃到1944年年底前蒙大拿級(8艘)要全部開工,他只是從常理來推斷英美下一步必有動作。

“次長大人說得很有道理,英美造船能力強於我們,今後兩年肯定有新軍艦服役,但正因為這樣,所以更不能建造戰列艦。”松田千秋巧妙地回答道,“諸位隨便一想就知道了,我們建造大和、武藏花了4年以上時間,如要建造更大、更復雜的改大和級,即便按戰時速度且不考慮物資、人員等瓶頸,至少也要4年——換而言之,哪怕明天開始鋪設龍骨,也要4年後才能投入使用,根本緩不濟急。”

“那你說怎麽辦?”

“所以要加大雲龍級的建造數量,加快建造速度,4年出大和改很困難,2年出雲龍改卻很容易,如果英美2年內每多出一艘戰列艦我們能同步多一艘雲龍改,諸位以為誰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