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第三次打擊(2)

雖然元首貼身衛隊指揮官根舍少校對霍夫曼隨意要求停車表示憂慮,擔心遭遇俄國遊擊隊襲擊,但霍夫曼並不以為然——在他身邊保護的都是最精銳的警衛旗隊官兵,裝甲列車上不僅有火炮甚至還有幾輛虎式坦克伴行,別說規模只有幾十、上百人的遊擊隊,就是來1-2個紅軍師也有辦法對付。

列車挺穩後,他和施佩爾等人下了車,他原來只不過想隨意了解一下糧食產量和烏克蘭民眾生活的情形,但意外變故還是突然發生了,一個駕駛拖拉機正在收割的年輕烏克蘭小夥子注意到停下來的列車,更關注到這群從車上下來的大人物,看到霍夫曼後他先是一愣,然後扯開嗓子吼道:“啊!元首!是德國元首來了!”

這一聲叫喊引來了更多烏克蘭人,他們紛紛問道:“在哪?在哪?”

“諾,那不是麽?”順著他指的方向,一堆人向著霍夫曼所在地湧來。這下可把根舍等人嚇得夠嗆,他一邊讓衛隊架起機槍警戒,一邊想直接把霍夫曼拖上車跑路,不過霍夫曼很快制止了他的盲動,他看出這群烏克蘭人對他充滿了好奇和崇敬,但沒攻擊或敵視的眼神。

最早喊出聲音的小夥子很快被帶到了面前,他站得筆筆直直,畢恭畢敬地行了舉手禮。

霍夫曼樂了:“小夥子叫什麽名字?你是國社黨員?”

“我叫亞托夫·舍甫琴科,我還不是黨員,但我在電影裏看過他們對您行禮。”

“電影?”施佩爾有些奇怪,“什麽電影。”

舍甫琴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皮:“在戰俘營,看守給我們看過電影,介紹德國情況,裏面有元首檢閱部隊的鏡頭。說句實話,電影裏比較模糊,我不敢確定是不是您,不過我家裏有您的肖像,您長得和肖像一模一樣……”

霍夫曼被這句“您長得和肖像一模一樣”的話給逗樂了:“你可真幽默。”

對方急了,以為霍夫曼不信,連忙說:“真的!我是說真的。我們很多人家裏都掛著元首肖像畫,是去教堂做彌撒後請回去的,神父說元首是好人,他給了我們田地,給了我們自由,哦,還給了我們柴油……”

“是啊,神父們都說元首一定是聖徒……”

聖徒什麽的說法讓霍夫曼和周圍一圈人有些尷尬,嚴格說起來國社黨對宗教不太感冒,與教廷的關系和國內教會的關系也很一般,而且德國是以新教為主的國家,新教基本不太扯聖徒的事。但在天主教和東正教體系中聖徒卻是了不得的人物,雖然布爾什維克搞社會主義革命很多年,但在烏克蘭鄉下,有關宗教信仰依然有很大市場。

烏克蘭當局順應這種形勢解開了宗教封禁,霍夫曼對此態度比較溫和,同意烏克蘭新政府的舉措,甚至表示可發還一部分教產以緩和局面,他萬萬沒想到東正教教會會宣揚他是“聖徒”——這真是好大的諷刺。

他繞開這個話題轉而問道:“戰俘營很快出來了?看你開拖拉機的架勢,是坦克手?”

“我是坦克駕駛員,我哥哥也在部隊,他是中尉。”舍甫琴科有些不好意思,“雖然上頭讓我留下來效力,但因為政府分了土地,我父親身體不好,我們也還沒結婚,最後商量後決定我留下來種地,順便幫我把哥哥的那塊也種掉——他是軍官,分的土地比我們都多,沒人照看可不行。”

旁邊有人起哄:“舍甫琴科,你們哥倆就缺個老婆了……”

眾人一陣大笑。

霍夫曼點點頭:“看現在這樣子,似乎今年收成不錯。”

“確實很好,老天也幫忙,不過……”舍甫琴科有些欲言又止。

施佩爾問道:“有什麽問題嗎?”

“政府貼了告示,說這幾年要收30%的農業稅,這是真的麽?”

霍夫曼沒直接回答,反問道:“這稅率你們覺得高?”

“不高,不算高,關鍵是30%夠了麽?”

“舍甫琴科,你懂政策,你說說看,30%的稅有問題麽?”

“問題沒有,政府貼了告示,說的很明白:戰爭期間30%的稅,戰爭結束後20%,10%是額外的戰爭附加稅。不過其實10%的附加是不到的,因為今年政府提供了柴油和拖拉機幫忙,一旦戰爭結束,稅率下降後這些就要村民自己想辦法組織了。”舍甫琴科有些遲疑地說道,“白紙黑字的告示我們都明白,我們擔心……”

“你們還想少一點?”霍夫曼敏銳地問道。實際上這稅率是烏克蘭與德國方面共同商議的結果,作為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稅是烏克蘭的大頭,30%的實物稅除維持烏克蘭政府必要的城市居民和國防軍糧食需求外,大部分已預定給了德國方面,當然也不是完全無償取得:一方面德國對烏克蘭有解放之功,現在又幫助烏克蘭提供駐軍保護,這“感謝費”總還是要出的,名目就是以實物結算的軍費;另一方面,烏克蘭國防軍重建過程中德軍提供了大量的裝備武器和後勤物資,這些都要算錢,德國允許烏克蘭政府慢慢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