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夏日驚雷(10)

一直以來,艦載戰鬥機使用的都是Bf-219A,而陸基在一段時期後使用的主要是Bf-219B,A型與B型間的差異除艦載起降設備外,還在於B型裝有MW-50系統(水/甲醇噴射液),重量比艦載機略重、最大速度也略快一些。

艦載機曾試驗過裝備B型,但B型再加裝起降設備後如果不“嗑藥”,則性能不如A型,如果嗑藥,則發動機壽命會縮短較多,對於無法在海上作戰中更換備用發動機的航母編隊來說,這不但等於白白廢掉一架飛機,還可能給飛行員帶來危險——誰知道發動機什麽時候出問題。陸地出問題還能挽救,海上跳傘明顯就是九死一生,因此最後還是選擇了A型。

在A、B型改進後,隨著堀越二郎及團隊的到來,號稱“補丁之王”的梅塞施密特公司進一步開發C型,希望能進一步延長Bf-219的生命周期,撐到該公司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烈風改)順利成型,以便捍衛該公司戰鬥機市場絕對王者的地位——Me-262被確定為主力戰鬥機後,生產量已開始直線上升。

日方團隊主要是由總設計師堀越二郎、構造計算專家曾根、武器儀表專家昌中和起落架專家加藤定彥四人組成,在他身後則是MRM設計局3國40多名專業設計師和技術專家,用堀越二郎的話來說:凡是能想到的專家這裏都有,而且是世界一流的。

面對德國方面前期改動的結果,堀越二郎本人也表示吃驚,他根本沒料到會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仿佛給了零戰新生一樣。其中最有趣的是曾根,他當初負責為減輕重量進行周密計算,現在又不但將減去的重量重新加回來,還絞盡腦汁計算該如何在不影響飛行狀態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結構。

C型改進相對較大,主要包括:

一是換裝新發動機。BMW公司在徹底吃透榮發動機技術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精湛的制造工藝,通過將氣缸體直徑鏜大3mm,進一步壓榨極限,實現總排氣量提升,比原有發動機功率提高45匹馬力,重量幾乎不變,以這45匹為基礎,後續性能改觀不少。

二是開發了折疊機翼戰術。在Bf-109T身上梅塞施密特公司就開發過折疊機翼,原版零戰因結構強度不夠,一直無法折疊,C型在A型已加強過的基礎上再次對機翼部分進行結構加強,單側機翼可向上內折疊約1.6米,節約了大量停機空間。

三是重構火力。為抵消折疊並加強結構後的分量增加,堀越二郎大膽地提出了取消了2門13mm航空機槍的建議,然後將2門20mm/MG151航炮從翼尖移動到翼根位置,單門備彈從150發增加到220發——單位時間火力投射減少,但火力持續性加強。

改進後的Bf-219C總重量增加27公斤,最大飛行速度從619公裏/小時提高到631公裏/小時,其余飛行性能基本不變。

使用折疊機翼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戰鬥機容納水平一口氣增加了25%,本來攜帶30架戰鬥機的機庫位置馬上可擺放38架飛機,這對一切空間都要斤斤計較並利用到極致的航母來說,顯然意義極為重大。

小澤把堀越二郎拉到一邊,用日語悄聲問他:“這麽幹火力沒問題?”

“沒問題,和MG151比起來,我們的99銃簡直就是垃圾,彈藥威力只有德國人一半,而且您要知道國內的零戰20mm備彈量只有60發,主要是依靠機槍,現在MG151依然保留,而且彈藥還有所增加,不會影響飛行員的使用。”

看他自信滿滿的樣子小澤便放心了,便問起烈風改的後續進度,並期待早日能看見。

“還需要一些時間。”堀越二郎承認當初在國內耽誤了,憤憤不已地說,“要是我早來3個月,情況就不是這樣……可那些官僚您是知道的。”小澤對此也只有嘆息。

經過深入討論,並聽取飛行員試飛意見後,眾人一致認為火力調整後的C型對以精英為主的海航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折疊翼的好處實在太大,C型應該是短期內艦載機的使用方向,長期來看要等待下一代主力艦載機。馬沙爾和小澤考慮再三,處於穩妥起見,沒選擇全部換裝,只換裝其中一半。

隨後,艦隊高層一行又在軍備部的陪同下去亨克爾公司,他們對He-218的升級則步子更大一些,推出了He-218D。

該型號的發動機從DB601E換成DB605B(605是601系列升級版),安裝有一級兩速機械增壓器(主要照顧中低空性能)並具備穩定量產能力,功率達到1575匹馬力,足足比原先使用的601E發動機增加了125匹馬力,但發動機大小、直徑、體積與DB601E基本相仿,重量只增加了50多公斤。亨克爾公司經多次風洞試驗,精確調整了整架飛機的重心分布,並適當對機體、尾翼進行了一些拉長以保持平衡,油箱容積也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