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城堡余威(中)

“這真是奇怪的戰爭,到底誰是中國的敵人,誰是中國的朋友?”

“中國?總統閣下,您不如問,誰是蔣的敵人和朋友,誰是毛的敵人和朋友,或許再加一個,誰是汪的敵人和朋友?”赫爾兩手一攤,“中國人自己都稀裏糊塗,我們又怎麽看得清呢?”

“結合日本從德國獲得大批陸軍裝備和從中國收縮的情報,我們推測聯合艦隊回本土後馬上就要對印度用兵,快的話應該在9-10月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金上將不想再討論中國這筆糊塗賬,轉而說道,“從南非派出的潛艇觀察到其中一支運輸船隊,試圖攻擊,但日本人防禦很嚴密,不但沒能得手反而還被飛機擊沉了。”

“能攔住或重創他們麽?”馬歇爾問道。

“可能性很小,除非日本艦隊主力不和運輸艦隊一起走。”金上將解釋道,“我反對太平洋艦隊現在和聯合艦隊大戰,打贏了不過維持平衡,打輸了怎麽辦?遠東全完蛋了。”

大家都嘆氣,聯合艦隊一回遠東,給太平洋艦隊的壓力實在太大。

“大英帝國有保衛印度的決心和勇氣麽?”史汀生問道。

“決心也有,勇氣也有,唯獨沒有實力。”馬歇爾嘲諷道,“我們成功地向南非轉移了1個軍,英國人卻沒能往印度增加一個士兵,那兒只有中東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和土著軍隊,對了,在緬甸還有一些英國軍隊。”

羅斯福問道:“他們不會做夢這些軍隊能打贏日本人吧?”

“您說對了!他們第一不相信日本人會來進攻;第二認為日本軍不足慮,他們在緬甸方向與日本交手過幾次,認為敵人不過如此。”

“混蛋!”羅斯福怒不可遏地罵出了聲,“什麽叫不過如此?是誰在東南亞和新加坡敗得一敗塗地,逼不得已向日本人投降的?是誰在緬甸被包圍,眼淚汪汪求著中國人派兵支援他們的?是誰一口氣逃進印度的?這還叫不過如此?”

所有人都搖頭,現在他們開始同情起中國來了:站在蔣的立場上,如果是英國這樣的盟友,他們也懶得去武裝保衛印度。

史汀生有些奇怪:“他們抽不出兵力麽?英倫三島至少還有300萬軍隊,其中不少打過仗,有作戰經驗!德國現在主力都在東線,不列顛人不肯反攻歐洲大陸也就算了,怎麽連保衛印度都沒熱情?這可是大英帝國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啊!”

“可他們並沒有船。”馬歇爾聳聳肩,“所有增援都必須繞過好望角才能去印度,他們一直希望我們能派兵去支援印度……”

金上將和史汀生居然異口同聲地說:“這一定是瘋了!”

“這不行,必須讓他們把兵派過去,哪怕用我們的船。”羅斯福轉念一想後道,“讓英國人把有作戰經驗的官兵給我們,我來武裝他們,送他們去印度和南非參戰,大英帝國不能什麽事也不做就安靜地躲在旁邊看熱鬧——這是世界大戰!”

“這樣挺好,我看完全可以。”金上將馬上說,“最近我們通過返航貨輪運送了不少離開英倫的熟練工人,總數將近1萬戶,再加把勁到今年入秋就能完成全部運輸任務,運送沒有武器的徒手兵比運送平民更方便——他們容易指揮!”

馬歇爾點點頭:“完全應該,保衛印度和南非已超越了合眾國的任務,我們不能再用巨大的傷亡去讓民眾戳我們的脊梁骨,英國人必須付出犧牲,這是他們想要保持大國地位的代價。”

史汀生接著問:“有一點我表示奇怪,為什麽你們如此眾口一致地肯定日本會去進攻印度?難道不應該是進攻澳洲麽?”

“進攻澳洲也有可能。”金上將笑道,“澳洲兵力相對比較充裕,陸戰隊一直在增兵,陸軍前次也派遣了2個師過去,現在澳新一線部隊實力不弱,澳新本國軍隊也很強——這從北非和肯尼亞之戰就可以看出來。我倒希望日本能去進攻澳大利亞,那樣他們一定會碰得滿頭包。日本人如果還有起碼的理智就不會來,當然也不排除他們要反攻那幾個島嶼,麥克阿瑟將軍已加強了防禦,尼米茲將軍的艦隊也做好了有關準備。唯一讓我擔心的是艦隊實力有點弱。”

“既然明確日本不會參與進攻南非,我看可以調一艘獨立級輕型航母給太平洋艦隊,另外再加派一批驅逐艦和輕巡洋艦走合恩角去遠東,順便去阿根廷停靠一次。”

“阿根廷?”金上將莫名其妙,總統要求去阿根廷幹什麽?

赫爾解釋道:“他們那裏最近發生了政變,上台的統治者民粹主義口號喊得震天響,據說還和德國人眉來眼去,派艦隊過去威懾一下,讓他們清醒一點誰才是老大。”

“那派個小艦隊夠了,反正從合恩角走也要路過阿根廷,不耽誤事。”金上將對此非常樂觀,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