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城堡(28)

由於消息封鎖得很嚴密,朱可夫本人並不知道布良斯克方面軍投誠的消息,他的全部注意力在於西北戰線的進攻和中央戰線的維持,根本無暇分心他顧。

基希納對圖拉、梁贊一線的進攻還有力地牽制了紅軍對維亞濟馬一線的進攻,迫使這個代號為“小火星”的反攻計劃推進得很不順利,小火星戰役的參戰部隊雖然包括西北、西兩個方面軍,但因為南翼兵力牽制和組建莫斯科方面軍抽調了大量兵力,實際投入作戰的總兵力不到80萬,火炮超過10000門,坦克1300多輛。

梅列茨科夫高度重視第9集團軍的戰鬥力,無論兵力還是技術兵器都調集了超過舍爾納所部的一倍以上的力量,但在具體戰役執行過程中,一線部隊指揮官仍然低估了德軍防守的堅韌和反擊能力——第9集團軍據守維亞濟馬一線已超過一年,不但對這塊戰場了如指掌,而且擁有非常完善的防禦體系。

山地步兵出身的舍爾納依托地形構築縱深防禦,將城鎮、鄉村修建成要塞據點支撐防線,精確部署了交叉火力網殺傷突破敵軍。同時他還針對維亞濟馬一線有大批沼澤、進攻通道狹窄的特點,放棄主動出擊,專心將各種反坦克火力埋伏起來打反擊,有一輛突擊者坦克殲擊車在一天之內摧毀了23輛T-34並最終全身而退,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在戰役開始後,舍爾納不但額外得到2個航空聯隊的支援,總參謀部還源源不斷將後續兵力調遣給他。除一開始的第2裝甲師外,又將第3裝甲集團軍中的第10裝甲師及幾個預備隊步兵師交給了舍爾納,讓第9集團軍的兵力始終保持在30萬上下。更重要的是,德軍牢牢掌握了戰場上空的制空權。等到坦波夫包圍圈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時,勞斯的第3裝甲集團軍全部主力都開始向維亞濟馬方向轉移。

紅軍西北集團軍的第39集團軍在西北部發動牽制性進攻,突入德軍防線10公裏以後便停滯不前。維亞濟馬東側,隸屬西方面軍的第20、31集團軍總共20萬官兵,在500輛坦克的支持下發動正面強攻,經過3天激戰,第31集團軍無法撼動德軍第102步兵師扼守的防線,裹足不前。第20集團軍的第一攻擊波突破了德軍前沿防線,由第6坦克軍和第2近衛騎兵軍組成的第二攻擊波立刻向縱深挺進,準備切斷德軍的生命線——勒熱夫-維亞濟馬鐵路。

但這些費盡千辛萬苦突破的紅軍一路遇到星羅棋布的德軍據點,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火力阻截,暴露在交叉火力下的部隊傷亡慘重。德軍第2裝甲師和第78步兵師沿鐵路南北對進,發動淩厲反擊,切斷了突破敵軍的後路。6月10日晚,突破紅軍不得不放棄原計劃向東突圍,經苦戰返回本方防線——激戰7天後,該集團軍傷亡3萬余人,損失200輛坦克,無力再戰。

西北方面軍部署在東北方的第41集團軍打得略好一些,第1機械化軍沖開一個寬達20公裏的缺口,突入德軍防線40公裏,連同第22集團軍第3機械化軍沖開一個寬8公裏、深15公裏的缺口。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沖破缺口的德軍防線彈性十足,舍爾納不斷指揮部隊向後彎曲,卻保持防線不斷裂。德軍第246步兵師雖然身陷重圍,卻依托堅固工事沉著應戰,吸引了蘇軍大量預備兵力。突破進來的蘇軍第1、3機械化軍遭到德軍第10裝甲師猛擊,舉步維艱。

到6月14日,也就是布良斯克方面軍投誠的前一天,蘇軍在維亞濟馬東、北、南三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均因德軍頑強的縱深防守而顯露疲態,不得不轉攻為守。眼看蘇軍攻勢成了強弩之末,舍爾納立刻抓住機會翻盤。15日,已秘密調遣到位的第3裝甲集團軍主力在勞斯的率領下反擊突破最深的紅軍第41集團軍,以2個裝甲師、1個裝甲擲彈兵師、4個步兵師共計12萬余人的強大兵力向蘇軍據守的突出部兩側發動鉗形攻勢。次日就打穿紅軍突入部結合位置,實現兩路會師,6萬蘇軍被包圍。

朱可夫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面對各條戰線傳來的壞消息,神情極為堅韌,孤注一擲命令梅列茨科夫將西方面軍最後能動用的2個集團軍投入進攻,企圖反包圍突入的勞斯所部,救援被圍紅軍。紅軍第5、6坦克軍2萬官兵和350輛坦克,在寬僅4公裏的正面猛攻德軍的堅固防線。

勞斯用虎式重裝甲營和坦克殲擊營頂在一線,讓裝甲營從側面發動攻擊,關鍵高地幾度易手,戰場上到處都是燃燒的坦克和被毀的火炮,蘇軍坦克部隊甚至七八輛坦克一起湧出,冒死接近德軍坦克,最近時離虎式防線只有100多米,前仆後繼的波次沖鋒如同海浪沖擊礁石,但在德軍堅固防線和88mm火炮的精準炮火前撞得粉碎。到當天傍晚,紅軍已損失坦克140多輛,官兵傷亡數萬,攻擊集群失去戰鬥力,4個近衛坦克旅旅長2個陣亡、1個重傷、1個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