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新戰場(3)

看著手下人信心不足,霍夫曼拼命給他們打氣:“你們不要被美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嚇倒,美國在那裏的影響力更多是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唯獨軍事影響力最差,越往南軍事存在越少,英國人在馬爾維納斯島上的防禦力量少得可憐——只有馬達加斯加一個零頭。從西班牙出發到馬島比從美國出發到那裏遠不了多少。巴西雖然號稱南美第一強國,但軍事實力很不充足,常備陸軍只有10萬,後備陸軍30萬,即便美國人援助了一堆軍火,充其量也就只有微弱優勢。”

“這點軍事實力如果放在歐洲,羅馬尼亞或者匈牙利人都能輕松解決他們。我們要全面占領南美當然不太現實,但打敗巴西陸軍卻輕而易舉——5個師就夠推平他們。不過我不會派這麽多部隊,弄1個最多2個陸戰旅去馬島和阿根廷,再派出飛機和教官團,等把阿根廷武裝起來就足夠壓倒巴西人那點可憐的軍事力量。”

這一點眾人都沒異議:即便巴西人口比阿根廷多,但巴西族裔很復雜,裏面有大量的日本裔、德裔,遠不如阿根廷純粹——93%都是白人,而且十分親歐洲,特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與阿根廷都有密切聯系,因此巴西這點人口優勢很容易抵消。相反,多族裔的巴西一旦遭遇重擊,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馬爾維納斯群島目前被英國占領,我們將奪下來並歸於阿根廷,不過戰時要成為我們的軍事基地。那地方和平時期戰略意義不大,阿根廷人卻看得很重,承認他們對馬島擁有主權是鞏固兩國關系的基石,阿根廷人會死心塌地地跟我們走。如果有這樣一個基地,再加阿根廷人的協助,足夠將南美洲攪得天翻地覆。”霍夫曼笑道,“我們的教官水平和美國的教官水平絕不是一個档次的,被我們武裝起來的阿根廷人能輕松對付巴西人,除非美國人派大量陸軍去巴西。”

目前阿根廷海軍擁有2艘無畏艦,3艘重巡洋艦和2艘裝甲巡洋艦,巴西海軍只擁有2艘更舊的無畏艦和2艘輕巡洋艦,且主要精力都放在護航上,別說根本不夠德國海軍打,連與阿根廷單挑也不夠格。本來上次馬沙爾率艦隊去南美破交就有這個打算,最後是被斯普魯恩斯的艦隊硬生生打斷——後者也付出了足夠慘重的代價。

這次霍夫曼決心派出強大力量,德意聯合艦隊加在一起出動的話,別說巴西,整個南美洲海軍加一起都不夠打。

“那……美國海軍呢?”

“讓他們出來,跟他們打,大家好好較量較量,不能給美國人從容不迫蹲在家裏積攢軍艦的機會。”霍夫曼笑了起來,“現在我們在海權上占有一些優勢,必須經常給他們放放血……除非羅斯福願意當縮頭烏龜。不要老覺得我們獨自抵擋美國,不讓美國海軍分流去太平洋就吃了虧。德國未來是歐洲聯盟火車頭,是領袖,連獨立抵抗美國的勇氣和決心都沒有,其他國家怎麽想?一旦美國海軍在兩洋間不能調動,日本人只會更加瘋狂在印度展開進攻,歸根到底有利於我們。”

這理由真強大,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不說話,空軍總參謀長耶順內克和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一直插不上嘴,現在更徹底不說話,施尼溫德雖還想說什麽,但被凱特爾用眼神阻止了,示意他先聽元首講下去。

約德爾追問道:“如果美國人不出來應戰呢?”

“那就太好了,美國從門羅主義積累下來的那點威望就要徹底掃地出門了——莫非羅斯福不想連任了?不想把這個任期好好幹完了?”霍夫曼大笑起來,“美國自有他的國情,不是羅斯福一個人就能輕易扭轉的……”

“至於時間和部隊,先生們,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不會很倉促。”霍夫曼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打算給你們2個月準備時間,7月15日從意大利出發,這次不走直布羅陀和亞速爾,而是走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道,擺出要攻打南非或協攻印度的架勢,實際上虛晃一槍,繞過南非南部直撲馬爾維納斯群島。屆時哪怕美國人以最快速度做出反應也要一個月才能抵達戰區,那時候我們早就占領該島並鞏固防禦了。再不順利頂多也就損失1個陸戰旅和一些裝備,海軍不會有大礙。可一旦成功,回報會非常可觀。”

“元首,您剛才說要支持這位胡安·庇隆,還說他很快會發動政變,7月份再出發來得及?”

“政變?”霍夫曼微微一笑,“那是阿根廷人自己的事,我們看看就好、不必參與,這個人如果連場政變都搞不好,扶植他有何用?”

眾人點點頭,不安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整件事的邏輯很清晰,先有阿根廷內部權力更叠、政策變更,然後再有德國力量投放,配合得天衣無縫。看來元首的計劃雖然天馬行空,但並不缺乏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