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群情激奮(3)

下午時分,陸軍參謀部初步擬定的國土防禦計劃交給了羅斯福——他即將接受國會質詢,沒幹貨可不行,去年接替艾森豪威爾出任陸軍參謀部作戰部長托馬斯·漢迪少將緊急制定了強化計劃,雖然馬歇爾沒來得及過目,但至少史汀生點了頭。

看著這麽厚實的報告,羅斯福耐著性子一頁頁翻閱下去,越看眉頭皺得越緊,最後實在忍不住問道:“需要這麽多技術兵器和防禦部隊?”

上面赫然寫著:防禦東海岸縱深500公裏的國土,大致需要部署5-6萬門中小口徑高射炮,2萬門以上大口徑高射炮,至少3萬架飛機,其中15%應具備夜間戰鬥能力,應當按120-150公裏左右的間距布置三層雷達網、每個大型城市配備2-3個探照燈團。重點工業區,包括匹茲堡的鋼鐵區、底特律的汽車區、諾福克的船廠等地區需要進行重點強化……

托馬斯·漢迪點點頭,耐心解釋起原因來:“德國本土面積將近50萬平方公裏,目前大約部署了8000架飛機,2萬門左右高射炮,構建了大量融雷達站、探照燈、防空火炮和戰鬥機場調度室為一體的防空指揮中心,東海岸需要防禦的國土面積大約是德國的5倍,即便以德國的標準,防空攔截率也沒有超過20%,我們現在建造起來的火力和監控密度還遠遠達不到該水平。”

羅斯福嘆了口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我們詢問過各大軍工企業,按他們的最高產量計算,生產高射炮和飛機都沒有問題,6-12個月基本可以趕出來,其余裝備和防空中心在18個月內可以完工。”

“你知道我問的不是這些。”羅斯福恨恨地說,“裝備基本沒問題,大不了我花上100-200億,但人員你打算怎麽辦?按你的說法,需要7-8萬門高射炮,每門高射炮配備6個人就需要50萬兵力,4萬架飛機中飛行員、地勤保障、指揮、維護,各路人員林林總總加起來,又是80萬沒了,還有那必不可少的探照燈部隊、雷達站、防空指揮中心,你覺得總體上沒有200萬人員能完成這個宏偉計劃?”

“初步計算需要300萬人,加上西海岸和加勒比海的重要基地,總共需要500萬。”托馬斯·漢迪小聲說道,“這還不包括中部大塊區域——美國國土差不多是德國本土的20倍,按比例我們……”

“500萬人什麽也不做就待在國內防禦?合眾國能抽調出幾個500萬?”

“現在國內總共動員了700多萬武裝部隊,但總統……”托馬斯·漢迪解釋道,“從德國經驗來看,這500萬部隊不一定需要適齡青年男子,女性也可以承擔,我看過德國報紙,他們大張旗鼓地報道過女性擔任飛行引導員、雷達操作員、電話通信員等崗位,甚至有些還與希特勒合過影,所以我也想大力引進女性服役。”

“好吧,就算我們能抽調出足夠人員,那技術兵種怎麽辦?”羅斯福苦惱地問,“4萬個飛行員就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全美擁有飛行執照的人數不下40萬,但精銳的、堪與敵人相匹敵的優秀飛行員不會超過4000個。”

“陸航制定了輪換辦法,準備學習德國經驗,把第八航空隊的優秀飛行員抽調回國擔任基幹教官,把新飛行員放到英國去鍛煉,然後……然後……”

托馬斯·漢迪說著說著就說不下去了,因為下面半句很殘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任何飛行員只要撐過最初8-10次對德作戰,他們就會變成老鳥並成長起來,然後就可以回國訓練新手了。

羅斯福揮揮手:“你先退下吧,讓我考慮考慮……”

顯然,他認為托馬斯·漢迪考慮問題過於簡單了,軍工廠開足馬力或許可以造出這些東西,但一定會擠占支援給英國和蘇聯的份額,同時還會占用大量預算,美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實力和經濟能力,但這種能力並不是無限的,上一次額外動用了50億預算,這次為36艘航母的開工計劃又追加100億以上的預算,就剛才參謀部開列的單子,沒150億美元根本打不住——1941年美國總軍費才不過138億美元。

“您對計劃有疑問?”史汀生問道,“時間太倉促了,或許讓他們再細化、深化一些會更好。”

“不是這意思,如果按這辦法操作,我們需要額外追加25%的軍費和40%的人員,這是我們承受不起的代價。”

“這防禦體系肯定過於細密了,可我們沒有辦法。”史汀生兩手一攤,“我們不知道敵人究竟從哪裏來,東海岸海岸線這麽長,要防禦的地方又這麽多,必須處處設防、層層設防,這些都是必備兵力,就算真做到這些也不敢百分百保證遏制住敵人進攻。”

片刻後他壓低嗓門又來一句:“下半年就要開始進入大選年,您認為哪個州的選民能接受本州防禦體系不如其他州堅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