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沸騰

“高速公路已出現民眾駕車駛離城區現象,車輛越來越多……”

“民眾在搶購物資、囤積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部分商店出現哄搶,食物配給制很難堅持推行,部分非政府定價商品價格暴漲。”

“有地方議員要求檢查當地防空設施戰備情況,可該死的,那兒幾乎沒什麽高射炮——有也沒用,國民警衛隊沒多少人會使用。”

“部分議員要求總統發表公開講話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往東海岸調集一切可用的軍事力量抵禦入侵。”

“各大船廠、鋼鐵廠與其他企業要求加派防禦力量,防止正常生產受到影響,同時要求政府下令工人不得擅自脫離崗位。”

“有記者在核實半年來海軍艦艇損失情況,他們甚至在聯系那些艦艇上服役的官兵家屬,詢問他們最近有沒有收到來信或陣亡通知書,各種謠言滿天飛,甚至謠傳太平洋艦隊已全軍覆滅,要不然日本人怎麽會打到大西洋來。”

堀悌吉發表的公開聲明如同往一口沸騰的油鍋裏公然潑了幾滴水進去,立即四處濺射開來,碰到的都疼。

僅僅大半天下來,東海岸各主要城市的混亂狀態已初步形成,讓羅斯福頭疼不已,《告知書》甚至連英國人都知道了,丘吉爾首相打來電報表示大不列顛願意和美國站在一起共渡難關,所有英國海軍官兵堅決服從指揮,但最後一句話暴露了他的根本想法——他請求美國幫助加拿大防禦這支艦隊。

羅斯福皺著眉頭,他知道自己需要站出來發表演說,這可以鼓勵、振奮人心,他相信即便把真相說清楚也無所謂,因為美國人民是通情達理的,這是戰爭,必須坦然面對敵人的任何威脅。但這就間接就證明了軸心艦隊的威脅是確實存在的——這逼迫他必須往國土防禦裏投放力量和軍費。參聯會已進行過初步計算,如果東部海岸的防禦能力要達到英國水平——還不是德國的水平,至少要往裏面填60-70億美元,準備80-100萬兵力;如果西海岸也要達到這個標準,那會輕松突破100億。關鍵不是這些錢,這筆錢相對於美國1942財年500多億軍費開支而言還能承受,但跟在這些錢後面的物資、人員和裝備一時間可變不出來——美利堅需要時間。

但美國政府也不能對威脅無動於衷,萬一真有大城市被軸心艦隊突襲成功,這臉就打得太難看了。珍珠港是敵人背信棄義的偷襲,民眾可以進行諒解,襲擊東海岸的事敵人已事先發出了警告,再出事他不知道該如何向民眾交代。而議員們一定會向白宮施壓,盡管每個人都清楚遇襲是小概率事件,但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選區被敵人所摧毀,世界大戰就是這麽幾年,議員卻可以當一輩子,兩者孰輕孰重政客們會分得很清楚。

只要基於民選的基石不動搖,這筆100億美元的開支是非花不可。現在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的造價是7000-8000萬美元,這等於美國一下子就要為國土防禦扔進去130條埃塞克斯級航母——一想起這些,羅斯福的心情就變得十分糟糕。

另一條讓他心塞的消息是蘇聯戰況非常不妙,斯大林通過外交渠道發出了緊急支援的要求,語氣前所未有的焦慮與凝重,甚至隱隱約約還有再不給就媾和這樣的話。媾和羅斯福是不相信的,但這句話公開從莫洛托夫口裏說出來,他就可以想象俄國人的日子很難過——繼巴庫之後,格羅茲尼油田又快要保不住了,向來是石油輸出國的蘇聯現在居然反過來伸手問美國要石油,還點名要求成品油,一提就是100萬噸一個月的水平。

丘吉爾也說要100萬噸一個月,羅斯福想想就要拍桌子罵人:別說現在德國封鎖這麽緊,就是德國一點封鎖都不幹,美國的油輪數量也沒那麽充足——每個月200萬噸輸出量再加上來回路途中的空載,意味著至少需要400-500萬噸的油輪運載力量,再加上亞洲戰區、非洲戰區的需求,沒600萬油輪運載量根本兜不住,但美國的油輪還有很多躺在船台上呢。(作者注:二戰時期油輪最大也就2萬多噸出頭,千萬不要與後世動輒20-30萬噸的油輪相提並論)

為應對蘇聯的物資需求,參聯會召開特別會議,雖有人對繼續援助斯大林表示質疑,但一想到蘇聯單獨媾和的結果,每個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我們不能輕易丟棄斯大林這個盟友。”羅斯福在會議上的講話很深刻,“如果蘇聯被迫放下武器投降,德國在東線的400萬陸軍,5000-8000輛坦克,6000架飛機就能立即騰出手來進攻英國,大不列顛一旦倒下,美利堅的前途將一片黯淡。俄國人是比較無能,但至少依然在堅持戰鬥,哪怕5-6個俄國人換1個德國人也是值得的,如果他們不換,我們就要犧牲美利堅的小夥子去換。你們覺得是出物資好還是出人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