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破交大西洋(2)

從一般意義上說,馬沙爾對英美海軍的實力估計是非常正確的,唯一的問題出在低估了美國人的天賦技能。

美國天賦技能第一項是物流能力世界第一,第二項是生產能力全球第一,由此帶來了隱含天賦——維修速度世界第一。在大戰中這種隱含天賦不止一次得到激活,當初約克城號航母帶著累累傷勢駛入了船廠,就在日本海軍以為至少能癱瘓其幾個月時,該艦居然在三日內神奇般地修復並參戰;另一個例子是,珍珠港內那些日本認為沉沒許久的軍艦大都被打撈了起來,不但如此,還在快速恢復戰鬥力。2月28日,皇家海軍此前嚴重受創的不撓號航母、珍珠港打撈起來的沉艦內華達號、田納西號戰列艦全部修復出廠。對比之下,比珍珠港事件早一年受襲的塔蘭托戰役沉艦加富爾伯爵號雖然早就打撈了起來,卻一直躺在船塢裏沒能修復。

這種隱含天賦相比德國的隱含天賦——萬能改造(指不管什麽機械裝備到了德國人手上都能改造出匪夷所思的東西來)而言,其實要更強大一些。斯普魯恩斯就率領這些剛剛修復的軍艦再加上已從亞洲返回的安森號、豪號戰列艦(均為喬治五世級)以及勝利號、可畏號航母(均為光輝級)構成的X艦隊浩浩蕩蕩朝德國艦隊可能的藏身之所開去。

皇家海軍協助美軍圍攻阿圖島也確有其事,但這是英國人的障眼法,擔任這次進攻主力的是美軍薩拉托加號和新服役的埃塞克斯號航母,光輝號航母艦載機編隊也參與了行動。但英國人參戰時間很短,等登陸部隊上去後,留在遠東的另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喬治五世號、約克公爵號便協同光輝號一起朝著巴拿馬運河駛去準備盡快返回美國,此時留在光輝上面的艦載機只剩下區區14架,剩余飛機早就轉移到了博格號上,為迷惑日本守軍,大量美國艦載機故意塗上皇家海軍的標志,讓人誤以為英國航母依然停留在遠東。

攻擊阿圖島的方針是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親自確定的,在得知英國軍艦即將全部回國的消息後,他就將一切考慮清楚了,趁勢提出借助這幾艘主力艦的力量在其返回途中耽誤3-4天再打一仗,順便還可以掩飾皇家海軍的真正意圖,英方對此欣然答應。在尼米茲看來,進攻阿圖島很有必要也很有好處,阿圖島說什麽也是美國領土——雖然美國人大部分不清楚也不關心這個,如能打個漂亮的勝仗,給羅斯福總統帶去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太平洋艦隊的功勞就跑不了,政治上能大大加分。

金上將對此極為支持和重視,甚至提出如確有必要,可留用英艦7-10天,但戰事發展顯然比較順利,甚至一貫讓美軍心驚膽戰的櫻花飛彈也沒見到使用,登陸部隊三天就完成了登島——這當然只是一種假象,學乖了的日軍放棄了對灘頭陣地的爭奪,只管把美軍放上來打,大把的鐵拳在等著謝爾曼們。尼米茲顯然對此一無所知,他現在只為戰區和艦隊的未來感到焦慮:國內原本說好在英國艦隊抽走後支援他一艘衣阿華號、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另加一艘獨立級輕型航母,結果因德國艦隊沖入大西洋導致該承諾沒法兌現。雖然金上將滿口答應等4月份打完亞速爾戰役後就撥付上述兵力,但尼米茲認為事情沒這麽簡單,萬一亞速爾戰役沒成功呢?萬一大西洋艦隊損失比較大呢?萬一聯合艦隊提前回國呢?

3月6日,斯普魯恩斯率領的X艦隊和布朗少將的Y艦隊在指定海域碰面,雙方進行了兵力交換,然後根據斯普魯恩斯的統一指揮,兩支艦隊以間隔200海裏、齊頭並進的方式開始全面搜索。

交換之後的X艦隊主力包括安森號、豪號戰列艦,勝利號、可畏號航母,另外還包括新奧爾良號、明尼阿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均屬新奧爾良級),而Y艦隊主力包括賓夕法尼亞號、內華達號、田納西號戰列艦,不撓號、獨立號航空母艦,另外還包括切斯特號、芝加哥號兩艘重巡洋艦(均屬北安普頓級),雖然兩支艦隊中英美軍艦均有,但航母艦載機全是美國海軍航空兵,指揮權全落在美國海軍手上。

光輝級裝甲航母只擁有單層機庫,設計載機量僅區區36架,這讓用慣了動輒7、80架飛機的斯普魯恩斯非常不滿,臨行前在甲板上又額外系留了6架,達到了42架水平。不撓號航母是光輝級的後續改進艦,擁有兩層機庫,載機量倒是達到了48架,然後再加載機數30架的獨立號,組成了兩個航母編隊。

重新編組後的美國艦隊實力不容小覷,與馬沙爾的北海艦隊相比,美德雙方戰列艦數量之比是5:2,航母數是4:2,艦載機總數是162:82,無論哪一項美方都占有絕對優勢。而且,由於齊柏林號航母首部升降機一直處於被卡死的狀態,艦載機一次性投放速度減慢了不少,無論是X艦隊還是Y艦隊都具備了單獨與德國艦隊一較高下的實力,但謹慎的斯普魯恩斯不想再犯北海戰役中皇家海軍分兵然後被各個擊破的錯誤,強調齊頭並進、相互支援——哪怕德國艦隊先發現本方其中一支艦隊,另一支也能迅速提供可靠支援。在他的想法裏,德國人應該擁有3艘戰列艦——他把在法國維修的黎塞留號也算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