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馬耳他(上)

2月7日清晨,馬耳他島嶼進攻戰進入了最高潮,各國軍事觀察家都屏住呼吸觀看戰事進展,雖然一致認定馬耳他失守只是時間問題,但還有很多人關注這個小島到底能守多久。

8時一刻,軸心聯合海軍主力艦隊進入了馬耳他島300公裏防空圈,100多架飛機始終在艦隊上空盤旋護衛,但馬耳他方向一架飛機也沒派出,詭異地令人驚訝。

事實上,馬耳他守軍拒絕最後通牒時曾有過激烈的爭論,但最後大英帝國軍人的驕傲讓他們決定血戰到底,他們依然對勝利抱有期待,認為雖然已失去了空中和海上的力量,但堅固的工事會幫助他們熬過這個難熬的階段,如同幾個月前一樣。

8:35分,馬耳他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空襲,數以千計的航空炸彈、凝固汽油彈等幾乎不要錢似地砸下來,現在德國有了油,對凝固汽油彈這種武器越用越習慣,越用越覺得好用。不多時,馬耳他全島都似乎在燃燒。凝固汽油彈已不是第一次光顧馬耳他了,現在島上已沒有任何成片的樹木,守軍用來遮蔽的草木也燃燒得一幹二凈,從空中望下去仿佛是火山噴發的場面一樣。但所有德、意飛行員都知道,馬耳他上還有人,他們生活在巖石工事裏,生活在地下掩體裏,依靠存儲物資過活。常規轟炸並不能摧毀這些地下鼴鼠,無非是增加其心理壓力,粉碎守軍恢復地表陣地的企圖。

有人曾提出對馬耳他圍而不打、用饑餓來困死該島的策略,但沒人敢打包票島上存儲物資究竟還能支持多久。其實圍困這個主意並不理想,馬耳他雖然斷絕了其他一切補給渠道,但直布羅陀的潛艇偶爾還能偷偷摸摸來一次,靠著這種運輸手段,馬耳他彈盡糧絕的日子至少會被推到半年之後——這是霍夫曼所不能容忍的。

水平轟炸機現在可以放心大膽地低空投彈,島上機場已完全被摧毀,英軍現在還能用的飛機只有8架,飛行員倒有幾十個——可惜他們拿不到補給,在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主力在亞歷山大港覆滅後,在軸心空中力量完全封鎖突尼斯海峽後,沒有任何一條船可以抵達馬耳他。本來按計劃這批飛行員要搭載潛艇撤退去直布羅陀,但他們都盼望奇跡能夠出現,不願意放棄其他戰友而獨自逃生,最後依然滯留在島上。

9:30分,總共有近300架飛機在馬耳他上空呼嘯,包括高射炮在內的所有地面反擊力量全部銷聲匿跡,馬耳他守軍提前轉入了地下工事,等待軸心登陸部隊的到來——在拒絕最後通牒之後,他們已對這場面有了完全的心理準備。

但10點鐘來的飛機顯然不一樣,這是德國KG-300特種轟炸大隊,全部裝備新投入使用的Ju-188轟炸機。今天他們掛載的是經過特殊改造的,能被Ju-188所使用的巨型炸彈——SC2500+型,單枚重量高達2500公斤,雖然與英國人的高腳杯(大滿貫尚未問世)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已是德國目前能拿出的最大炸彈,新炸彈被形象地稱呼為鉆地者。

與當初投擲在布列斯特要塞的SC2500型炸彈相比,鉆地者進行了大量改良,擁有堅硬的強化鋼外殼和由鎢鋼制作的堅硬頭錐——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穿透效果,同時還能確保穿透後彈體基本不變形。除此之外,工程師還將北非戰役中運用成功的Hs-293炸彈上使用的遙控裝置安裝了上去,由於鉆地者體型遠大於Hs-293,因此有關無線電裝置與曳光指示燈可以比Hs-293做的更大、更可靠、更醒目,從而使炸彈具備極高精度的轟炸效果——前提是沒有任何守軍幹擾。

除外形與控制系統外,技術專家們對炸彈內部填充炸藥也進行了精心設計,整枚炸彈一共填充了1176公斤混雜著鋁末和鎂末的混合炸藥,占炸彈總重超過47%,經配方改良之後的炸藥燃燒更充分、劇烈,爆炸脈沖持續時間更長,威力超過同重量TNT炸藥的50%。

除SC2500+外,還有3500公斤級別的SC3500炸彈正在制造,預計將由He-477轟炸機攜帶,更大更重的炸彈也已立項,但因尚未有合適的搭載飛機,故而研發進度不是很快。

He-477是He-177的常規布局的4發轟炸型版,是應軍備部前不久提出的重型轟炸機招標書而設計的。重型轟炸機一共分成兩個標段,稱重型轟炸機A與重型轟炸機B。A標段以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為對標,要求巡航速度達到350公裏/小時,最快速度一百零八公裏/小時,在載重5噸時航程不小於4000公裏,最大載重不少於8噸(航程2500公裏以上),其中單一炸彈重量不小於3500公斤,亨克爾公司在He-177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修改,以最快速度恢復了常規4發排列並建造了原型機(采用Ju-213E發動機),驗證相關技術指標完全可以達到且尚有一定富裕,因此很快就被確定為A標段中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