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俄羅斯的冬天(4)

秋列涅夫的擔憂在於空軍,自一月初德軍進入中東後,德國飛機的偵查活動就開始大幅度增加,有些是從土耳其方向來的,有些是從波斯方向來的,偵查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巴庫、外高加索各主要防區都在德國人的偵查範圍內,他每天都要看大量有關德軍偵查的情報匯總來揣測德軍下一步的行動目標。

他不止一次要求空軍加派力量擊落有關德國偵察機,但要命的是,空軍居然拿這些偵查的德國飛機毫無辦法。高加索方面軍幾乎沒有雷達,所有防空都需要目視警戒,在向總參謀部開口時,曾有人提議要求莫斯科支援一些雷達,秋列涅夫斟酌再三之後拒絕了——不是他不知道雷達的好處,也不是他不想要新鮮玩意,而是他深知這些東西對目前的紅軍而言有多寶貴,很可能開了口也要不到。最後,除巴庫油田方向安排了幾座聊勝於無的雷達站外,其余方向的防空都需要目視後由地面引導截擊。

高加索方面軍用於截擊的最好戰鬥機是雅克-1或米格-3,只有少數幾架拉-5,在面對德國以Bf-219和FW-190搭配形成偵查組合時遇到了極大困難。德軍通常由Bf-219經過偵查改造後由資深飛行員執行任務,他們大搖大擺地在低空拍照偵查,要發現也不難,問題出在截擊上——無論雅克-1、米格-3還是拉-3在低空一對一時都不是Bf-219的對手,如果二對一,甚至多對一,Bf-219又溜得飛快,只有拉-5勉強還跟得上,一旦把其他飛機甩開只留下拉-5時,要麽是Bf-219回過頭將拉-5吃掉,要麽是頭頂隱蔽盤旋的FW-190趁勢撲下消滅拉-5。半個多月你來我往的偵查、反偵查行動中,德國不但如期完成了偵查任務,還順手擊落了14架蘇聯飛機,自身損失只有區區3架。

秋列涅夫沒過多責備空軍,他知道他們盡力了,但他要求詳細記錄德軍的偵查情況並每天匯報,按照他了解到的經驗,在現代化戰爭中,敵機偵查頻率與密度相對較高的區域一般是敵人即將發動主攻的方向,他高度關注德軍飛機的動向,但看了半天之後仍覺得不得要領——德國飛機這兒也有,那兒也有,似乎對哪裏都很感興趣,一下子還看不出重點關注的區域是什麽。為此,他只能苦惱地要求下面提高警惕。

有一件事更為奇怪,德軍飛機雖然經常前來偵查,但並未對外高加索地區和巴庫油田進行轟炸,不炸油田他能理解——德國人還想留著自己用,但不炸其他地方他實在想不通,曾有人建議采取先發制人的方針,出動大型轟炸機去轟炸伊拉克油田,被秋列涅夫考慮再三後拒絕了。現在轟炸機數量不夠,在德軍的截擊面前很難取得成效,除白白損失之外撈不到便宜。反過來說,如果油田群真這麽容易被摧毀,羅馬尼亞的普羅什蒂那油田早就被紅軍不知道炸平多少次了。於是在外高加索就出現了非常奇特的蘇德空軍“相安無事”的局面,德國轟炸機只一心一意去炸波斯的英國人和印度人。

但德軍新飛機始終是高加索方面軍頭頂最大的威脅,據秋列涅夫所知,高加索方面軍遇到的情況遠不是孤例,紅軍飛行員在各個戰場上遭遇了越來越多的Bf-219,這種飛機比德國人常用的Bf-109速度略慢一些,但低空操縱性非常好、機動靈活,沒有任何蘇聯飛機(無論是雅克-1,米格-3還是拉-3)是其對手,英國人的颶風表現就更差,新服役的拉-5也略遜一籌。Bf-219只有在面對P-39需要小心一些——因為這種美國援助的飛機不但堅固且都是蘇聯空軍老手操縱,可惜P-39裝備量太少,再加上還有FW-190A搭档,他穩穩吃定了其他各種紅軍飛機。這種飛機是如此搶手以至於東線航空隊大部分Bf-109駕駛員願意排隊等待更換這種新飛機。

俄國人當然也發現了Bf-219一旦進入中高空後就沒這種優勢,問題是除個別腦袋發熱的新手,其他人根本不肯跟上來——明明在上面還有FW-190在等著,這讓紅軍飛行員處理起來很棘手。更令紅軍痛恨的是,這種飛機不掛副油箱時航程居然能達到1500公裏,差不多是Bf-109的兩倍,比起紅軍一幹短腿飛機也大大超越了,因此紅軍的轟炸機或攻擊機——無論是Pe-2,SB-2還是伊爾-2只要被Bf-219咬上,基本都逃脫不了被擊落的下場。

於是Bf-219和虎式坦克一樣,成了俄國人目前最不願意面對的目標,雖然Bf-219打出來的交換比沒虎式這麽恐怖,但造飛機可比造坦克容易,虎式從10月份開始生產,到1月份的月產量不過170多輛,Bf-219正式量產已是12月初的事了,僅僅一個多月,產量一下子就過了400,預計到3月份時能突破800,如果不是海航的需求要優先保障,東線的Bf-219還會更多。

Bf-219帶來的挑戰深刻折射了紅軍空中力量在最近幾個月面臨的危機,這種困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