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Z計劃(4)

仿佛看穿了眾人的疑惑,霍夫曼解釋道:“我當然變不出更多潛艇,但如果給他們找些基地,就可以大大減少他們在路上消耗的時間,即用提高出勤率的方式彌補數量缺口。”

眾人眼前頓時一亮,這倒是不錯的辦法。

他指著地圖上的兩個地方,說道:“我打算把這兩處島嶼都變成海軍基地。”

鄧尼茨一看,一處是中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一處是中大西洋、地處西非外海的佛得角群島,他立即思索起來。雷德爾忐忑地說道:“元首,這全屬於葡萄牙……而葡萄牙目前是中立國。”

“我知道。但我更知道葡萄牙是巴西的宗主國,巴西居然敢在8月份對我們和意大利宣戰,這背後沒葡萄牙的挑唆你們信麽?更何況,葡萄牙一貫以來與英、美眉來眼去,還販賣黑心高價商品給我們,我忍他們很久了。”霍夫曼憤憤不平地說道,“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想進攻葡萄牙,也許我們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說服或拉攏他們——比如葡萄牙的殖民地莫桑比克與南非緊緊相連,是不是可以考慮在殖民地上讓他們沾點便宜?”

葡萄牙其實並不無辜,歷史上1943年下半年他們就把亞速爾群島租借給了英美,當然,那也是因為英、美海權占據了絕對優勢,想奪取也就是伸伸手的事,葡萄牙只能順水推舟罷了。

眾人沉默了,葡萄牙雖然中立但更偏向英美的立場大家都是清楚的,元首如此表態肯定有他的考慮,雷德爾不想節外生枝,更何況鄧尼茨一直不吭聲,相反還有點動心——特別是亞速爾群島,正在北大西洋各航路正中,位置特別重要,如果能在上面建立海空軍基地,擁有飛機和潛艇洞庫等於能直接扼殺英美航線。

“這兩處將會成為我們的重要基地,在解決他們的同時,我不會忘記另外兩個地方。一個是馬耳他,一個是直布羅陀,這是必須控制的戰略要點。”說到這裏,霍夫曼露出微笑,“不管西班牙態度如何,我相信直布羅陀一定會控制在我們手裏,如果我們控制了直布羅陀,或許葡萄牙就會變得聽話一些……”

眾人會意地大笑起來。

鄧尼茨思考了一下,他認為霍夫曼的提議是對的,如果能在亞速爾群島就近獲得補給和空中力量幫助,海狼們就用不著經常返回法國補給,也就達成了利用提高出勤率彌補艦艇數量的短板。

他立即追問道:“元首,您考慮什麽時候能把這裏拿下來?”

“6月份之前……我們或許需要布置一個周密的計劃,奪島、登陸、破交等都可結合在一起。”霍夫曼想了一想,轉過頭問雷德爾,“讓提爾皮茨準備出動的命令下達了麽?”

“已經下達,目前正在做最後的維護與保養,時間一到可立即出動。”雷德爾畢恭畢敬地回答,“這次行動由海軍上將威廉·馬沙爾指揮,行動代號‘海嘯’,將集結包括提爾皮茨、齊柏林伯爵號在內的帝國北大西洋所有水面艦艇力量投入作戰。”

“包括格奈森瑙號麽?”

“暫時不包括,因該艦預計到1月底才能完成所有修繕工作,然後還有試航過程,恐怕會趕不上。”

1942年2月,正在維修的格奈森瑙號整個船頭因英軍爆炸而被毀。經緊急搶修後,卸下彈藥和炮管並轉入後備役大修,在歷史上這艘船最終是拆除並當阻塞艦使用,但在霍夫曼改變態度指示讓塞德利茨建成時,格奈森瑙號也在雷德爾的一再請求下得到了徹底維修的機會,他的283mm炮塔換成俾斯麥級戰艦使用的380mm雙聯裝炮塔,同時還將船頭延長10米,並將所有的105mm和150mm火炮全部換成22門128mm高平兩用火炮,經過這次不涉及動力系統的現代化改造,格奈森瑙的噸位從3.1萬噸上升至3.3萬噸,滿載排水量近4萬噸。

霍夫曼點點頭:“沒好就不要勉強,多一條塞德利茨也可以了。現在英國海軍力量遭到重創,其主力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均被牽制在太平洋尚未返回,雙方力量差距最小,希望海軍抓住時間進行戰鬥並取得勝利,另外,千萬記得把船員、艦長保留下來——Z計劃在大規模造船,少則2年,多則3-4年可見成功,可有經驗的將士不是這麽容易培養的,希望您將這件事特別放在心上。”

說這話時,英德雙方對彼此實力都有誤判:英國不知道提爾皮茨要出動,也不知道齊柏林號航母已建成,而德國不知道從美國出發增援的3艘戰列艦已協同一批運輸艦抵達了英國。

在呂特晏斯跟隨俾斯麥號戰列艦沉沒殉國後,被公認為德國海軍指揮能力第二強的克蘭克又在地中海方向不能脫身,艦隊指揮官一時間難產,本來有人向霍夫曼推薦指揮“雷霆·瑟布魯斯”行動的奧托·西裏阿克斯海軍上將出任司令官,但更多人堅決反對,一是因為西裏阿克斯對他人吹毛求疵,人際關系很糟;二是因為在瑟布魯斯行動中,沙恩霍斯特號觸雷後他換乘其他軍艦趕路,沒有遵循德國海軍“與艦同沉”的傳統,雖然沙恩霍斯特號最後也沒事,但他的“逃跑”行為卻引起了海軍內部激烈反彈——哪怕霍夫曼認為他的做法很有道理,也不能強行塞進去一名不被部下愛戴的指揮官。所以在行動開始前反復強調保存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