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出埃及(13)

拉姆斯登幾乎是含著淚向蒙哥馬利拍去電報:一方面報告自己已完成任務,另一方面希望這位長官能盡快撤退——能撤出多少就算多少。

但蒙哥馬利已支持不住了,失去希望、失去鬥志、失去補給和物資的第八集團軍已到了山窮水盡、苟延殘喘的地步。最後幾天完全是為了掩護埃及軍撤退才打得這麽兇,等埃及軍安全抵達的消息傳出,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垮了——支撐他們的最後信念與使命終於轟然倒塌。

一切都結束了!

當隆美爾將埃及軍逃脫並與開羅守軍合流的消息發給古德裏安後,後者才明白為什麽蒙哥馬利在已完全絕望的關頭依然還打得如此兇悍——不是非洲軍纏住了第八集團軍,而是第八集團軍死死纏住了非洲軍,非但不讓他有機會去對付那個碩果僅存的埃及軍,還給非洲軍新添了3000多傷亡,但現在的第八集團軍已處於崩潰邊緣。

12月19日清晨,第八集團軍第三次接待了非洲軍派來談判投降事宜的戰地特使,這一次蒙哥馬利沒再像以前一樣斷然拒絕,而是答應了下來,但提出了先決條件希望德國人能答應,並要求首先實現2個小時的停火。特使答應了停火要求,但蒙哥馬利提出的條件他無法答復,只能請古德裏安定奪。

亞歷山大、特德、拉姆斯登都十分擔憂蒙哥馬利的安危,連續打電報告訴他將派飛機去接他,鑒於德國飛機白天制空權厲害,表示會出動4發重型轟炸機去接他——因為可夜間飛行,能有效保障安全。但這番好意為蒙哥馬利拒絕了,他帶著前來勸他離開的飛行員去了戰地醫院,指著滿地傷兵傷心地說:“我對他們有過承諾,在他們安置好之後我才走,現在他們都在這裏痛苦掙紮,我怎麽能一走了之呢?一定要運人走的話,拜托你運一些傷員走吧。”

於是,這架臨時改裝的轟炸機沒有接走任何一名軍官,只運走了十幾名重傷員。

古德裏安最終爽快地同意了蒙哥馬利的投降條件,這也是英國人唯一的條件。根據協議,在德軍派人監督的情況下,可讓埃及方面再派10架運輸機來接走重傷員,前提是機身上塗有紅十字標識且不攜帶任何武器,德國空軍將派飛機護航並保證飛機安全飛行與來去自由。

第八集團軍的重傷號通過這條特殊的空中渠道撤退到了開羅,有一名身體無恙的上校偷偷摸摸想混進傷兵陣營裏溜走,結果被德國人查了出來扣押在一旁,維持秩序的憲兵們向蒙哥馬利請示該怎麽辦。

“戰時不聽命令造成嚴重後果與惡劣影響,最高可以判處什麽結果?”

“死刑!”憲兵中尉的喉結動了一動,“可執行戰場紀律,就地槍決。”

“你不能這樣對我,我為大英帝國流過血負過傷,我為第7裝甲師立過功……我還是貴族……我有爵位……”上校一邊掙紮,一邊聲嘶力竭地嚎叫。

“你非但不能與你的部下同生共死,反而還要搶傷兵的撤退通道,大英帝國沒有你這樣貪生怕死、鮮廉寡恥的軍官。”蒙哥馬利看都不看這個上校一眼,冷冷地說,“嚴格執行軍法,立即槍斃!”

雖然上校還在拼命掙脫求饒,但憲兵隊像拖一條死狗一樣把他拖了出去,然後就是“砰”地一槍。

這一幕插曲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大家都覺得此刻的司令官依然威嚴地如同一頭威風凜凜的獅子,凜然不可侵犯。旁觀全過程的德國軍官只猶豫了一下但並未阻止,最後決定將這件事情報上去。

當天下午,10多輛卡車帶著高音喇叭奔赴防線各個區域,用最大音量播放蒙哥馬利的最後講話:

“第八集團軍的各位將士,我是本集團軍司令官伯納德·蒙哥馬利!在這次戰役中,英勇無畏的我們為大英帝國奮戰到了最後一息,光榮履行了身為一個軍人的責任,現在全集團軍彈盡糧絕又無救兵,為避免無謂殺戮與犧牲,本司令官審時度勢做出如下決定——我希望你們能服從我的最後一道命令,向德國國防軍光榮投降!”。

傍晚時分,古德裏安終於遇到了和自己交手幾個月,彼此打生打死的對手——他身著筆挺的中將軍服、胡子刮得幹幹凈凈,眼窩子雖然凹陷了下去,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讓人印象深刻。

“古德裏安將軍,敗軍之將蒙哥馬利率大不列顛第八集團軍向您投降,希望您能履行有關國際公約的義務,體面和善地對待他們。”

“蒙哥馬利將軍,感謝您的明智決定,我和我的部下保證會按《日內瓦公約》的標準公平、公正、合理地對待俘虜。”古德裏安和蒙哥馬利握了一下手,迅速接過了對方遞過來的象征權力與地位的軍官佩劍和手槍,沒多看一眼就立即轉交給了身後的拜爾萊因——他不想在這種場合羞辱自己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