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出埃及(11)

1942年12月16日淩晨,龐大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主力在繞過英屬印度洋領地——查戈斯群島之後,從該群島與塞舌爾群島中間海域穿行過去,並以14節的經濟航速緩緩向西北方向駛去。

“現在到哪裏了?”武藏號司令塔內,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堀悌吉大將問道。

“目前艦隊中心位於東經62度60分,南緯0度60分的位置……地圖位置大約在索馬裏首府摩加迪沙東偏南1000海裏處。”

“要穿越赤道了呀!”堀悌吉滿意地點點頭,從位置上站起來命令道,“取消無線電靜默,按原計劃和指定密碼向德國方面通報消息——他們估計也等急了。”

根據日德聯合作戰的預定方案,聯合艦隊主力最遲不晚於12月15日突入主要戰區,為最大限度保密,艦隊無線電靜默一直保持到最後時刻。一路上他們只接受各方面發來的電報,而且還特意避開了商船航線,艦隊存在對各方面而言卻是透明——無論日德,誰也不知道聯合艦隊現在何處。隨著艦隊主力從南印度洋向中北部印度洋挺進,行進航線截斷了各條傳統航線,已進入了商船往來密集區,隨時都可能與其他船只擦肩而過而暴露出來,但既然已到了指定位置,堀悌吉也就不怕這一點了。

東南亞戰區的情況依然在持續惡化中,在蒙達島失守、布幹維爾島被美軍猛攻的同時,美澳聯軍又出動7萬余地面部隊從莫爾茲比港出發對萊城一線日軍展開猛烈進攻,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雖然日軍早已收縮兵力並加強防禦工事,但無論空軍還是坦克,日本都居於明顯下風,到15日下午,除部分有堅固防禦工事的外圍防線外,其余地段均告失守。不過日本從德國拿到的鐵拳1號、2號在反裝甲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日本士兵悍不畏死的肉彈進攻中,美、澳聯軍5天中毀於鐵拳之下的裝甲車和坦克高達90余輛。

15日,布幹維爾島的防禦再次進入告急狀態,在第一次櫻花飛彈使用後,哈爾西指揮英美聯合艦隊進行了第二次進攻,這次他們吸取了第一次進攻時的教訓,不僅炮擊艦隊的陣型拉得很開,還在空中部署了大量戰鬥機時刻關注著日本的秘密武器,軍艦水兵也抄起20mm機關炮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掠海而來的恐怖殺手。

在第一次成功使用後,布幹維爾守軍深受鼓舞,立即將消息報告給了主持特攻部隊編練的大西瀧治郎,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援。此時部署在布幹維爾島上的櫻花飛彈一共就37枚,該數字已占大西前期培養的特攻部隊三分之一強,除去第一輪已發射的20枚之外還剩余17枚,因此守軍在第二次進攻中使用頗為小心,不再像第一次那樣一次性投入,而是充分發揮了日本人小氣的秉性,以3-4枚突擊的方式進行作戰。

事實證明在美軍提高警惕、部署高密度防禦火力的前提下以小批量進攻的效果很差——等於是主動減弱了火力飽和打擊的密度,17枚櫻花飛彈被守軍陸續用5個批次放出來之後,先被猛烈的副炮和機關炮擊落了一些,同時還有飛機奮不顧身撲下去俯沖射擊乃至撞擊,美國人用盡一切手段將第二次的損失控制到了極小,除1艘驅逐艦(為掩護北卡羅萊納號戰列艦)、1艘運輸艦被擊沉外,其余幾無損失。在布幹維爾釋放完全部櫻花飛彈後,美國人終於能擺脫恐懼全力進攻了。

聯合艦隊高層每天都能收到前線發來的戰報,無不憂心忡忡——除拉包爾還有24枚櫻花飛彈外,布幹維爾和萊城方向一枚也沒有,而三川軍一的留守艦隊面對如此浩大的美軍艦隊根本連頭都不敢冒,只能縮在拉包爾當存在艦隊,從美軍反攻力度來看,似乎兩地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長官,德國聯絡潛艇又向我們發來電報,通報英美艦隊最新中心位置——他們才剛剛慢吞吞地爬過莫桑比克海峽呢……”為及時掌握英美火炬計劃執行艦隊的前進情況,鄧尼茨安排2艘潛艇緊緊跟隨整個英美艦隊。他們的任務只是伴隨前進並通報情報,嚴禁攻擊。一般黑夜時分潛艇們會浮上水面進行充電並拍發電報,然後天亮後又悄悄潛伏在水下跟隨行進——水下速度跟上慢吞吞的運輸艦隊倒是剛好。

堀悌吉微笑著點點頭:“還有一支艦隊呢?”

“另一支艦隊突然加快速度向北面行駛後就失去了情報追蹤,目前只知道失去行蹤時整體航速高達19-20節,潛艇遠遠追不上,考慮到埃及形勢危急,他們認為這批家夥都是直接沖埃及去的——我大致估算了一下,敵快速艦隊應該已在索馬裏沿海一帶,具體位置不詳,我估計距離至少在800-900海裏開外。”

“何時能進入艦隊偵查圈?”

“按目前的相對速度與航向推算可能還要3-4天……大約會在20日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