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魚死還是網破?(上)

第八集團軍能否發起進攻,不僅取決於指揮意志如何,更取決於部隊的戰鬥力和數量,恰恰在最後一個問題上,經過深思熟慮的蒙哥馬利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因為眼下第八集團軍兵力的使用已到了最大限度。

戰役開始前英國第八集團軍一共擁有30萬兵力,其主要構成包括:英國陸軍第1、第7、第8(欠步兵旅)、第10裝甲師一共4個裝甲師,總兵力6萬,坦克數量近800;英國步兵第44、50、51、56師,第151步兵旅和第201近衛旅,總兵力近8萬,基本無坦克;南非陸軍第1、2師、新西蘭第2師、澳大利亞第9師和印度第4師等5個自治領師,總兵力8萬余,大約有300多輛坦克;自由法國第1、2旅,波蘭旅、希臘旅等4個盟友旅,總兵力近3萬,坦克總數不到100;上述一線作戰部隊主要被編入第10軍、第13軍、第30軍的指揮序列,三個軍的軍指揮部及相關直屬部隊(信號部隊、工兵、警衛等)擁有1萬余兵力;而蒙哥馬利直接統領的第八集團軍司令部及直屬部隊人數超過3萬,包括第1裝甲旅、第1坦克旅,第2、第12防空旅,第21印度步兵旅(主要由廓爾喀人組成,承擔護衛任務,戰鬥力比印4師強悍得多)、工兵與信號部隊等,坦克數200余,再加上分布在後方的補給、後勤單元等,滿滿當當30萬兵力。

但很可惜這30萬兵力被使用得滿滿當當,在蒙哥馬利看來力量依舊不夠充足:除集團軍司令部、各軍部、後勤單元外,一線能參與實際作戰的力量約25萬,而自治領與盟友部隊有11萬多,占了近一半。依靠這些人馬他既要維持托蔔魯克包圍圈、又要保障600多公裏的後勤保障線,他潛意識裏認為部隊是不夠用的,所以哪怕事實已形成了對非洲軍3:1的兵力優勢和托蔔魯克包圍圈,他依然選擇了穩固的防禦和堅決的等待策略,希望自己能等到後續10萬援兵的到來以便一舉吃掉非洲軍——反正現在他們全部被包圍在托蔔魯克,不怕古德裏安飛上天去,除非他們願意灰溜溜的坐船會意大利。

蒙哥馬利這個部署和考慮有錯麽?當然不能算錯,因為德軍在摩洛哥、突尼斯等法國殖民地裏還有近10萬部隊,雖然他們的目標是監控西北非,但這個任務並不是不可改變的——一旦自己強行進攻托蔔魯克的非洲軍,很可能遭遇兩路德軍的夾擊,只要再過一個多月,過了1943年的元旦,英美聯軍的增援部隊就要來了,何必急於一時而冒進呢?

但古德裏安的策略打算了他的如意算盤與僵持局面,在非洲軍出其不意地發起猛攻並在東、南兩個方向持續維持高壓態勢時,蒙哥馬利發現自己的觀望策略已搖搖欲墜、徹底維持不住了,現在局勢繼續發展下去只有兩個結果,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要麽第八集團軍搶先攻克內部防禦圈占領托蔔魯克,要麽非洲軍突破東、南防線而席卷第八集團軍。結果一幹參謀經過熱烈討論並結合這兩天的戰場態勢,大部分人似乎更傾向於還是後一種演變結果來得可能性更大。

當德·拉甘膽戰心驚地將參謀們討論的結果遞給蒙哥馬利時,後者原本已夠陰沉的臉上幾乎要滴出水來,可即便這樣,有關戰局不利的消息他不能視而不見——站在他的角度,目前西部戰區情況最好,在第7裝甲師崩潰後,新西蘭第2師、澳大利亞第9師迅速填補了漏洞,今兒快速發起進攻突破德軍外圍防圈甚至還占領了戰略意義重要的賈紮拉,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個南非第1師和步兵第50師可隨時增援,而他們當面的德軍部隊是最少的;南部戰區的局勢最為惡劣,當第8裝甲師、第151步兵旅、第44步兵師、第2自由法國旅先後遭遇重創後,第八集團軍只能指望第10裝甲師及剛從西部調回來的第201近衛旅,他們不僅面臨德國裝甲師的突擊甚至還要面對難以摧毀的超級坦克;東部戰區的形勢趨於惡化,當波蘭旅、法國旅被重創、第1裝甲師被嚴重削弱之後,他只能指望後方的第56步兵師和從補給線上趕來支援的第51(高地)步兵師,雖然德國人沒有動用超級坦克,但在坦克上無疑也落了下風。

“當前在西部阻擋我軍進攻的敵人恐怕不超過4000人,我們在該戰區擁有顯著優勢,但德軍防線堅固、地雷密集而且又有較多反坦克炮支援,進攻進展緩慢;至於其他防線……”德·拉甘嘆了口氣,指點著沙盤上的小旗說,“全面落於下風,南部只有1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旅,東部只有2個步兵師和坦克數量下降的第1裝甲師,無論哪個方向都擋不住德軍的進攻,我們已查清楚了,在南部進攻的是2個德國裝甲師,在東部進攻的是一個德國裝甲師和一個空軍裝甲旅。”

“空軍有裝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