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虎之初戰(下)

隆隆的履帶聲是虎式坦克駛過的聲音,他們帶領著T-34和4號G們開始向縱深突破,虎式雖然沖在最前面,但他們的速度不夠,很快T-34和4號們就把他們甩開了並徑直向兩翼拓展——這是新戰術下對中型坦克的運用,虎式是攻堅突破的主力,不是縱深追擊或側翼包抄的主力。

即便如此,所有虎式車組成員仍然對自己的座駕非常滿意,厚重的裝甲給了他們充分的安全感,由88mm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又使坦克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殺傷力,機動能力也勉強過得去——兩層交錯重疊負重輪雖加劇了維修難度,但也妥善提高了泥濘道路的通行能力,類似今天這種地形能順利通過,完全就是這種雙層交錯重疊負重輪的功勞。說到機動性也要看和誰比,比4號和T-34的機動性當然是遠遠不如的,可比起瑪蒂爾達、KV那種笨拙的重型坦克,虎式就靈活得如同一頭真正的猛虎。

“各車組注意,各車組注意,左翼3公裏前方有英國重型坦克出現,比較難啃,T-34呼叫我們支援。”

“收到。”科爾曼少尉大手一揮,“全排左轉,向前突擊,準備與英軍坦克交火。”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502重裝甲營第2連三排的5輛虎式開始了隆隆行進,又過了半分鐘,本連其余兩排坦克也開始跟上,一共17輛虎式坦克向前撲去。

各車組很快就從瞭望鏡裏看到了與T-34和4號們打得熱火朝天的英國坦克,一部分被辨認出是謝爾曼,還有一部分則一時間分辨不出型號——後來才知道是丘吉爾VI型。左右側翼已有幾輛T-34和4號在冒著煙了,與他們相伴的還有一些謝爾曼,從數量上來看,德軍似乎還少於對手,科爾曼收到的唯一情報是這批不知名坦克前裝甲很厚——比瑪蒂爾達厚多了,T-34和4號們不太打得動,需要繞到側翼包夾,但現在場面上至少有80多輛英國坦克在馳騁沖擊,本方也沒數量優勢,包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才想到請求虎式增援。

“幸好全連都上來了,否則光我們排也不行。”科爾曼一邊慶幸,一邊迅速下達了指令,“自由射擊!”

他的命令剛下達,同車的炮長已觀瞄好了距離,吼道:“距離1200米,放!”

轟的一聲,偏離。

“該死,偏左10米……繼續!”科爾曼馬上通報了情況。

虎式坦克的炮塔是液壓驅動,動力從主變速箱輸出,炮長通過腳下的踏板控制炮塔旋轉,本身旋轉速度不快,真實歷史上的虎式炮塔一秒鐘只能旋轉6度,全部轉一圈需要一分鐘。經霍夫曼改良之後的虎式由於減輕了車重,變速箱剩余功率有所上升,每秒旋轉速度提高到了介於7-8度之間。另外炮塔旋轉也可以用手搖,炮長和車長使用手柄分別搖720轉或595轉就能讓炮塔轉一圈,若兩人一起搖的話速度可加倍——這是為了防止液壓系統損壞後坦克立即喪失作戰能力而采取的備份功能。在重型坦克中,虎式的旋轉速度算是比較慢的,但轉速慢帶來的優勢卻是高精度,炮長標準的轉動流程就是先用液壓轉到大致方位,再手動進行精確瞄準——這也是為什麽在1500米的距離上虎式依然打得準,這個距離換T-34早就不知道飛哪裏去了。

炮塔已轉動到了大致位置,炮長拼命轉動著手柄——這是個力氣活,手上沒點真功夫幹不了這事。

“轟”的一聲,一輛被擊中的丘吉爾立即燃燒起來。

科爾曼看得很仔細:“好……完全摧毀了!”

“各車組注意,虎式在1200米以內可以有效擊穿敵裝甲……”他迅速通過喉部通話器將消息通報了出去,各坦克軍心大定,英國人的重坦克也不過如此嘛。

“下一輛,距離1100米,放!”話音剛落,炮彈剛好從丘吉爾坦克的頭上飛過。

“太遠了,靠前點!”

又是一炮飛了過去,依然沒擊中,那輛丘吉爾坦克大概也覺察到危險臨近,炮塔開始向這邊調整了過來。

科爾曼緊貼在火炮後面觀察彈道,大叫:“沒打中,再靠左一點!”

炮長此時正充當炮手,他再一次瞄準這輛丘吉爾,沒想到先被敵人擊中了——“哐當”、“哐當”,三秒鐘內連續兩發75mm炮彈擊中了車體,一發中了前裝甲,一發中了炮塔,炮彈雖然被彈開了,但巨大的沖擊力讓車內眾人全部東倒西歪、眼冒金星,腦袋撞在周邊的鋼鐵家夥上隱隱作疼。

“上帝保佑,我們的坦克安然無恙。”科爾曼一邊驚魂未定地劃著十字,一邊趕緊朝駕駛員下令,“向右開,向右開……”

接受命令的駕駛員拼命打著方向盤,讓這個龐然大物向另一側挪動起來,虎式的方向盤是德國重型坦克的特有設計,操控準確、比操縱杆來說省力很多,大大優於其他國家的重型坦克,代價當然是傳動系統復雜化以及重量上升,對生產工時也有影響——霍夫曼本來猶豫要不要砍掉,但一想到德國裝甲兵主要靠人機配合和戰術能力吃飯,他最後沒舍得下手,還是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