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裝甲車軍備重整案

施佩爾很識趣地沒有追問美國人為什麽還會登陸這件事,他是個聰明人,在已掌握經濟大權的情況下再插手政治或者軍事是極其不明智的,在外人眼裏會被看做是試圖攫取最高權力——他現在的位置已經夠樹大招風了,不過必要的勸告他必須要提出:“雖然在不影響軍隊擴充的條件下軍事工業產出與動員人數能進一步擴展,可消費工業的水平下降很多,萬一控制區域發生變化,會對民眾造成不良影響。”

霍夫曼知道所謂“不良影響”是什麽意思,一旦生活困頓到重演一戰後期的故事,民眾對黨和政府的支持就會迅速下降,甚至可能形成反戰運動——這是一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遠在軍事失利之前,德國政府已經在經濟、民生和社會控制上失利了。

即便有過動搖和迷茫,但在“一切為了打贏”的目標面前,霍夫曼只能硬起心腸在軍國主義這條道路上走到黑了,他對施佩爾道:“你要對人民忍耐的水平有一個正確估計,這一代都是受過《凡爾賽條約》屈辱並挨過餓的,特別是軍隊普通家庭出身的士兵,大多對自己幼年時期的痛苦有深刻印象,有這種民族感情作為支撐,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我們,但有兩點必須牢記,第一是不能放過政治異議分子,他們是整個民族肌體上的毒瘤,無論他們說得多麽動聽都不能掩蓋腐蝕民眾思想這個事實,再正確的話在不恰當的時間與場合說就是絕對錯誤——這個問題我交給了希姆萊和鮑曼;第二是嚴格建立科學合理的供應與保障體系,這在軍事上是我們打贏的保障,在社會上是我們鞏固政權的基礎,無論配給制度怎麽嚴格、苛刻,都必須做到絕對公平——這個問題我交給你和戈培爾博士負責。”

“我明白了。”

“放松點……”霍夫曼拍拍他的肩膀,“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比這挑戰更大的困難都挺過來了,這點考驗還難不倒你我……”

施佩爾一個勁地點頭表示同意,但霍夫曼知道對方肯定沒聽懂——他說的困難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和火炬行動,作為一個穿越者,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和別人分享說這個世界本來應該是怎麽樣的。

“三點鐘是裝甲車輛軍備會議,他們已在會議室等您了。”

“好吧……”霍夫曼一邊走一邊自我解嘲地笑道,“最近幾乎天天撲在會議和數據上,蔡茨勒總長上次問我有多久沒去東線視察了,我盤點了一下,幾乎有三個月了,真是難以想象!”

在坦克軍備重整案、兩次航空軍備重整案後,霍夫曼的大刀終於開始砍到裝甲車上了並授意施佩爾準備了有關預案,雖然各路廠商代表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真的接到施佩爾這個“德國經濟元首”發出的裝甲車軍備重整會議邀請令後,所有人都是膽戰心驚,但又不敢不來——誰敢不聽話,鋼鐵、勞力、能源、市場、訂單統統沒有他的份,甚至連轉產民用產品的路都給堵死了。

在開會之前他們已向參加過前面幾次軍備會議的廠家打聽了相關內幕,所有人都是一副神秘且高深莫測的態度,這更加劇了他們心頭的恐慌,在看到整頓方案內容後,大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根據元首的要求以及在坦克、航空領域重整的經驗,裝甲車生產同樣按照‘簡化型號、零件通用、產量提升’的思路進行調整。”施佩爾不緊不慢地說道,“目前部隊裝備的半履帶裝甲車、輪式裝甲車橫跨13個型號,近200個子型號,產量一年還不到1.5萬,有關混亂程度可見一斑,軍備部提出的建議如下:在半履帶裝甲車領域,只保留sd.kfz250型和251型。”

“這個……”有人結結巴巴地問,“其他型號都不要了?”

“不要!”

“在輪式裝甲車領域,只要4輪的sd.kfz 223型和8輪的234型。”

“什麽?”一大堆人跳了起來,“包括221、222等在內都不要了?還有一堆6輪的也不要了?”

“不要!”施佩爾斬釘截鐵地說,“在保留的250型中要對子型號做出梳理,裝甲運兵車型號取消,如果需要運兵車,全部用251型的。”

“可250和251運兵車分別是負擔不同功能的呀,一個運送半個班,偏重偵查,一個運送一個班,偏重突擊與伴隨作戰。”負責生產250型的迪馬格公司代表解釋道。

“可半個班能完成偵查任務麽?”施佩爾掛著嘲諷的語氣,“為了運送1個班,250型運兵車我一次需要出動2輛,251型只要一輛,光車輛還好說,油料、補給、配件我都得準備兩套,而且和251還不通用,怎麽看都不合算。”

大家立刻沉默不語了,迪馬格的250和漢諾威公司的251一直在半履帶裝甲車領域別苗頭,不但零件不能通用,而且競相發展功能定位類似的子型號,你搞運兵車我就搞偵察車,你生產通信車我就生產指揮車,弄得型號眾多、產品疊床架屋,產量卻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