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大河曲部之戰(17)

11月12日傍晚,河曲部戰役第一天的黑夜終於降臨了,曼施坦因的計劃獲得了大部分實現:部隊以迅猛出擊的方式打垮了5個紅軍師,削弱了其余7個,各部隊主力部隊都到達了指定位置,炮火準備全面開展,7艘炮艦牢牢掌握了頓河河曲部關鍵水域的控制權,雖然紅軍第24集團軍一直在重新嘗試過河,但其多次恢復架設浮橋的努力都被炮艦和斯圖卡們聯合摧毀了,頓河東岸堆滿了紅軍工兵與炮兵部隊的屍體,更多的屍體和坦克殘骸則掉入了寒冷刺骨的頓河而蕩然無存。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德軍累計斃傷俘敵人近5萬人,摧毀坦克89輛,擊落飛機49架,自身損失還不到4000人。5萬人的戰果中河曲部被包圍的紅軍有4萬多,還有1萬是24集團軍為嘗試渡河而付出的。

在頓河上下遊的阻擊作戰中,雙方交火十分激烈,上遊的西南方面軍雖然成功渡過了河,但受到頑強阻擊的他們寸步難行,哪怕瓦圖京使用坦克第5集團軍開路也收效甚微,作戰整體損失超過了1萬人,60余輛坦克被德軍反坦克火力摧毀,德軍損失超過了2000人;下遊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派出了57、62、64三個集團軍猛攻,但8個德國師牢牢守住了沿河防線,紅軍多次架橋的努力宣告失敗,由於這裏的戰鬥更加血腥,紅軍付出了近2萬傷亡,德軍傷亡也突破了4000人。從一天的戰果來看,德軍用1萬出頭的傷亡換取了紅軍將近8萬的傷亡,坦克交換比則是23:148。

但第一天作戰的遺憾之處也很明顯:削減敵人抵抗意志、斷絕敵人外援的目標並未完全達到,河曲部的21集團軍一直在頑強抵抗,特別是未受到德國部隊重點突擊的27軍,在其周邊居然凝聚起了近7個師的雄厚兵力,甚至比集團軍司令員奇斯佳科夫此刻能直接掌握的部隊還多,成為德軍防線前的一大隱患;進攻部隊雖然在白天的戰鬥中消滅了眾多敵軍,由於包圍圈裏紅軍人數突破原預計的緣故,剩余兵力估計至少還有15萬,該數字甚至超過了最初作戰方案擬定時的計劃,各部隊普遍認為無法在三天內完成預定任務,要求司令部延長進攻時間,強行進攻只能給部隊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對是否延長進攻時間的討論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裏引起了激烈爭論,以韋勒中將為代表的一大批作戰參謀不認可繼續延長攻擊時間,也不贊同讓部隊以提高傷亡率為代價而強行攻擊,他們認為既然預定目標是吃掉紅軍12-14萬人,那只要三天內達到這個目標就夠了,實現這一目標後的重點是盡快把進攻部隊完整地撤下來,而不必考慮三天後紅軍還剩多少。

以海因裏希為首的一部分作戰參謀則認為既然敵情發生重大變化就應該對策略進行重大調整,可考慮延長一天時間,並提前將計劃變更告訴前線部隊,以便他們能做出妥善安排。在最終戰果方面他們和韋勒中將是一致的,認為在敵軍總人數高達19萬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全殲他們是不可能的,必須有所取舍,對敵軍集聚起來的幾個密集死守點完全不必理會,只管削弱、消滅動搖虛弱之敵,但對目前尚未受到大規模進攻的27軍決不能輕易放過,應出動有力部隊發起進攻。

整整討論2個小時後,曼施坦因元帥最後拍板道:“調遣4個師進攻27軍,整體戰役時間延長一天。”

“4個?”韋勒愣住了,“現在我們的預備隊一共只有3個師,哪還抽調得出第4個來?”

“你少算了兵力。”曼施坦因笑道,“留下第168步兵師,將其余4個師都開上去——2個德國步兵師,一個哥薩克騎兵師,一個卡爾梅克騎兵師……”

“哦……”韋勒恍然大悟,“可這樣一來整個集團軍群司令部手中就只剩1個師了,除炮兵和技術部隊之外就只有一點警衛部隊了,羅斯托夫方向的防禦兵力實在太單薄了。”

“我們還有一個師。”

“還有?”

“俄羅斯解放軍第1師。”曼施坦因一字一頓地說道,“所有力量都必須用起來,讓他們擔任羅斯托夫的守衛,由第168師承擔機動防禦任務。”

眾人大吃一驚,“長官,萬一……萬一……”韋勒後面半句話沒說出來,但大家都懂他的意思:萬一俄羅斯解放軍不可靠而反水,今天夜裏就能包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的餃子。

“為什麽不讓他們去前線進攻呢?”海因裏希勸解道,“那樣至少更安全一些。”

“他們的戰術結構與指揮水平還不足以勝任這種穿插作戰。”曼施坦因苦笑著搖頭,“他們都是來自於原各支紅軍部隊的俘虜,各環節還在磨合之中,貿然放出去進攻容易造成上下指揮脫節。”

“但……政治上如果不可靠卻會要了我們的命。”韋勒再次提議道,“是否讓他們和卡爾梅克騎兵師的角色換一換,我認為還是卡爾梅克人可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