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黑海之戰(3)

11月3日拂曉時分,博斯普魯斯海峽之外的觀察點,擔任執勤任務的土耳其瞭望哨伊爾迪雷·巴斯圖爾克忽然驚叫起來:“船!好多船!”

“不要大驚小怪,海峽裏哪天沒有船了?”睡眼惺忪的同伴責怪他,“一大早就擾人清夢,真是的。”

“不,你看看,軍艦,全部是軍艦,還掛著希臘旗呢。”

“希臘?”同伴驚訝了一下,湊到高倍望遠鏡上一看,嘖嘖稱奇起來,“果然,一、二、三……媽呀,19條軍艦,希臘這是準備打上門來了?”

“快快快,拉響緊急警報。”

緊急警報很快就響了起來,所有人都被驚動了,望著海峽外那數目驚人的軍艦,大家都感覺難以置信: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裏面既有兩三萬噸的戰列艦,也有7-8千噸的巡洋艦,還有1-2千噸的驅逐艦,實力已完全壓倒土耳其那孱弱的海軍了,要知道土耳其現在可只有一艘老掉牙的嚴厲號(即一戰德國戰巡戈本號)撐場面。

“希臘向我們宣戰了麽?”一個士兵瑟瑟發抖地問道。

“沒有……至少沒有通知”他的同伴反應似乎也不比他好到哪裏去,整個聲音都在顫抖,也不知是清晨的冷風還是心中的恐懼。

很快士兵們的害怕消散了一多半,因為對面艦隊打出了“申請通過海峽”的旗語。哈坎·提拉夫是海峽防區的最高指揮官,他一方面命令各處炮台做好應急準備,另一方面又準備派人去了解對方情況——既然對方規規矩矩發了“申請通過”的消息,他不能不予以查看處理。

“派交通艇去問問情況,了解一下到底怎麽回事……”他自言自語地告訴手下,“如果有危險讓他們自行處置。”

半個小時以後交通艇上傳來的消息讓他啼笑皆非:“報告,這是希臘艦隊,準備去保加利亞進行訪問,艦隊指揮官附有希臘官方文件,希望我們根據公約放行。”

“見鬼,我們與希臘人做了幾百年的鄰居,我怎麽不知道希臘人什麽時候突然有了如此龐大的海軍艦隊?”

好在他的參謀長不笨,一邊擦去額頭的冷汗,一邊在拼命翻動《簡氏戰艦識別手冊》,對照輪廓與手冊上的圖案最後總算是發現了端倪,他驚叫起來:“這是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老戰列艦海洋號與前無畏艦孔多塞號,重巡洋艦科爾貝爾號、阿爾及爾號、迪普萊克號……天哪,這全是法國人的軍艦。”

“法國軍艦怎麽會掛上希臘海軍的旗幟跑到土耳其來了呢?”哈坎·提拉夫百思不得其解。

沒錯,這就是霍夫曼絞盡腦汁從貝當和達爾朗手裏拿到的法國土倫艦隊主力,雖然他把一票法國軍艦包括配套設施與裝備都弄到了手,但像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號、普羅旺斯號這樣的傷病號顯然沒法再帶出來使用,他們只能留在意大利繼續維修了。特別是敦刻爾克號戰巡和普羅旺斯戰列艦法國人已維修了一半,但因為缺乏資源與工人懶散的原因,遲遲未能完工,英國人在弩炮行動中留給他們的傷口還清晰可見。

這次對法國軍艦在意大利船廠維修的事情霍夫曼與雷德爾均予以了足夠重視,不但調派了國內船廠的工人,還準備撥付一大堆材料與裝備。按照海軍司令部的評估,敦刻爾克號和普羅旺斯號如果要重新投入使用必須經過大改,考慮到普羅旺斯號畢竟是已有30年歷史的老艦了,霍夫曼最終放棄了對該艦進行大手術的想法,只要求修復到可以使用的地步,至於較新的敦刻爾克號則擬定了一攬子改造、修繕計劃:

首先,軍艦上那滑稽得有些可笑的主炮(2座4聯裝330mm)是不能再用了(部分火炮在弩炮行動中被英軍打壞),首先必須全部換成德國產的283mm主炮(與沙恩霍斯特號一樣),因為無論是意大利還是德國海軍都沒有裝備330mm這個口徑火炮,一旦從法國弄來的炮彈打完,如果想繼續沿用的話還要再新開一條生產線(法國人自己制造的炮彈鬼知道到時候能不能打響),幹脆換成自己熟悉的283mm艦炮(2座3聯裝)更為靠譜。至於敦刻爾克號庫存的330口徑炮彈全部在意大利港口檢修、補給時讓斯特拉斯堡號帶了去。擬更換的283mm口徑主炮雖然威力比330mm看著要小一點,但其發射速度遠高於法國貨,如果以單位時間衡量,彈藥投放量並不遜於原有水平(少2門的因素不考慮在內)。而且更替後的火炮水平才更符合實際,因為敦刻爾克號只有2.5萬噸級別的水平,裝330mm屬於小艦拉大炮、不恰當地堆砌武力,更要命的是法國人還把所有主炮全部堆在前甲板,更加劇了頭重腳輕的情況。修改後整體減重不少,有利於軍艦重心下移並提高穩定性。

其次,軍艦後部奇怪口徑的副炮群全部拆除(16門130mm副炮),130mm口徑也是法國海軍的獨門武器,與德意並不通用,只能無情砍去,海軍本還想在原位置安裝150mm口徑副炮(從齊柏林號航母上拆卸下來),但霍夫曼大手一揮說用不著這些副炮了,後部甲板在他授意之下被設計為徹底清空並騰出空間安裝航空甲板平台(本身就是水平裝甲防護的一部分)。敦刻爾克號整體艦長215米,因為主炮和艦橋都在前部,後部甲板清空後安裝航空平台後長度可達到105米左右的水平,如果是新試驗的Bf-119能搭載32架(28架+4架備用),如果考慮Me-155與Ju-87C的搭配,大約能搭載28架(22架+6架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