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貝當的選擇

一戰英雄、法蘭西國家元首兼維希政府靈魂亨利·菲利浦·貝當元帥完全老了,所有接近、了解這位已是86歲高齡仍擔任著法蘭西最高統治者的人都這麽認為。

他的頭發全白了,皮膚松弛下來,步伐也變得踉蹌,不依賴拐杖或者他人攙扶根本走不了路,精力和記憶力大幅度衰退,一雙老眼軟弱無力地低垂著,口角時不時不由自主地滲出口水,甚至在高層開會時他都可能隨時打瞌睡。在平時的行政工作中,他將日常事務與具體工作全部委托給了總理兼政府首腦賴伐爾去操辦,他只是簡單地說好或者不好,然後履行一下必要手續而已。但即便這樣,依然沒有人敢小看這位聲名顯赫的風雲人物,因為在議論大事、做出重大決定時他那渾濁的眸子裏總會迸射出震懾人心的精光來,他的威望仍然足以統領全局,沒有他的拍板,維希政府不可能做出任何重要決定——這時候他就是法國的王,連賴伐爾也不敢忤逆他的意思。

今天他要會晤的是弗朗索瓦·達爾朗,法蘭西海軍上將、三軍總司令,剛剛風塵仆仆地從北非返回國內。貝當元帥的侍從們知道,為了這次召見,老元帥已整整斟酌了五天,最後才下定決心,同樣為了準備這次會面,這位86歲的老人特意在下午先午睡了3個小時,為的是保持在會談中的充沛精力。

“尊敬的元首,看到您身體健康、氣色出眾,我感到無比高興。”達爾朗現在才不過61歲,正是政治家的黃金年齡,他看到貝當似乎想站起來迎接他,連忙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攙扶住這位老人並表示問候,同時示意他不必起身。

“看到您渾身充滿幹勁的模樣,我就感覺法國還有希望。”貝當問道,“北非近來情況如何?”

“美國人、德國人都有代表前來秘密活動、拉攏,但我沒理會太多,僅僅予以一般性地敷衍。”達爾朗說道,“局勢在我控制之下,所有官兵都始終如一地忠誠於法國與元首您。”

“那些戴高樂分子呢?”

“有一些活動得比較厲害,但讓我抓了起來,整體而言無損大局,具體如何處理還需要征求您的意見。”

“秘密關押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韌勁,如果幾個月以後他們還能不改初衷,可以秘密放他們去倫敦——既然他們這麽想去找戴高樂的話。”貝當交代道,“我想他也不喜歡容易變節的分子吧?至於那些首鼠兩端、很容易就叛變的動搖分子,放著也是禍害,該處理就處理吧。”

“是,閣下。”達爾朗沒想到貝當居然會這麽說,他露出奇怪的神色,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對我的意見有異議?”

“這個……略微有點奇怪。”達爾朗說道,“我還記得您當初一力要求以叛國罪缺席審判戴高樂死刑呢。”

“呵呵。”貝當忽然露出如頑童般的笑容,“那是做給德國人看的,不然我們怎麽過關?真想要他死我為什麽不派刺客?英國方面有的是我們的人。”

“可惜他不能理解您的寬宏大量與一片苦心,居然肆無忌憚地攻擊我們,還甘願為丘吉爾火中取栗。”

“戴高樂是個人物,他只是和我們政見不合,但為了法國的心思我是理解的,行事操之過急、不擇手段也是年輕人辦事的通病,只希望他別中了丘吉爾的圈套。再說,政壇不就是這樣奇怪麽?1916年抵抗到底的法國英雄變成了1940年投降敵人的賣國賊……”

達爾朗知道貝當說的是他自己,早在1939年就有人建議貝當去競選總統,他笑著拒絕了,並說道:“總統是戰敗後的元帥來充任的職務。”沒想到後來一語成讖。達爾朗誠懇地安慰貝當道:“您千萬別這麽想,這對您不公平,是您將法國從懸崖邊拉了回來,任何一個有良心的法國人或者歷史學家都不會忘記您不惜聲名拯救法國的功績,這種功績不會因為戴高樂分子的抹黑而消失,有些時候忍辱負重比慷慨一死更為艱難。”

“算了,先別說這些了。”

寒暄完畢,達爾朗奇怪地問道:“您這次急著召我回國有什麽重要事情?”

“確實有重要決策。”貝當揮了揮手,侍從們機敏地退了下去,“聽說過德國人和我們秘密洽談的消息麽?”

“有一點,但不知道詳細情況。”達爾朗露出憤慨的神色,說道,“您知道的,賴伐爾總理把持著一切,他對我有成見。”

“不能完全怪他,是我吩咐保密的——因為這件事情太大了。”貝當遞給達爾朗一份文件,“不過現在可以告訴你,文件上面是一個月前德國人發來的照會,上面列舉了一些合作事宜,內閣與政府經過深入討論,除個別條款進行修改外已基本同意接受,明天是德國人給我們的最後答復日,但我想在此之前聽聽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