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走投無路的日本(7)

科爾心想:幸虧訓練不用死人,否則這武器還真沒法用,倒是日本人的小聰明挺不錯,我在德國怎麽就沒聽說想出這樣的訓練辦法呢?

“那個……”豐田副武陰沉著臉走了過來,嘴張了一下,說了半句沒頭沒腦的話後忽然又停在那裏,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擠出下面半句,“現在……報名……特攻隊有多少志士了?”

“我們已成功培養出十多名隊員了,他們是整支隊伍的種子,已全部熟練掌握了火箭操縱技能,不得不承認這玩意上手比開飛機容易得多,操作也簡單,連我都會開!”大西指了指那些頭纏“必勝”白布,身著海軍軍服的特攻隊員說道,“他們很多人都不適宜開飛機,但又有強烈的挺身為國願望,所以被選拔進來了。”

“都是自願的麽?”井上成美問道。

“都是自願報名寫申請書後才能參加,很多人還咬破手指寫了血書,沒有視死如歸的勇氣是不能承擔特攻任務的。”

科爾心裏一陣突突:寫血書報名參加特攻隊,日本人的民族個性果然如元首所說的那樣——瘋狂起來是抵擋不住的。

“大西君,先制作100枚吧,部署在布幹維爾島等地,他們那兒或許用得著。”豐田副武露出肅然的神色問道,“11月底前能完成麽?”

“這麽急?”大西瀧治郎有些驚訝,“隊員征募和培訓恐怕到不了這麽多。”

“那就加緊培養,局勢刻不容緩,實在不行去前線就地征募。”豐田副武說道,“該不是你對新武器信心不足吧?或者生產有難度?”

“那倒不是,生產、培養都不難,現在缺的是時間和人員,您應該知道執行這種任務技術是第二位的,視死如歸、一往直前的勇氣才是第一位的,除了前線將士和我們一部分高級將領,很多人還沒做好這個準備,心態也沒調整好。”

“連我的心態也沒調整好。”豐田副武嘆了口氣,“這是最後手段,按我的想法是最好永遠都用不上這種武器,但很多事情是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南洋群島的防守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你先準備好,等待軍令部的命令——沒有我和伏見宮總長的明確命令,誰都不準動用,哪怕隊員自己申請也不行。”

“明白。”大西自己的心態也很矛盾,他其實也不太想用這種武器,但正如科爾所說的那樣,一切為了打贏。想了想最後還是點頭應承下來,信心滿滿地表示:“100枚我不敢保證,30枚一定做到,是該讓美國人嘗嘗厲害了,不過,能不能請您給火箭取個名字?”

豐田副武用傷感的語氣說道:“就叫櫻花吧——火箭發射與爆炸如櫻花一般絢爛多彩而又迅速凋零,這份淒美永駐人間!”

離開試驗現場時,井上成美和科爾都默不做聲,只管想著自己的心事:東南前線的收縮命令看來已確定無疑的下達了,再結合下午談判的議題內容,幾乎可以肯定日本立場發生了明確改變。

上飛機之後科爾原以為是飛回東京參加會議,沒想到這架二式大艇在途中轉了個彎,往佐渡島的另一面去了,這時候外務部隨員才告訴他下午在佐渡島海軍秘密基地會議室進行外交洽談,外相古正之已提前等候在那裏了。

談判是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中進行,日本方面很重視,除外相古正之親自出席外,陸軍次官下村定和海軍次官井上成美也一同列席,由於是秘密商談,除了這三人與科爾以外沒其他人出席,反正科爾會日語,連翻譯都省了。到這時科爾才明白為什麽會把談判地選擇這麽偏僻的地方,日本方面完全是為了保密,由於都是老熟人了,古正之上來也沒過多寒暄,直接向科爾介紹印度獨立情況:

20世紀後,印度獨立運動從王公領導的武裝戰爭轉化為由國大黨領導的相對和平的民族獨立自治運動。後因鬥爭方式的爭論而發生嚴重分歧,國大黨也分裂為兩派:一派以甘地和尼赫魯為首,始終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路線,被視為溫和派;另一派以錢德拉·鮑斯為首,逐步轉移到開展武裝鬥爭的立場上而被視為激進派。一戰時英國為獲得印度上下的支持,空口白話許諾了印度自治,這使得溫和派占據國大黨上風,但隨著一戰勝利,英國所謂的自治與憲政改革無非是殖民統治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溫和派的主張便失去市場,激進派開始占據上風。錢德拉·鮑斯在此過程中籌建了印度青年學生組織——國民志願軍並擔任最高指揮官,他主張以武裝鬥爭的方式來反抗英國殖民者從而使印度徹底獨立。隨著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強化,印度次大陸被英國當作解決問題的主要場所而任意壓榨,矛盾日趨激烈,1938年鮑斯當選為國大黨主席,提倡激進路線並與甘地等溫和派產生激烈矛盾,最終他同國大黨決裂,後被英國殖民當局秘密逮捕。1941年他從加爾各答越獄逃亡莫斯科,請求蘇聯支持,未果後轉往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