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以俄制俄(1)

帶著初冬的氣息,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上將從柏林飛抵烏克蘭波爾塔瓦去拜見曼施坦因元帥,自從A、B集團軍群重新組合成南方集團軍群後,司令部也隨著戰線的調整搬遷到了這裏。

“這都是您新組建的部隊?”下了飛機的蔡茨勒很快注意到了機場外圍身著長罩衫、披著鬥篷、戴著羊皮帽,背後帶著長而鋒利的沙什克馬刀、完全迥異於德國裝束的騎兵部隊。

“是啊,那些全是哥薩克人。”已在機場等候的曼施坦因上來就給了蔡茨勒一個大大的熊抱,雖然蔡茨勒在軍中算是小字輩,資歷與幾個集團軍群司令相去甚遠,但卻居於陸軍總參謀長這樣顯赫的位置,據說又深受元首寵信,這讓所有人都不敢小看他。

“看上去數量還不少。”蔡茨勒稱贊道,“我聞到了彪悍的氣息,真不愧是天生的戰鬥民族。”

曼施坦因點點頭:“我們集團軍群的兩名騎兵指揮官,容格·舒茨(Jung Schulz)和李赫曼(Lehmann)中校各領導著一個哥薩克團,這兩個團分別以他們的名字命名。中央集團軍群也組建了2個這樣的團。這些團均有2000名士兵,我們還往裏面派了160名左右的德國軍官加強聯絡與控制。如果完成俘虜中哥薩克人的甄別,我們至少還能拉出4-5個團來。”

德國人種學家以特有的謹慎和仔細對哥薩克種群進行了調查研究,認為他們和斯拉夫人並沒有太大關系,反而在血統上屬於日耳曼人種中東哥特人的分支,是可予以信任的力量,東方占領區行政總局一直在征募哥薩克士兵,而霍夫曼有關扶持非俄羅斯民族獨立建國並組建軍隊對抗布爾什維克的意見下發後,各集團軍群均通過俘虜甄別和就地征募雙管齊下的辦法加快了組建步伐。

“看起來您的動作很快,而且還得到了他們的衷心擁戴。”看著哥薩克指揮官對曼施坦因畢恭畢敬的態度,蔡茨勒深有感觸地說道。

“那當然,哥薩克人還是很好用的,特別在清剿烏克蘭殘余遊擊隊過程中他們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好些軍官和士兵從我這裏領取了勛章。”曼施坦因笑道,“他們熟悉地形和氣候,對那些殘兵敗將的行為策略也十分了解,抓起來一抓一個準,光他們抓獲的遊擊隊分子就有上千人,現在治安已大幅度轉好了,再說組建非俄羅斯部隊對抗斯大林不也是元首的期望?非要說遺憾就是組建得太晚了。”

“他們有獨立建國的可能麽?”到了司令部裏,蔡茨勒問起這個敏感的問題。

“這事情我也很頭疼。”曼施坦因指了指地圖,“您看,這裏是庫班哥薩克自治區,他們擁戴一名叫瓦西裏·高茲科夫的領袖,他還建立了哥薩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並視元首為‘哥薩克人至高無上的保護者’,不過這個自治區不大,只有16萬人口,和他們接壤的是頓河哥薩克自治區,據說還有好幾個哥薩克自治區在籌劃成立,現在幾乎每個師都會碰到一個自治區,彼此都是哥薩克但卻互不統屬。我問過哥薩克人為什麽不聯合起來變成一個哥薩克聯盟共和國呢?他們的回答是聯合起來可以,可誰當領袖呢?這時候我就恨不得我手下有個哥薩克出身的將軍,他一出面十有八九能當上哥薩克人的元首和最高統帥,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團又一個團散落各地。”

望著地圖上烏克蘭與哥薩克勢力範圍重疊的陰影,蔡茨勒若有所思地說道:“照您這麽說,哥薩克們遲早會統一建國或者組建其他政治實體,他們會不會與烏克蘭建國起沖突?”

“烏克蘭人自己還在爭論不休,哪裏顧得上去和哥薩克他們搶地盤?不過我猜按柏林的想法是巴不得這些國家間有些不大不小的矛盾,方便我們作為中間人居間調停,我對此毫無意見,只希望別犯在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上面一樣的錯誤就好。”

曼施坦因是有所指的,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國一直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存在主權爭議,1919年還為此打過一仗,羅馬尼亞占有了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但兩國彼此間的爭奪與沖突一直存在,由於匈牙利與德國的關系更為密切,1940年德國調停兩國並強迫兩國簽訂了《維也納仲裁裁決》,將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北半部劃給了匈牙利。

結果這舉動兩頭不落好:羅馬尼亞埋怨德國強行劃走他的土地,而匈牙利抱怨德國沒把全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給他。雖然迫於壓力兩國一同加入了軸心體系,但彼此均視對方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哪怕到了東線戰場上也針鋒相對。別說互相幫助,能不互相開槍已是顧全大局了。德國只好用自己的部隊把兩國集團軍分開,面對這種棘手的局面霍夫曼也找不到好辦法,最後幹脆借著這次塞爾維亞會議的精神將兩國部隊數量減少後分開配置,匈牙利人去了中央集團軍群,而羅馬尼亞人留在南方集團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