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到底誰最蠢

蒙哥馬利在阿拉曼車站的指揮部裏勃然大怒,一開始他接到了第十裝甲師的告捷電報,說占領了特勒阿卡基爾並發現敵人已逃跑,他還十分高興,拉著德·拉甘和參謀們一起在商議古德裏安去哪裏的問題,但隨後沒多久發來的電報卻讓他當場拍了桌子:24裝甲旅遭遇了優勢敵人的伏擊並已被完全包圍,亟待解救。

“蠢!真是蠢到家了。”蒙哥馬利痛心疾首對手下說道,“告誡過他們不要盲目推進,告訴他們不要前後脫節,告訴過他們要每隔兩小時向我定時匯報消息、保持聯絡。一條都不聽,現在被包圍怪誰?怪我麽?”

幾個參謀心想:別的都還可以指責,唯獨2小時匯報一次消息的要求第十裝甲師還是不折不扣做到了的,仔細算算,從占領特勒阿卡基爾到拍發被包圍電報之間的間隔還不到2小時呢。

蒙哥馬利話是這麽說,氣也是這麽出,但並不代表他真能對此無動於衷,想了半分鐘後還是忍不住問:“距離他們最近的部隊是哪個?”

“第十裝甲師。”

蒙哥馬利擺擺手:“第24裝甲旅就是第十裝甲師的部隊,他們前去解救責無旁貸,但我認為光靠這點力量不夠,還必須依靠別的力量,我們原本的布置是?”

這時候南北兩路迂回包抄的部隊不約而同發來電報,謂在特勒阿卡基爾方向聽到激烈交火的聲音,暫時聯系不上正面突破的第24裝甲旅,請示下一步作戰行動如何推進,是繼續按原計劃迂回包抄還是改變作戰方案?

德·拉甘看了一下地圖:“在第十裝甲師之後是印度第4師,從北路迂回的是南非第1師和自由法國第2旅,從南路迂回的是新西蘭第2師和希臘步兵第1旅。”

“就沒有其他裝甲部隊麽?”蒙哥馬利問道。

德·拉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解釋說:“第十裝甲師本身就是裝甲部隊,北面的南非1師和南面的新西蘭2師都有自己的裝甲部隊,特別是新西蘭第2師,他們擁有的裝甲力量就相當於一個裝甲師。”

“沒有特別可靠的裝甲力量,而且數量不足,要打破包圍圈必須有裝甲矛頭。”蒙哥馬利沉吟片刻,“還能抽出別的部隊麽?我需要快速、純粹的裝甲部隊。”

“除了集團軍指揮部直屬的第1坦克旅外,其余純粹裝甲部隊不多了,除非讓已前撲的第一、第七裝甲師掉頭回來。”德·拉甘心有不甘地說道,“倘若命令他們臨時轉向特勒阿卡基爾去解救,我們就徹底放跑了沿濱海公路逃竄的敵軍。”

蒙哥馬利擺擺手:“這倒不用,古德裏安既然已在特勒阿卡基爾那裏圍住了第24裝甲旅,那麽沿濱海公路逃竄的多半是意大利人,要麽是部分德國軍隊,他的主力就不可能再跳出空隙去找第1、7兩個裝甲師的麻煩,因此用不著臨時轉向。拍電報給他們,讓他們小心一點,不要讓坦克與後面的步兵脫節太多,免得遭了一樣的待遇。”

“明白。”

“至於特勒阿卡基爾……”蒙哥馬利遲疑著,不知道能有什麽辦法可以為24裝甲旅快速解圍。

“我覺得我們的裝甲力量已經足夠了,不計算包圍圈裏第24裝甲旅的兵力,正面的第十裝甲師還有100多輛坦克,南面的新西蘭第二師有近200輛坦克,北面的南非第1師和自由法國部隊加起來也有80余輛坦克,累計數量接近400輛,已相當於兩個裝甲師的兵力,這個實力超過了德國人的裝甲力量,我們實在抽不出太多其他的裝甲部隊來了。”

德·拉甘倒是說了實話,進攻前3個裝甲師(第1、7、10)和新西蘭第2師共有近900輛坦克,加上集團軍直屬部隊和其他幾個師內的部分裝甲力量,一共構成了第八集團軍目前1200多輛坦克總數,看上去超過德國人不少,但一邊要追擊濱海公路上的逃敵,一邊要為特勒阿卡基爾的第24裝甲旅解圍,用起來感覺仍是捉襟見肘。蒙哥馬利只管和倫敦抱怨兵力裝備不足,可要是古德裏安手裏的家當和他換個位置,現在早就推到開羅去了。

“命令包圍圈裏的第24裝甲旅就地堅守,其余兵力由拉姆斯登少將指揮反包圍敵軍,我們爭取在特勒阿卡基爾解決古德裏安這個禍害。”

“只怕布朗準將堅持不了那麽久。”德·拉甘憂心忡忡地說道,“他畢竟只有一個旅……”

“蓋特豪斯少將的第十裝甲師目前怎麽樣?”

“他們正在和德國人交手,敵人是德國第15、第21裝甲師這兩個老對手,他們的阻擊打得很兇,第十裝甲師一時半刻打不進去,據蓋特豪斯少將說特勒阿卡基爾方向交戰很激烈。”

“古德裏安手裏還有個90輕裝師,如果敵人將兩個裝甲師用來打阻擊,則包圍24裝甲旅的部隊就太少了,估計是一個裝甲師協同90輕裝師在對付24裝甲旅,另一個在阻擊第十裝甲師,讓布朗準將必須堅持下去!”蒙哥馬利想了好一會,最後用斬釘截鐵的口氣說道,“給他們下達命令,第十裝甲師務必纏住當面敵軍同時施加足夠強大的壓力,包圍圈裏我軍所有部隊必須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等南北兩翼迂回包抄的部隊到位,就是我們反包圍德國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