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氣憤的丘吉爾

一股裊裊的青煙緩緩升起,在空中幻化出不同的形狀,下面是一個胖子坐在沙發上若有所思的模樣,他就是大英帝國現任首相、不列顛島上那個最著名的胖子——溫斯頓·丘吉爾。坐在他身邊的都是戰爭開始後大英帝國決策層的核心人物,今天他們重點要聽取外號“大C”、現任軍情六處處長斯圖爾特·孟席斯少將的匯報。

“你是說,希特勒在進行大清洗?”

“沒錯,從德國方面已公開宣布的事實和我們收集的情報來看,這是一次規模異常龐大的內部清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涉案的有帝國元帥1人(戈林),元帥6人(維茨勒本、勒布、克魯格、勃勞希契、博克和米爾希),大將或上將15人(貝克、霍普納、哈爾德等),還有少校以上軍官以上數百人,文官代表也有不少,包括原經濟部長沙赫特、萊比錫市長戈德勒、普魯士邦財政部長約翰內斯·波比茨,駐意大利大使馮·哈塞爾和外交部國務秘書馮·威茨澤克男爵等,據說還有一些大人物的名字尚未正式公開,比如我們的老對手卡納裏斯。”孟席斯在這些大人物面前顯得很放松,一直侃侃而談,“從已掌握的情況來看,德國內部反納粹勢力的組織和人員數量不少且大多集中在軍隊、財政和外交等要害部門。這些反希特勒力量絕大多數都是1933年納粹黨上台之後逐漸累積下來的,交織著左派、右派等各類形形色色的人物,不過目前還沒有發現共產黨人。不是說共產黨人不反對希特勒,而是他們從根子上反對整個國家。這些反希特勒小團體有各自不同的訴求與理想,對德國未來的發展與設想截然不同,也沒有統一的綱領與行動計劃,指導他們行動的唯一出發點和立場就是反對希特勒。這在軍隊內部表現得尤為明顯,軍內反對勢力大多數是老資格的軍官團成員,在希特勒篡奪軍權、粗暴幹涉軍政並對作戰計劃指手畫腳的過程中,積累了相當大的矛盾。”

“希特勒一口氣清洗了近三分之一的元帥,六分之一的大將或上將,數百個將校級軍官,他究竟想幹什麽?”工黨領袖、戰時內閣副首相兼自治領事務大臣克萊門特·艾德禮疑惑地問道,“就為了那些不知所謂的‘叛國集團’?”

“有人說這是一場德國式的大肅反……或者說,是又一場長刀之夜。”孟席斯謹慎地回答。

“不管怎麽樣,這結果都說明希特勒集團內部的分裂趨勢進一步明確了,特別是鷹巢大本營未遂炸彈事件強化了這種被迫害的心理,真是好極了——這不是我們幹的吧?”

“不是,首相先生,雖然我很想攬下這個功勞。”

“你們也可以嘗試著這麽幹。”丘吉爾滿不在意地揮揮手,“不管能不能成功,嚇嚇這個大獨裁者也是好的,如果每一次都能讓他發動一輪清洗,我們削弱納粹集團的工作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再過幾次他就找不到能替他打仗的將軍了,軍隊的戰鬥力將迅速下降——就像斯大林曾經幹過的那樣。”

丘吉爾習慣性叼著雪茄吸了兩口,繼續說道:“這些人中最值得注意的名字是戈林!這是跟隨希特勒發跡的人物,也是他親口指定的接班人,其角色和地位根本不是羅姆之流可以相提並論。現在居然被用‘叛國集團總頭目’這樣可笑的理由幹掉了,充分說明了納粹集團內部的傾軋是何等嚴重,我認為這個政權的高層如果不是人人自危也應該是戰戰兢兢了……”

孟席斯對首相的論述做了補充說明:“目前希特勒集團的權利進一步集中,除希特勒本人外,希姆萊、施佩爾、戈培爾、鮑曼幾乎掌握了所有權利,特別是施佩爾的地位上升很快,在總動員體系啟動後幾乎囊括了一切經濟大權,人稱‘經濟元首’。希特勒自己身兼陸、空軍總司令,還通過鄧尼茨控制了海軍主力,提拔了名不見經傳的蔡茨勒擔任陸軍總參謀長。清洗這批高級軍官後,現在他對軍隊的控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軍官團的信任也降到了最低程度。”

“這是我聽到過的最好笑的笑話,一個陸軍下士居然能兼任陸、空軍總司令。”丘吉爾哈哈大笑起來,“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件事做一些文章?”

“這些名字中或許還要加上一個隆美爾。”擔任外交部長、保守黨核心人物羅伯特·安東尼·艾登提醒道。

“隆美爾?”聽到這個名字,大英帝國的首相忍不住皺起眉頭,兩年來幾乎每個季度他都要從失利電報中看到這個名字,簡直成了他最不願意面對的人物,他驚訝地問道:“他也反對希特勒?為什麽?他不是元首的寵兒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