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定計(第2/4頁)

因此無論怎麽想,決戰對他秦國都不會導致最壞的結果。

當然了,這也是白起的無奈之策,畢竟有選擇的話,他還是更傾向於將聯軍拖個一年半載,這也同樣可以刺激到齊國對宋國的野心,但是眼前他沒辦法了,他無法承擔一旦被聯軍突破門水的重大責任。

『……接下來才是關鍵啊。』

目視著河對岸的聯軍徐徐撤退,白起神色凝重地想道。

而此時對面的聯軍,正朝著門水大營的方向撤退。

退至門水大營後,晉鄙與廉頗二人在解散麾下軍隊後,便徑直來到了蒙仲所在的主帳。

在見到蒙仲時,晉鄙與廉頗的態度出奇的一致。

比如廉頗就對蒙仲說:“郾城君體恤我趙軍,在下深感您的仁義,但在下認為,今日我軍撤兵實在是撤地太早了……當時只需再給在下一些時間,我軍說不定就能攻破對岸……”

“是啊。”晉鄙罕見地附和了廉頗的意見。

聽聞此言,蒙仲微笑著搖搖頭,安撫道:“我方有十五萬之眾,對面僅六七萬秦軍,只要方法得當,終究是可以突破門水的,何必因為急於一時,而讓麾下的士卒出現更多無謂的傷亡呢?”

廉頗與晉鄙對視一眼,都顯得有些無奈。

在蒙仲麾下聽用是什麽感覺,以廉頗為例,廉頗對於在蒙仲帳下聽用其實並無不滿,相反,他很欣賞蒙仲那種不存私心、不分彼此的統兵方式,在這一位帳下聽用,廉頗無需擔憂魏軍會不會為了減少自身的傷亡而叫他趙軍去死。

但讓廉頗有些抱怨的是,這位郾城君常常會發動一些虎頭蛇尾的戰事。

比如今日這次,他聯軍選出五萬精銳,浩浩蕩蕩殺向對岸,氣勢不可謂不強勢吧?大有一鼓作氣攻至河對岸的意思,為此廉頗還鼓勵麾下的兵將,表示今日定能突破門水。

可結果,總共才一波攻勢,他聯軍的傷亡人數加起來不過五千人,這位郾城君就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在廉頗看來,當時對面秦軍的傷亡也很慘重,他們當時完全可以繼續打下去,何必撤退白送對面秦軍一場小勝,主張秦軍士卒的士氣呢?

見廉頗與晉鄙有些不滿,蒙仲笑著安撫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把握住大局,哪怕讓秦軍得到一兩場小勝,這也沒什麽……相比較不惜代價地殺敵,我更傾向於減少己方的傷亡,我軍傷亡少,就有更多的選擇。”

“更多的選擇?”

廉頗似乎聽出了些什麽,驚訝地試探道:“莫非郾城君已有破敵之策?”

蒙仲笑而不語。

見此,晉鄙與廉頗二人皆為之驚詫。

這才過了多久,這位郾城君就有了對策?

片刻後,竇興、韓足、樂進等軍中將領,包括田觸與樂毅二人,皆陸陸續續匯聚於蒙仲的主帳,再次商議破敵之策。

在會議開始時,蒙仲帶著幾分無奈地笑容自嘲道:“今日,我本來想嚇唬一下白起,迫使他撤兵退讓,沒想到他的態度如此堅決……這是我的失策。”

包括田觸在內,帳內諸將都笑了一下,畢竟很難得才會看到蒙仲判斷失誤。

唯一樂毅沒有笑,一言不發地看著蒙仲,暗自琢磨著蒙仲打算從什麽方式突破門水。

說起來,自蒙仲率軍抵達門水大營這邊後,雖然二人平日裏並不少碰面,但私底下的見面,卻是一次也沒有——蒙仲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私下與他見面。

“好了。”

拍了拍手,蒙仲收起了臉上那無奈的笑容,沉聲說道:“通過今日的試探,白起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即他已決定不惜代價阻止我聯軍突破門水……我覺得,他可能是認為門水以西數百裏平川皆無險可守,因此決定在這條門水堵死我軍的進路……方才晉鄙與廉頗二人向我抱怨,說我撤兵撤地太早,但我認為,為突破門水而付出幾萬人的傷亡,這並不能算做一場勝利……再者,僅僅一條門水,就讓我軍付出了幾萬人的傷亡,那我聯軍還如何繼續討伐秦國?要知道這裏離秦國的都城還有數百裏乃至千裏的距離!”

『這一位……真打算攻到秦國的國都去啊?』

聽到蒙仲這話,帳內諸將皆不約而同地看向蒙仲,且神色古怪。

就連田觸與樂毅亦是如此。

一時間,帳內出現了詭異的沉寂。

這也難怪,畢竟中原各國組織的聯軍,迄今為止都沒有殺至秦國國都鹹陽的先例,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聯軍都會在函谷關碰壁,然後因為無法繼續攻入而放棄討伐;少數情況,秦國也會在這時候向諸國求和。

再結合秦國的強勢,以至於這些年中原各國討伐秦國的行動,都僅僅只是將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作為最終的目標,幾乎沒有多少人想過徑直攻到秦國的國都鹹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