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馳援郯城(第2/4頁)

“不。”蒙仲淡淡說道:“在下只是怕傷到宋王。”

“……”

聽到這不客氣的話,在旁的侍官、宮女、衛士紛紛色變,面面相覷之余,皆用駭然的目光看向蒙仲。

這也難怪,畢竟宋王偃的脾氣素來不好,以至於無論宮內還是在朝中,宋王偃身邊的侍者、臣子,大多都是小心奉承,哪怕是蒙仲那位被稱為正直的義兄惠盎,在不涉及原則問題的情況下,也是盡量撿好聽的說,免得激怒宋王偃。

世人指責宋王偃暴虐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當這位君主動怒的時候,他確實是會做一些暴虐的事,比如說,殺死忤逆他的臣民,甚至於是用弓箭射殺囚徒來取樂等等。

關於這件事,孟子曾經就跟蒙仲聊過,得虧宋王偃身邊有惠盎在,且宋王偃也信賴惠盎,因此在惠盎的規勸下,宋王偃總算時能遏制一部分骨子裏的殘暴,否則,恐怕與歷史上的夏桀商紂真沒有多大區別了。

只見在從旁諸侍官、宮女、衛士心驚膽顫的注視下,宋王偃在聽到蒙仲那番不客氣的話後,先是面色陰沉地瞪著蒙仲,隨即忽然哈哈大笑:“你這小子,還是一無既往的不討喜。”

『大王竟是不怪罪此人無禮冒犯?』

從旁的諸侍官、宮女、衛士們簡直難以置信。

要知道方才,當宋王偃沉下臉的時候,他們怕是作為居外人,亦是被嚇得心驚膽顫。

可誰曾想到,眼前這位君主最後居然笑了出聲。

難道就因為這個蒙仲是惠相的弟弟?

不對呀,就連惠相都不會這麽跟這位君主說話。

就在眾人對此百般不解的時候,宋王偃招招手將一名衛士召到面前,繼而將手中的利劍遞給了後者,旋即,他從一名宮女的手上拿過衣袍,披在身上。

期間,他仍與蒙仲閑聊著:“前段時間,秦國的魏冉拜訪了寡人,聽他說,魏國派了翟章與你率援軍支援我宋國……陶邑收復了?”

蒙仲點點頭說道:“已被我方收復,如今正由景敾駐軍。”

聽聞此言,宋王偃微微點了點頭,旋即又忍不住問道:“陶邑的損失……嚴重麽?”

“所幸並不嚴重。”

說著,蒙仲便將陶邑的大致情況說了一遍。

當得知陶邑幾乎是毫無損失被秦魏聯軍收復時,宋王偃微微動容,神色復雜地看著蒙仲。

以己度人,宋王偃當然知道無論是司馬錯也好、翟章也罷,都不會去管陶邑的損失是否嚴重——可能在這兩位看來,他秦魏聯軍此番幫宋國奪回陶邑,宋國只有感激他們,哪有什麽資格去要求他們必須完好無損的奪回陶邑?

想來,也只有蒙仲這個宋人,才會真正去考慮他宋國的利益。

想到這裏,宋王偃用他的稱贊方式點點頭說道:“你做得很好……陶邑乃是我宋國的大邑,占得全國稅收的近兩成,若陶邑遭到破壞,我宋國的損失就大了……你做得很好。”

聽到這話,蒙仲抱抱拳說道:“這是秦魏聯軍以及景敾軍司馬的共同努力,並非在下一人之功。”

聽到這話,宋王偃微微一樂,在聞言斜睨了一眼蒙仲,似笑非笑地問道:“是景敾托你在寡人面前替他求情?”

蒙仲沒有說話。

畢竟,在他率軍離開陶邑時,景敾確實有拜托他在宋王偃面前求情,是故他方才才會提及景敾。

見蒙仲不說話,宋王偃輕笑道:“看來被寡人猜中了……這個景敾,作戰不力,輕易就被李兌奪取了陶邑,你說寡人要如何處罰他才好?”

瞥了一眼宋王偃,蒙仲淡淡說道:“幾年前在下便看出,景敾軍司馬並不是很擅長帶兵打仗,不過卻對宋王忠心耿耿……數年過去了,不擅長帶兵打仗的景敾卻還擔任著軍司馬之職,我想其實在下並不需要擔心宋王會因為我替他求情而額外重罰他。”

“……”宋王偃盯著蒙仲看了片刻,微微皺了皺眉頭:“你還真是不討喜……你也是這麽對魏王說話的麽?”

“怎麽會?魏王可不曾得罪過在下……”蒙仲淡淡說道。

『這小子真是什麽話都敢說啊……』

從旁的諸侍官、宮女、衛士們,已被嚇得面如土色,生怕宋王偃被蒙仲激怒,以至於連帶著他們也遭了秧。

但奇怪的是,盡管蒙仲說話如此不客氣,但宋王偃還是沒有動怒。

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是真正在乎他宋國的忠義之士,盡管此人如今在魏國擔任要職。

宋王偃雖然性情暴虐,但還真沒有殺過心系國家的忠義之士,他以往殺的,要麽是那些表面一套、背地裏一套的家夥,要麽就是那些只懂得阿諛奉承的。

至於像惠盎那種重臣——雖說惠盎少不了在原則問題上與宋王偃起爭執,多次氣得宋王偃直呼要殺死惠盎,但事實證明,惠盎如今還活得好好的,而且依然還是宋國的國相,還是宋王偃最信賴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