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大戰前夕(一)(第2/4頁)

“那些,談不上是真正的步卒吧?只是一些下了馬的騎卒而已,即便輕易將其擊潰,也不能表示騎兵就能克制步卒,至少弩兵的方陣,騎兵就很難突破……別不信,若我擺下弩兵陣,你二人有信心突破麽?”

“三段射?”

華虎愣了愣,表情古怪地說道:“那不能算吧?”

在旁,蒙虎亦不滿地說道:“阿仲,拿三段射的弩陣來比較,這太賴皮了吧?只要有足夠的弩矢,無論是誰都無法突破好不好?這不能作為例子。”

的確,三段射弩兵戰法的最大弱點,就在於那種連綿不絕的弩矢壓制,需要消耗太多的弩矢,回想去年入冬前秦軍對陽關的佯攻,前後不到一刻辰,陽關的五千名弩手就消耗了幾萬支箭矢,若沒有數以幾十萬的箭矢儲備,似這種戰法根本玩不上幾次。

“好好好。”

見蒙虎與華虎二人對自己的舉例很是不滿,蒙仲想了想說道:“那就以步卒作為例子,在我看來,戈盾手就完全有能力抵擋騎兵的突襲……像這樣,將高達一人的盾牌杵在地上,架上長達一丈半甚至兩丈的長戈與長矛,待騎兵突近時,騎兵的長戈還未觸碰到對方,對方的長戈與長矛就能將騎兵戳刺下馬,介時,你二人該如何破解?”

“這……”

蒙虎與華虎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見二人面露沮喪之色,蒙仲想了想說道:“其實在我看來,你二人的主張是可行的……如果鑄造鐵甲武裝騎兵,騎兵即可不懼刀劍、弓弩……”

“鐵甲?”

蒙虎與華虎愣了愣,旋即臉上綻放幾許精光。

可不是麽,用鐵鑄造的甲胄,這豈非要比多穿戴幾層甲胄更為堅固?

然而此時,卻見蒙仲攤攤手說道:“問題是,我方城負擔不起……眼下我方城四萬余軍隊,還有約五千人沒有足夠的甲胄,哪有能力給騎兵配備更多的甲胄?更別說用鐵鑄造甲胄。”

一聽這話,蒙虎與華虎不禁有些失望。

按照他們的性格,相比較率領騎兵尾隨在敵軍身後伺機騷擾,他們更傾向於趁其不備直接率軍突襲,畢竟這樣的戰法最直接有效,很有可能一舉將敵軍擊潰,相比之下在遠處射箭騷擾,充其量只是讓敵軍出現些許傷亡與士氣上的打擊,哪怕相等兵力,也需要墨跡很長時間才能將其覆滅。

打個比方,以一千名秦軍對一千名方城騎兵,按照以往的遊擊戰法,方城騎兵想要覆滅這一千秦卒,就至少得困對方幾日,困到對方幹糧耗盡,被迫移動,以至於陣型上出現破綻,此時方城騎兵才有機會將其擊破,而倘若對方兵甲齊全、糧食充足,這一千名秦兵擺出仿佛鐵桶般的方門陣,騎兵幾乎是沒辦法以微小代價將其擊破的。

當然,倘若敵方不清楚騎兵的威力,倒是可以辦到,但問題是,秦軍那邊現如今越來越懂得該如何對付方城騎兵,以至於每當有數百人規模的小股秦軍遭遇方城騎兵,他們就立刻擺出方門陣,既不追擊,也不逃跑,就等著主力軍與主營那邊派人支援,在這種情況下,方城騎兵拿這些秦軍步卒毫無辦法,充其量就只能遠遠射幾箭,殺死幾個倒黴的家夥而已。

因此蒙虎、華虎二人認為,騎兵必須沖擊步兵方陣的能力,否則,騎兵的威脅將大打折扣。

聽到他二人的主張,讓蒙仲想到了另外一種騎兵,一種專門用來沖擊敵軍陣型的騎兵,重騎兵。

目前他方城騎兵,只能說是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輕騎兵,面對真正全副武裝、且結成兵陣的步卒,幾乎不具備沖擊陣型的能力,但重騎兵就辦到,人馬俱甲的重騎,不懼戈盾、不懼弓弩、不懼騎兵,一旦展開沖鋒,其威力幾乎是無人能擋,唯一的問題是,打造一支重騎兵的花費實在太大,幾乎是打造同等輕騎兵的三倍以上。

更關鍵的是,重騎兵的局限性實在太大,倘若沒有其他兵種的協助與保護,他們太容易被相同數量的輕騎兵活活戲耍至死——蒙仲很清楚,一千名輕騎兵想要玩死一千名重騎兵,那幾乎是沒有任何難度。

考慮到這些原因,蒙仲並不打算組建一支重騎兵。

他對蒙虎、華虎二人解釋了一番其中的道理,隨即安撫道:“此事日後再說罷,現如今,我方城還負擔不起你二人所說的重甲騎兵……倘若日後我有幸升任大司馬,那時我或許會考慮打造一支重騎兵,讓你倆去耍耍。”

“大司馬?”蒙虎表情古怪地說道:“那得好久啊……怕不是要十年?”

蒙仲翻了翻白眼。

而在旁,華虎摸了摸下巴說道:“既然鐵甲騎兵暫時無法負擔,那……倘若我等繳獲了敵軍的甲胄,先可以讓騎兵們多穿戴幾層甲胄,就像魏武卒那樣,阿仲,我覺得,騎兵必須具備沖擊敵軍陣型的能力,否則,騎兵的威脅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