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第4/4頁)

宋國是目前齊國周邊唯一膽敢反抗齊國,且有能力讓齊國元氣大傷的國家。

想到這裏,蘇秦故意開口道:“想不到宋國國雖小,卻有這般膽氣……”

一聽這話,齊王田地心中對宋國更加記恨,當即命令田章道:“既然大司馬已回國,不如先助高丞擊退莒縣一帶的宋軍,隨後再思進兵宋國之事!”

言下之意,這場仗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對此,田章亦沒有辦法,只能從命。

次日,田章便從臨淄前往莒縣,準備幫助齊將高丞擊敗宋將戴不勝、戴璟二人。

說實話,他一開始亦覺得此行十拿九穩,可萬萬沒有想到,就像逼陽藏著一個蒙仲,戴不勝、戴璟二人的軍隊中,亦藏著一個樂毅,這使得縱使有田章加入指揮,齊將高丞短時間內亦無法擊敗戴不勝與戴璟二人,奪回莒縣。

而與此同時,宋國已經展開了反攻。

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宋王偃任命太子戴武為上將,並增援逼陽三萬軍隊,命太子戴武收復滕縣、薛邑兩地。

太子戴武不通兵事,便將指揮權交給蒙仲,讓蒙仲指揮這場戰役。

於是蒙仲便立刻派戴盈之、蕭戧二人進攻薛邑,試圖截斷齊軍的歸路,將齊軍徹底包圍。

得知此事後,齊將田敬大驚失色,連忙與田觸、田達、鄒習等齊將一同,從逼陽一帶撤離,回援薛邑。

畢竟薛邑如果有失,十萬齊軍將身陷宋國的包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見齊軍從逼陽撤兵,蒙仲留下五千兵力防守逼陽,旋即率領其余軍隊徑直前往薛邑的治縣「靖郭」,與戴盈之、蕭戧等人匯合。

考慮到田敬、鄒習、田觸、田達等齊將麾下軍隊合計仍有八萬之眾,比宋軍的數量更多,蒙仲便放棄與齊軍正面交鋒,轉而派人偷襲齊軍的糧道,導致田敬、鄒習、田觸、田達四將被困靖郭城,明明有超過宋軍的兵力,卻因為糧草不繼而無力與宋軍交戰。

期間,因為缺糧,齊軍在薛邑、滕邑境內搶掠糧食,致使許多當地平民被殺。

這使得齊軍的名譽再次下跌,反觀宋軍這邊,卻因為太子戴武無償收容逃亡的薛人、滕人、宋人,使得這位儲君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地位直線上升。

待等到十月份,田章、高丞二人還是沒能攻克莒縣,徹底驅逐戴不勝、戴璟、樂毅幾人率領的宋軍,然而在薛邑這邊,齊將田敬等人卻因為糧草的關系即將支撐不住。

在無奈之下,田敬決定放棄薛邑,退回齊國,如此一來能保全麾下十萬軍隊,二來能順勢夾擊莒縣的宋軍。

但遺憾的是,蒙仲時時刻刻關注著齊軍的動靜,又豈會坐視這支十萬人的軍隊逃離?

得知田敬棄守薛邑後,蒙仲連薛邑都顧不得收復,以太子戴武的名義,命景敾、戴悉、戴盈之、蕭戧等將領率領麾下軍隊追擊齊軍。

薛邑至莒縣,幾乎有五六百裏的路程,在數支宋軍鍥而不舍的追擊下,十萬齊軍一敗塗地,沿途被宋軍斬首兩三萬,又有兩三萬人投降,最終只剩下約五萬兵力,在田敬、田觸、田達、鄒習等將領的率領下,逃到了莒縣。

而遺憾的是,這會兒戴不勝、戴璟、樂毅等人已經得知了此事,見田敬、田觸、田達、鄒習等齊國將領率領敗軍撤回莒縣,亦識相地放棄莒縣,向南後撤退百裏。

畢竟此時已臨近冬季,而莒縣也只不過是一座城墻破舊的城池,遠不如逼陽堅固,若戴不勝、戴璟、樂毅幾人不能趕在冬季來臨前撤退,那麽接下來,他們無疑將品嘗田敬等人在薛邑嘗過的滋味,被齊軍切斷歸路。

十一月,太子戴武入駐郯城,準備以這座城池作為後方,繼續與齊軍對峙。

而齊國則陳重兵於莒縣。

考慮到莒縣城墻破舊,齊王田地下令徹底翻修、增固莒縣的城墻,防止這座城池再次被宋軍攻破。

畢竟從地理位置來說,莒縣乃是臨淄南邊的門戶,只要扼守住莒縣,宋軍就不敢過於深入齊國腹地,其效果跟逼陽是一樣的。

又過幾日,天氣迅速轉冷,且降下大雪。

因為天氣的關系,齊宋兩國默契地選擇停戰。

此舉意味著今年齊宋兩國的戰爭就此結束,而不可思議的是,這場仗最終竟然是以齊國的戰敗而終結,畢竟齊國此番非但沒能吞並宋國,反而又丟掉了郯城、蘭陵等幾座城池,更要命的是,其國內腹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蒙仲、樂毅、蒙虎幾人功成身退,在告別了太子戴武與諸宋國將領後,駕馭著戰車返回蒙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