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勸說(第2/4頁)

“不!”

蒙仲正色說道:“趙主父想要的,是即便禪讓了君位後,趙國的臣民仍念著您的好,念著您為趙國所作出的貢獻,並且,在趙主父作出重大決定時,舉國上下仍會像從前那樣,全力支持您。”

“……”趙主父皺著眉頭抿了下嘴唇,一時間沒了話。

因為蒙仲所說的,確實就是他想要的。

趙主父的性格,與他的父親趙肅侯非常相似,崇尚武力,畢生致力於使趙國變得更加強盛,他其實是不喜歡坐在宮殿內批閱國家的法令的。

因此,他前幾年才做了一番嘗試,即讓太子趙何繼位,代替他處理國家內政,而他則率領趙國的軍隊南征北戰,使趙國軍政分離。

但事實證明,這次嘗試失敗了,趙國的臣民無法適應這種模式,國家的權力逐漸流向趙王何,以至於趙主父這邊逐漸失去權力——這才是趙主父與趙王何最大的矛盾所在。

至於趙主父不喜趙王何,甚至於越來越反感趙王何,這只是後續的矛盾。

“我與君上談論過此事。”

見趙主父抿著嘴唇不說話,蒙仲壯著膽子繼續說道:“據我所知,君上亦自幼尊敬您、憧憬您,只是趙主父您嫌棄他體弱多病,並不與他親近……但即便如此,君上還是很感激您立他為太子,甚至於立他為君,且君上也從來沒有與趙主父您爭奪權力的心思。就連我亦認為,此事完全沒有必要……說句不好聽的話,趙主父您如今已年近半百,還能在人世多少年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待您過世後,趙國上下自然會以君上為尊,君上何必做多余的事?”

“你這小子……”見蒙仲竟然敢談及自己的壽活,趙主父又好氣又好笑。

但仔細想想,蒙仲的話倒是也有幾分道理。

不可否則,自春秋以來,各國王室不乏有父殺子、子殺父的醜聞,但那些醜聞的前提,是父子二人皆對權力有著強烈的渴望與執著,而趙王何,自幼性格懦弱,怎麽敢做出這樣事呢?

且趙主父其實也沒有想要徹底架空趙王何的意思——架空了趙王何,誰為他治理趙國內政,使他能毫無後顧之憂地與諸國征戰?

從始至終,趙主父想要的只是趙國的軍權,以及地位超過趙王的名分而已。

而今日聽蒙仲所說,趙王何似乎並不想要插手軍權,並且,願意真心尊捧他這個“主父”?

“這是我兒趙何的意思?”趙主父驚訝地問道:“他就不怕失去權力麽?”

蒙仲搖搖頭說道:“君上貴為趙君,怎麽會失去權力?他只是尊重趙主父您。無論哪位君王,都是有父親的。尊敬自己的父親,順從自己的父親,這即是孝順,舉國上下,難道還會有人為此指責君上麽?或者對此事不滿麽?”

“……”

趙主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平心而論,倘若趙王何當真是真心尊重他,願意將舉國的軍權都交給他征戰,並且尊重他作為“主父”的名分,那他與趙王何,倒是還真沒什麽矛盾。

不!

還是有矛盾的:即他近些年越來越喜歡勇武且與他性格相似的長子公子章,不喜歡性格懦弱的趙王何。

『……』

趙主父陷入了沉思。

見此,蒙仲小心地試探道:“趙主父,對此您意下如何?只要您與君上聯手,即能立刻在趙國施行變法改革,介時,似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等人,皆無力抗拒您二人。”

趙主父聞言點了點頭,說道:“你這番話,確實很有道理,只不過……趙章呢?”

他擡頭看向站在一旁的蒙仲,語氣莫名地說道:“據我所知,公子章與田不禋皆待你不薄,而你,卻勸我與趙何化解幹戈,似這般,將公子章置於何地?蒙仲,你在我身邊多時,且與趙何、趙章、肥義等人也熟絡,相信有些事也瞞不過你,我對你索性也就實話相告,趙章一心想要奪回本該屬於他的權力與地位,而我,亦想彌補當日虧欠韓氏、虧欠趙章的愧疚,倘若我聽取了你的建議,豈不是又一次讓趙章面對絕望?”

聽聞此言,蒙仲皺著眉頭說道:“公子章那邊,我會再去勸說……”

“……”

趙主父的臉上,露出幾許怪異的表情。

旋即,他微微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就去嘗試勸說趙章看看罷,若是趙章願意放棄,我便聽取你的建議,否則……此事你就莫要再提了。”

“……喏。”

蒙仲稍稍遲疑了一下,拱手而退。

看著蒙仲離去的背影,趙主父臉上露出幾許沉思之色。

對於蒙仲,趙主父一向寄以厚望,但今日蒙仲勸說他與趙王何和解的做法,還是讓趙主父有些不喜。

尤其是蒙仲口口聲聲表示「首先是他趙主父的臣子、其次是趙國的臣子、再次才是趙君上的臣子」,卻一個勁地為趙王何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