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

德川家康雖然得到了豐臣秀吉的器重,可是在場的人誰都知道,德川家康遠沒有看上去那麽順服,這一點甚至連豐臣秀吉都知道。

桶狹間合戰後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

本能寺之變後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峙,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

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

豐臣秀吉為了削弱德川家康,直接遷移了他的封地。

如果不是顧忌德川家康的實力和其他人的感想,豐臣秀吉殺了德川家康的心都有。原本以為遷徙了封地,德川家康就會沒落了。

可是誰都沒想到,德川家康居然在新領地幹的不錯。

這些年德川家康在關東積蓄力量,如同在三河時那樣,發展工商業,發展農業。這使得德川家康的實力膨脹的非常快,加上與大明李旦的貿易,德川家康已經很強大了。

現在朝鮮戰爭打成這個樣子,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和黑田長政全都完蛋了,對馬島丟了,釜山危在旦夕,德川家康的地位就很微妙了。

要知道這一次豐臣秀吉可是征調了舉國之力。

因為剛剛征服完北條氏,豐臣秀吉讓德川家康在關東地區鎮壓北條,就不用出兵了,說白了就是不想的德川家康獲得功勞。

在朝鮮京畿道的朝鮮王都漢城打下來之後,豐臣秀吉大封功臣。

可見在豐臣秀吉看來,以自己的實力拿下朝鮮,打下大明,最後占領印度,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是不費力氣的。

這樣的好事能給德川家康?你就在關東之地待著吧你!

因為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現在的情況就突然變得微妙了,如果進入朝鮮的人回不來,那麽誰能壓制德川家康?在場的人又沒有傻子,誰能想不到?

在這個時候德川家康開口,無論說什麽都能讓人深思。

豐臣秀吉也看向了德川家康,發現這個家夥說完話之後又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坐在了那裏,仿佛剛才的話就不是他說的一樣。

豐臣秀吉心裏面也非常的疑惑,德川家康如此說是什麽意思?

真心的?豐臣秀吉不相信,德川家康會有那麽好心?假的?讓自己因為是他的提議而否決他?有可能啊!豐臣秀吉頓時眯起了眼睛。

一邊的石田三成連忙說道:“我覺得德川君說的有道理。”

“事到如今我們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們不可能馬上派人奪回對馬島,也不可能坐視在朝鮮的軍隊全軍覆滅。”

“如此一來,與大明和談就成為了最好的辦法了。”

石田三成還真的害怕豐臣秀吉不聽德川家康的,連忙開口勸解道。事實上在進攻朝鮮的大戰略上,豐臣秀吉就是聽了德川家康的。

事實也證明,德川家康的策略是有效的,朝鮮三都皆陷,八道盡失。

可是現在反過來琢磨,這事怎麽看都像是德川家康故意的,他故意慫恿豐臣秀吉的野心,讓他去攻打朝鮮,讓他去大明碰釘子。

要知道的德川家康之前可是一直和那個大明的海商李旦不清不楚的。

豐臣秀吉看了一眼石田三成,臉色很難看,雖然說是和大明議和,可是誰都知道,這不是議和而是求和,自己一方沒有絲毫的籌碼。

“石田三成,這件事情交給你去做!”豐臣秀吉沉默了半晌,還是決定和大明議和:“先把人撤回來!”

這一點非常重要,哪怕是以後再翻臉,再打,那也要先把人撤回來,如果人都死在了朝鮮,豐臣秀吉覺得自己就真的穩不住局勢了。

雖然心裏面不甘心,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也實在是沒辦法了。

在豐臣秀吉準備和大明議和的時候,釜山港卻來了一艘艦隊,這艘艦隊的造型比較奇特,比起大明的水師,看起來就像是叫花子艦隊。

艦隊的艦首,一個朝鮮將領壓著腰刀眺望著釜山港。

來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朝鮮水師的李舜臣,在他的身後自然就是朝鮮的水師了。看著釜山港被炸出來的彈坑,李舜臣心裏面百味陳雜。

一方面是欣慰釜山港拿回來了,同時還有大明水師的強大,天朝上國果然是天朝上國。另外一方面李舜臣則是為自己的這邊慚愧,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艦隊,李舜臣心裏面黯然。

大明水師行動快速,戰力強大,如果自己也有如此戰力,何必等到今日?

當初自己為了切斷日軍的補給,拯救全面潰敗的朝鮮軍,自己也曾打算主動出擊占領釜山。自己率左水營出發,次日抵達釜山海域,但倭寇水軍已做好防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