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一份“合同”

輕輕的睜開眼睛,將壓在自己身上的手臂拿開,看著躺在身邊的兩個女人,陸謙先是得意的笑了笑,然後再拍了拍額頭。

荒唐了啊。這可是宮內!這種事,史官再是耍春秋筆法,起居注中也定是要被記上一筆的。

不過從內心講他是不在乎的。因為等到這玩意兒曝光於人民大眾面前的時候,他早就被蓋棺論定了的。根本影響不到他的個人形象!

緩步的走下床,趙福金與小趙氏還在熟睡,面色紅潤,臉上掛著一絲疲憊。陸謙沒打攪她們,自己把的衣服穿戴好,對著外頭的宮女太監招了招手,在前殿熟悉用餐,便就緩步走出了長安宮。

“今日可有人進宮?”陸謙看了一眼身邊的小太監,沉聲問道。

這人已是如今皇城內少有的漢人小太監了。陸齊朝從沒有真正招募過小太監,更在十年前就正式下詔停止招募太監。除非是天閹!

現如今宮中的太監大多還是繼承自的遼宋‘遺產’。再有一部分就是從天竺和天方世界‘引購’的。

那兩塊古老的土地上可老早就有閹人存在的,其歷史之悠久,不遜於中國。

只是天竺世界的海吉拉斯,那多是信仰產物,人種也全部來自底層,故而不如天方世界的閹人受陸齊朝的喜愛。

故而,同樣是新入宮的菜鳥,身體內流淌著炎黃血脈的閹人,地位自然遠勝過前者。一如陸謙身邊這個小李子。

“回陛下,樂相公半個時辰前已經到了宣德閣,前朝的不少大臣遞來了帖子,好像是因內閣對西域戰事所下的定論。”小李子對著陸謙施了一禮,恭敬的回答道。

陸謙緩緩的點了點頭,耶律大石滅伽色尼,那書面戰報送入金陵是很有一段時間了,內閣要商討耶律大石的封賞問題,還有後續接任正紅旗旗主的人選問題。而西域軍滅東克普恰克汗國,書面報告送到金陵也一月有余了,占克舎等人眼看都要到了金陵,對東克普恰克人的安排,也確實該有定論了。

雖說後者在陸謙眼中那就是一場戲!

“不要打擾兩位娘娘歇息,讓人都精心伺候著。”說著就舉步邁向了宣德閣。

陸謙還沒有走進宣德閣,便見到迎面而來的樂和,開口問道:“怎麽?外面又來了奏折?”

對著陸謙施了一禮,樂和恭敬的道:“回陛下,吏部已初步擬定了個入天竺大小官員名單,詳細的簡歷档案也都已經報了上,折子剛剛送來。再則就是,內閣重臣和六部侍郎,還有在京的一些文武官員都來了。”

朱漣那樣的人絕不是特例,就陸謙所知,那第一批擬定的殖民地官員名單中,不少人都是有背景的。這種事兒他也沒辦法杜絕,也不必要去杜絕。中國就是個人情社會,前世鬧哄哄後都改不了的“屬性”,陸謙又怎麽去改?

論背景關系,他的兒子們就是最大的“關系戶”,不然憑什麽他們將來都能封王?

這事兒與東克普恰克人相比,不值一提。

宣德閣內聚集了不少大臣,此刻一個個都老神在在。能趕上如此‘盛世’,這是他們的福氣啊。不需要考慮敵人的強弱,只需要知道敵人在哪裏。

帝國的版圖越發的壯大廣闊,這自然是皇帝陛下的功勛,卻也是他們這些朝中重臣的功勞。後世青史上,總是要被記上一筆的。

“聖主臨朝,百官~拜!”隨著這一聲喊聲,宣德閣裏一陣肅穆。金陵皇城內的宣德閣可不同於益都舊時的模樣,那無論是模樣還是內中大小,比之乾清宮也只是小上一號罷了。

前殿就是個小金鑾殿,都能擺開小朝了。

陸謙緩步的走上寶座,對著下面的大臣揮了揮手,沉聲道:“眾卿平身!”待所有人站了起來,這才笑著說:“這內閣的決意書才送到朕手中,諸卿後腳就紛紛入宮來,是對決意有所不滿意麽?那就找個人念一念吧!”說著看了一眼樂和,“樂卿,你來念一念!”

內閣之中對於那決意自然不同意見甚大,非是如此這道“決意”還不至於現在了才被著落。馬上那占克舎一幹人就已經到金陵了,這是屎憋著菊花,不得不為之。

“臣遵旨。”樂和接過奏折,打開大聲讀了起來。

首先,就是關於耶律大石的。後者受封松漠伯,這倒為眾人所接受。雖然耶律大石心很野,可人家這十年裏也端的盡心竭力不是?立下了剿滅伽色尼人的大功,可以說是在陸路上為陸齊打開了通往北天竺的道路,封為伯爵也說得過去。

雖然那“松漠”兩字被不少人誹議。當初的契丹人,就是被李唐封為松漠都督府的。

再加上耶律大石的身份,這很是讓一部分人心裏升起擔憂來。覺得現在陸皇帝這種政策那根本就是在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