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萬事皆以我為主!

朝堂上形成了決意,陸謙也不反對,如是轟轟烈烈的‘備戰’便就全面鋪開了。內裏不止有軍事上的一系列舉措,更有關乎文治的許多動作。比如選官!

……

春夏之交,本是天下做官之人最為輕松的時候。因為農忙夏收還未到來,且是風和日麗,氣溫舒適,不冷不熱,一歲愜意清閑莫過於此啊。

可是洪武十六年的四月裏卻是一個例外,金陵城一道旨意下來,震動了整個中原官場。

凡是過去三年,包含入職不足三年者,績效考核為中下、下下者,是人人都收到了吏部與各地方驗選司下達的招呼。那意味著他們都有可能被調職了。

調職並不可怕。也是陸齊官場上的一大特色!

因為“責任追究制”和“連帶責任”的落實與實施,陸齊朝的大小官員經常有被調整職務的。因為那績效考核在現在這個時候,執行的還很是嚴格。畢竟陸齊朝才建立十幾年麽。扣除了每年被砍了腦殼的貪官數量越來越多這一事實,整個陸齊朝那都是昂揚向上的。

體制未曾腐朽,被嚴格遵守的規章制度,效用自是不差。就像在明初,朱元璋給的俸祿能讓全天下的當官的喝稀飯度日,故而年年剝皮揎草。雖然那貪官汙吏是前赴後繼,似乎悍不畏死,可只要是正常人又如何能不怕呢?

陸謙現如今的手段與歷史上的朱元璋有著一樣的心思。都是以一種‘手段’來遏制貪腐。區別是朱元璋玩的是嚴刑酷法,而陸謙玩的是金錢獎勵。

效果上,後者居上。原因不是金錢激勵比嚴刑酷法更牛逼,在陸謙看來,這更多是因為陸齊朝官員們的經濟基礎比明朝做官的強上十倍、幾十倍。

縱覽古今中外,各國針對政治貪腐問題的手段都是一致的,以‘規章制度’來遏制其發展。

可效果有大有小,原因關乎到方方面面。但內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是人,再好再完美的規章制度,去執行它的還是一個個的人。

當‘人’的整體態勢還沒有下滑到水準以下時候,就像歷史上的明朝中晚期,那朝廷的政治就大致能保持一個“清明”狀態,各項規章制度就也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執行。

陸齊朝就是這麽個情況。

績效考核的可信度且是不小,中央吏部和省府州地方的驗選司,就根據績效考核的成績,掌理官吏班秩遷除,平均銓法。銓法是歷朝歷代用老的一個詞匯,意思就是指選拔、任用官吏的條例。

而各級官吏差人的績效考核又不被驗選司所掌控,而是專門設立的有考功司。

事實上,這等同把吏部的職權一分為二,如是才有了掌控官員升降調度的驗選司和考量官員成績作為的考功司。

也正是這兩個部門的存在,績效考核與其後的職務調動,就如是一口懸在頭頂的鍘刀,讓所有公職人員思之便提心吊膽。可同時間,他們也很無奈的,被迫之下,就只能熟悉並接受了這一點。

這件事在初期時候根本沒有引起‘下位者’的關注,這太平常了。

但很快的,一股波動就無可抑制的蕩漾開了。因為接到招呼的官員範圍太大太大了,大江南北十幾個省都在這一範圍內,自然就讓人內心慌張難安了。同時間,朝廷要對北天竺開刀的傳聞也被敲定。於是,很快就有人把這兩者聯系在了一起,而更壞的結果是朝廷竟然承認了。

這下就真的蕩起軒然大波了。當績效考核與去天竺當官之間劃上等號的時候,那一個個陸齊朝的官吏公差們,便都體會到了當初“貧困人口”表目上那些百姓們等候“遷移”,等候命運的裁決時候的恐懼和忐忑不安了。

而除了這些個大小官吏公差外,尚在觀政期間的新科進士們,也在調遣範圍之內。吏部使人明白的告訴他們,願意前往天竺者,官升一級。

那不願意者,自然是不少,可願意前往的同樣也有。因為上二百名新科進士中,有的是身份背景有依靠的主兒,這些人不怕一輩子都“流落”到殖民地,他們更看重的是官升一級。

就比如定遠伯朱武的侄子,這一侄子雖非嫡親,但好歹沒出五服,血緣且是親近。當年他犯事後跑路華州,落草少華山,人家還受到了些連累。

如是時來運轉,定遠朱氏因朱武而興旺起來,但眼前這族侄一家卻尤其得朱武親睞。那萬事皆有因果,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天上落餡餅。

“伯父……”朱漣很有點心動。“那可是個上好的去處。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物產富饒,其富不亞於中原!”

“天竺……”朱武口中說到這兩個字時眼睛眯了一眯,身為軍方大佬的他心中對之當然有不少了解,那的確是個好地方。“你有心了。”能這般評價天竺,這證明朱漣對天竺是有了解的。